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飞老家,却备降了”
她叫琳琳,是湖南航空的一名空乘,今年已经是她飞行的第八个年头。年三十那天,她在深圳驻外,结束飞行任务跟组员们出去逛街,拍下了这张照片。
“虽然不能回家陪爸妈,但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爸爸妈妈才会放心啊。”
作为中国民航十万名空乘之一,这当然不是她第一次在外面过年,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名乘务员来说,节假日期间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个种情形,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没有特别光荣,但也没有特别失落,谁让咱们是摆渡人呢。”隔着手机屏幕,我似乎能感觉到她在对面掩嘴偷笑。
过年那天晚上,她在深圳的驻外酒店里吃年夜饭,热气裹挟着香气,大家合影、自拍、抢红包、跟家人视频、分享着飞行的趣事,驱散不能跟家人相聚的遗憾。
大年初二,她迎来了蛇年的首班飞行。巧的是,她是贵州六盘水人,那天正好执行的便是深圳-六盘水-南京的两段航班。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当过年期间飞航班,跟旅客彼此之间都会有一份特殊的温情在,本就阖家团圆的日子,不论是什么原因,踏上这段旅途,彼时彼刻,五湖四海的旅客和五湖四海的乘务员们,言语间的关怀、目光里的笑意,交融汇聚。
“过年好,欢迎登机。”
“过年好过年好,你们也过年好!”
可每一次飞行,可能都会有不同之处。那天,六盘水机场因大雾原因,不符合降落标准,飞机盘旋了许久,备降去了贵阳。
飞机落地后,琳琳跑去客舱安抚旅客,讲的六盘水方言。
有一位在深圳打工的阿姨,一直到初二这天才结束一年的工作准备回老家过年,对坐飞机这事异常陌生,急的团团转。琳琳走到身边,熟悉的乡音一出,阿姨瞬间找到了安全感。
琳琳得到机长的指示后,明确地告诉阿姨:“放心,不会等太久,绝对可以让您安安全全回家过年。”
“每次飞六盘水都特别亲切,有次一位旅客受了伤,还自己一个人坐飞机,乘务长嘱托我一定要保持全程关注,我忙前忙后的照顾她,落地把她扶到轮椅上,真的数不清她对我说了多少声谢谢——我说不要客气啦,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更何况,这里也是我的家乡。”
初二的航班最后落地南京,比原计划晚了差不多三个多小时,大家去到酒店,整组又吃了个团圆饭。
“乘务员对过年嘛,感觉都差不多的——不过其实那天在六盘水过站时,我还是小小的难过了一下的。”
我看着手机上显示的“正在输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紧接着她又回:“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呀。”
湖南航空在今年的春运里,共执行2700余架次航班,运送旅客43.4万人次,一个个航班上,像琳琳一样的乘务员们,在春运的浪潮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旅客搭建起一座座通往团圆的空中桥梁。
穿梭在蓝天白云之间,将新春的祝福传递到每一个角落。每一次的起飞与降落,都承载着旅客们对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乘务员们则成为了这份美好情感的守护者。
大年初三,湖南航空A67772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身体不适,机组迅速决策,通过密切的空地协作,航班提前近30分钟到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早已等待的机场医护人员迅速上机,为旅客提供医疗援助,乘务长向医护人员详细交接旅客情况,由于旅客身边无人陪同,湖南航空地服人员陪同前往医院直至旅客无碍。
正月初五,一位手臂受伤的旅客因当地医疗条件不足,搭乘湖南航空A67108(海拉尔-青岛-昆明)航班前往昆明治疗,机组人员本着最大程度保证旅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原则,在航班经停青岛机场寻找地面医疗队,对旅客伤臂进行了专业的包扎固定,为旅客后续4小时航程,添加了多一份的安心。机组人员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彰显着湖南航空人的责任与担当。
湖南航空以安全为基石,以服务为画笔,以航线为经纬,为旅客描绘一个安心、舒心、开心的春运画卷,温暖着每一位旅客的归途。
湖南航空守护春运的忙碌身影,也是民航人保障春运和航空业复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5年民航春运(1.14-2.22)累计完成旅客运输量9020万人次,日均225.5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7.4%;保障航班量73.9万班,日均1.85万班,较2024年同期增长8.3%,旅客运输量和航班量均创历史新高。
在这为期40天的春运中,全体民航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抗住了史上最高强度的运输保障压力,用辛勤汗水和专业能力圆满保障了近亿人次旅客的平安出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及中国民航人的专业精神。
这才是春运该有的样子。
首季开门红,好的开始预示着民航的强力复苏。这次,民航人再次使出了最大的努力保障旅客安安稳稳的过新年,也期待我们的航司、机场也能使出最大的诚意,多发点绩效奖金犒劳犒劳大家。
2025年,民航可期。
来源:微信公众号“停机坪”(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