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老韭菜角度说说现在新能源的坑

在这次智驾车主维权征集启动之前,就有编辑找到我希望我来好好吐槽一下。作为风闻乃至观网知名度比较高的新能源韭菜车主,我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用户了,从用户角度写写坑和担忧也是理所应当。只不过之前由于琐事缠身而且写稿档期排的比较满,也就拖到现在才动笔了。

先说说我的车好了,极氪001,2022款WE100版,于2022年12月30日提车。买车的心路历程就不说了,就说说遇到的问题和坑好了。

500

我的极氪那些事

首先是硬件故障和保修问题,四万公里开下来确实遇到过故障,前充电口盖板总成故障,无法打开。去保修后缺少库存等了几天件来了后完成更换,倒也没什么风波,属于偶发故障。

但是22款极氪001的座椅鼓包是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座椅属于只要坐了几个月绝对会发生鼓包的,属于质量问题。而最气人的是我提车两天后发布的23款001把座椅问题给改进了,不再鼓包了。对于这种大面积存在的座椅缺陷,在我的理解看来厂家应该制定并公布解决方案,然后依法进行召回。但厂家显然并没有采取这一措施,而是采用一个装死的态度,只在23年给出了付费将座椅更换为23款的方案,而那收费价格属于大家看了直接被气笑了。

而具体到我这,虽然我的座椅也有出现鼓包,但我垫着坐垫也就眼不见为净了。但是这两天发现后排座椅鼓包严重,于是还是走质保政策去保修下。方案是准备往里面加软化海绵来填补鼓包,但今天4S店告知没有库存需要调货,还得下周看看效果如何了。对于极氪在23款之前的老车型座椅塌陷问题上一直不肯正面回应车主并给出个方案,只肯走质保给修了,这态度多少让我有些不爽。

500

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座椅鼓包

厂家的销售不做人也是让人很难绷。我买车时销售是各种逼单“权益马上就要滑坡了”“国补马上就要没了”(这是真的)“很快就要涨价了”(放屁!)“现在买是最划算的!”。而结果么大家都知道了,一把把往我背上插刀。这事很简单,你要降价ok,你要增加权益ok,你要年底冲销量我也理解,OK,大家都有KPI嘛。但是你把顾客给当傻子一样耍那我就不乐意了。哪怕销售确实不知道,那你厂家还能一拍脑袋就制定出方案来?谁特么乐意被人当傻瓜耍?当然有些人会说特斯拉不也这样,那你看这就是我不买特斯拉的原因之一。

别的车企多少对老车主有些安抚工作,如果刚提车的车主要么是送两次保养,要么送个几千(价值几百)积分,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事也就过去了。可结果有些车企偏偏就选择了装死,那这无疑是最会让车主火大的一个方案了。

然后说说智驾的问题。作为22款001老韭菜,智驾方案用的是以色列的mobileye。这公司的口碑现在也算是跌到谷底了,我们老车主也是骂的最起劲的一批人。001的智驾分两块说。首先是智驾都面临的问题,智驾状态中出现事故责任算谁的?现在的车企在宣传中恨不得把智能驾驶给吹成自动驾驶,但是在合同和事故分责任时就成了“驾驶辅助”、“车主得随时准备接管”。而具体到我这,最让我恼火的就是如果开自动变道那很多时候会在旁边车道后车很近的时候自行变道,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方向盘打回来。久而久之开变道确认,当做一种增强LCC使用了。

现在不好用不是问题,但对我们老车主来说没有未来很要命。极氪现在已经将智驾全面改为自研的浩瀚智驾方案了,而ME方案的车型虽然理论上还在销售,但这种也只是为了满足和ME的合同,大家心里都知道极氪事实上抛弃了ME方案。那么对我们ME智驾方案的车主来说我们没有智驾提升的盼头,更不可能硬件升级为新智驾方案。而这是最让我们难受的地方,你说买车买了个半成品智驾吧这也就认了大不了OTA呗,结果这个半成品智驾就这么烂尾了。当然官方是不会承认烂尾的,但从越来越长的OTA间隔以及自研系统极高的更新频率,大家都能自己得出结论。

而且在发售时画下的饼做出的承诺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就以我的车为例,那可是应该有城区智能驾驶、APA自动泊车的,结果现在还是遥遥无期。真就是更新的曙光就在那地平线上,永远在地平线上。当然厂家号称我这车型的城区智驾以及APA功能在测试,很快就会全面实装。但是那么多年下来画饼都吃饱了,得给我实际的东西才行。以我的风格我肯定不会用城区地面道路智驾,而且对于APA自动泊车也会很不待见。但那话怎么说来着: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

500

好了接下来说说我现在还没遇到但我观察下来肯定会出问题的一些方面。

首先是电池维修的问题。目前电动车的电池是价值最高的部件,往往一块电池价格占比整车三分之一以上。虽然有三电质保但外因导致的不在保修范围里。而由于电池在底盘,很容易发生磕碰导致需要维修。通常来说电池包的损坏并不严重,换掉一两组受损电芯就能完成维修,甚至有些只是外壳破裂电芯电控完好无损。但是一些厂家拒绝对电池进行局部维修甚至只坏外壳也不肯修。给的理由往往是电池包集成度太高,是一个整体无法局部维修,需要整体更换。这时候虽然有保险,但保险公司显然不会接受磕一下就要十几万换电池的维修方案,由此就产生扯皮了。

500

而外面的第三方维修店虽然有些也有“绿皮高科”称可以维修动力电池包,但在新能源车上,非官方维修显然没法如燃油车那样给人足够的信心。而且一旦第三方维修后发生自燃起火之类的事故,那来回扯皮以及拒保等又有的好让车主头疼了。因此我觉得非质保范围内电池包的“只换不修”、“高价更换”现象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与电池规范。毕竟电池占整车价格比重太高了。

再说说三电质保问题。关于这个话题其实可以展开说很多,但我这边就讲个作为车主最大的担忧好了。现在大量车企承诺终生质保,终生质保这一承诺一定程度上也包含在车价中了。但是如果车企倒闭了呢?我找谁质保去?以及终生质保,终生是多久?如果我的车开了15年,电池衰减到无法使用的地步需要更换电池,那15年后还会有电池给我更换么?没有比终生更虚无缥缈的承诺了。更不用说很多三电终生质保是有条件的,比如只有首任车主有、比如12个月不能超过3万公里行驶里程等,限制可多了呢。

最后再说个保养垄断问题好了。现在车企的质保(尤其是三电质保)都是要求车辆必须在4S店里进行保养,不然会丧失质保权利。然而4S店里保养项目的价格比第三方维修店价格要高出很多,而且保养内容往往都是更换减速器油、刹车油、冷却液这些耗材之类。只要使用的是合标合格的耗材,不会对车辆造成影响。但车企为了独占保养利益,通过质保(尤其三电质保)条款限制车主只能4S店保养,这是否合理呢?

还有个车辆合法范围内改装的顾虑,这个也就不提了。现在是车内座椅改装一点都不敢动,生怕因此没了整车终生质保。

既然征集新能源车维权线索,我也就从车主角度说了几个坑以及顾虑的重点。如果观网能够联系车企给个满意的说法,那再好不过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