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文章中报道中国相关信息的春秋笔法(示例+解读)
外媒原文节选:
据中国财政部星期三(2025年3月5日)提呈全国人大会议审查的预算草案报告,今年中国的军费预算为1.78万亿元人民币(3294亿新元),同比增长7.2%,增幅连续三年持平,但仍比GDP增长目标高2.2个百分点。
中国也继续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军费开支国。尽管距美国2025年财年8519亿美元(1.14万亿新元)的军费预算仍有差距,但超过了周边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总和。
春秋笔法解读:
首先,提出一个很大的绝对数值,来突出强调中国军费预算之多,达到3千多亿新元,
接着,用百分比7.2%,和持续三年,暗示这种增长是个长期并且一贯的行为动作,
虽然不情不愿的承认,同比2024年和2023年,军费的涨幅是持平的,
但是,马上提出转折,中国军费的增长比例同比GDP的预计增长目标,要高很多,暗指中国发展军力的意愿和动作,要超过发展经济的决心和意志。
然后,毫无意外的,老调重弹,说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军费支出国,
在同一货币口径下,将中国的3千多和美国的1万多相比,叫“仍有差距”,而不是“差距巨大“或”天壤之别”,给人一种中国马上那就追上或者赶超美国的寓意。
再其后,用转折的方式来强调,中国军费开支超过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然后绝口不提中国和周围这些国家的巨大体量差距,巨大的国情差别。
也无视中国尚未统一,面临的各种外部经济和人权上欺压,忽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不认为中国需要保护已经出海的的海外各种利益。
更不敢言及美国的军费已经比全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军费总和还要多。
在短短的一段话内,作者将中国军费和美国以及中国周边国家地区做了个概述的比较,
但却故意忽略了和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军费支出绝对数,增幅比例,增长时间”等要素相比。
看看,这就是掌握话语权的西方媒体的表达方式。
哦,不,这还只是西方媒体的仰慕和崇拜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