美团“三驾马车”齐发力,本地生活未来十年谁主沉浮?

在本地生活服务的江湖里,美团一直是个响当当的角色。最近,美团又搞了个大动作——召开最高级别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团CEO王兴提出了他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方向:食杂零售、国际化和科技。这就像是美团要开着三驾马车,在新的赛道上一路狂飙。

500

美团这几年一直在折腾组织架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生态更团结,更有战斗力。其中,食杂零售成了这次会议上的头号重点。为啥呢?因为食杂零售和美团“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那是完美契合,而且这还是个高频刚需的生意。你想想,谁不得天天买菜买日用品啊?要是能让消费者习惯在美团平台上买这些东西,那用户粘性还不得杠杠的。

美团在食杂零售上有两手准备。对于日用百货这类商品,美团有即时零售平台美团闪购,也就是美团闪电仓;对于生鲜这种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品类,美团采用前置仓模式,搞了个小象超市。

目前来看,美团闪购发展得相当不错,已经有3万个闪电仓,日均订单量突破了1000万单。美团还野心勃勃地打算在2024年让美团闪购完成2500亿元的成交额,其中闪电仓模式要贡献五分之一。不过,即时零售这块蛋糕太诱人了,抖音小时达、京东秒送、阿里饿了么都想来分一杯羹,美团的压力可不小。

再看看小象超市,它面临的形势就更严峻了。生鲜前置仓这行,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配送体系、库存管理设备都得砸钱,而且得有高订单密度和高客单价才能撑得起来。但现在的消费市场不太买高客单价的账,之前每日优鲜的倒闭就是个惨痛的教训。小象超市成立都七年多了,还在摸索阶段。虽然叮咚买菜盈利给了市场一些信心,但小象超市前面还有合并后的京东七鲜与京东买菜,以及山姆、盒马等强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500

其实,食杂零售业务是美团从餐饮外卖向外扩张的重要一步。过去十几年,美团在外卖市场搭建了强大的即时配送网络,凭借这个优势,从外卖拓展到食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但现在外卖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越来越多的对手加入,美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22年二季度后,美团不再单独披露餐饮外卖和到店及酒旅业务的业绩,2024年外卖业务还调整了经营目标,从追求GMV转向订单量增长,这可能意味着外卖业务的GMV遇到了瓶颈。今年,美团又迎来了新对手京东,京东外卖免佣金、给骑手全额缴纳社保等操作,让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所以,食杂零售对美团来说,是必须拿下的蛋糕,也是未来十年谋增长的关键。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出海就成了很多企业寻找增量的选择,美团也不例外。早在2017年,王兴就说“全球化”是必须要做的事。这次会议上,国际化再次成为重点。其实从2023年开始,美团就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了。

2023年5月,美团在香港成立了Keeta,一上线就冲上了App Store香港区免费榜第一位。到2024年一季度,Keeta在香港食品配送订单数量的市占份额达到了44%,成了香港第一大外卖平台。2024年,美团境外业务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王兴亲自关注,还把业务更名为Keeta,让有丰富国际化经验的仇广宇负责。

沙特成了美团国际化的重点战场。2023年9月,Keeta在沙特的阿尔卡吉市低调上线,10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上线,王兴还亲自去给团队打气。今年元旦后,Keeta又在吉达和麦加上线,五天内开拓两个城市,这速度简直惊人。美团还针对中东市场制定了“三年计划”,打算未来三年内覆盖海湾六国,输出在沙特积累的经验。

美团在国内积累了很多做外卖的经验,像用户拉新、集单配送、线下地推等方面都有一套。在沙特市场,美团发现当地外卖配送费高、效率低的痛点,觉得可以通过集中订单配送和压缩中间环节,把配送费降下来,从而抢到更多市场。仇广宇也提出了三个赢的方向:产品技术能力、运营和销售管理方法、关注客户。国内免配送费、优惠券等打法在沙特也适用,但想要盈利,提高效率是关键。

不过,出海可没那么简单。在沙特,Keeta有本地平台Hunger Station和Jahez,还有德国的Talabat、英国的Deliveroo等竞争对手。而且沙特本地平台为了应对竞争,还要求商家签订独家协议。外卖业务是美团国际化的第一枪,必须尽快跑出成熟曲线,才能为后续业务出海探路。除了外卖,去年12月,小象超市也出海到了沙特,美团闪购也有团队前往,为“送万物”做准备。同时,美团无人机海外业务Keeta Drone还拿下了迪拜地区的首张商业运营资质证书,开通了4条航线,配送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美团的打法还是老样子——外卖先行,配套跟上。王兴希望未来十年Keeta的外卖市场规模能达到千亿美元,这就需要把盘子越做越大。

2017年王兴演讲里提到的“上天入地”,“上天”说的就是高科技。2019年底的内部最高级别沟通会上,他就提到了科技趋势,这次会议科技依然是重点。美团想抓住AI这波机遇,建设一个大规模、全品类、有纵深且生态健康的本地商业系统。

这波AI热潮是由ChatGPT掀起的,互联网巨头们在AI赛道上各有各的玩法,有的技术先行,有的应用探索,有的投资卡位,美团属于投资卡位这一派。美团的AI战略是围绕自身业务展开的,想用AI赋能业务,用投资提高自身的想象力。

2023年大模型火热的时候,美团也想尽快找到大模型的具体应用,结果找了一年,也没找到面向C端市场的杀手级AI应用。现在,美团开始聚焦AI+业务。去年年底,美团把AI和本地生活业务结合起来,大众点评内测了一款叫“点仔”的AI智能工具,它能帮用户找餐厅、搭配菜品、解答餐饮问题。之前还测试过AI助手“问小袋”,能给用户推荐外卖商品和用餐建议。

其实美团的科技含量一直在增加。2016年就开始探索自动配送服务,推出了很多智能配送设备和数字化工具。2021年,美团的战略从“Food+Platform”转向“零售+科技”。到2024年底,美团无人机开通了53条航线,累计配送订单超45万单;自动配送车累计配送近500万单,服务数百个社区,自动驾驶里程占比99%。

在AI投资方面,美团也没闲着。这几年在AI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投资了不少公司,像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机器人、月之暗面、智谱AI等都有美团的身影。美团发力AI大模型,是为了让主营业务在运营管理、集单配送、智能客服、用户体验等方面实现AI转型;投资具身智能企业,和外卖配送、仓储管理直接相关。不过,美团在AI浪潮里不算最高调的,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把科技和零售业务融合好,以及加快追赶AI浪潮的速度。

  编辑有话说

美团在食杂零售、国际化和AI科技这三个方向上的布局,就像是在下一盘大棋。食杂零售是美团拓展业务边界、应对外卖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国际化是美团寻找新增长点、走向全球的尝试;AI科技则是美团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业务升级的关键。这三驾马车相互关联,科技为食杂零售和国际化服务。虽然未来这三驾马车能为美团带来多少增长还是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团在本地生活未来十年的战役里,每一个动作都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期待美团在新赛道上的表现吧!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经济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ahuang.com/60348.html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