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为了流量什么都敢说,开始嚷嚷别带孩子看哪吒……
很明显,现在这帮人歪曲哪吒的思路是:普通人当不了英雄,不要让孩子误解,再加一个把哪吒描述成有各种背景的二代,普通人比不了什么的——主打一个把哪吒和陈塘关百姓对立起来,把哪吒和我们普通人对立起来。
他们现在要攻击“我命由我不由天”,跟过去攻击战狼二的国旗和护照差不多,双重标准,避重就轻。
不知道这位母亲和北大有什么关系,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被网暴了(如果被人评价两句就算网暴,那谁没被网暴过?)。但我想问问她,小时候就没看过美国的超级英雄和日本动画片里的各种幻想吗?
你怎么不说“不要让孩子看灌篮高手,因为大部分像樱木花道这样的人,努力也换不来结果,不要让他们误以为有一点天赋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呢?
你是不是还想说,“不要让孩子们看英雄儿女,误以为自己也能说出‘向我开炮’,你不可能当舍己为人的英雄”?
是不是还特别不想让孩子看恰同学少年啊
孩子那么小,就一定要跟家长一样当个口头认命、背地里只认关系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吗?难道要让精致利己主义成为10后的主流价值观吗?他们小时候都不被允许崇拜英雄吗?
哪吒是将军的儿子,但他摆脱别人给他设定的命运和生活靠的是努力和牺牲,一切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他也更没有跟陈塘关百姓对立,而是在看到陈塘关变成加沙时,怒发冲冠去替老百姓报仇。这怎么就变成某些人眼中的权贵了?
孩子为什么不能喜欢这样的小英雄?如果一个人八岁十岁时没有这种斗志,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再说,中国影片的个人英雄主义比得上美国百分之一吗?
前几天看到有人在新疆街访,很多维族小朋友(特别是男孩)以后的梦想是当解放军。如果被大城市的精致利己家长看到了,是不是也要批判一番?难道你希望每个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上美国藤校去华尔街投行?
或者是你希望孩子都去看疯狂动物城,然后从小笃信西方的伪多元文化,觉得自己不管怎么混也是“独特的唯一的我”,社会必须接受?估计精致利己主义的家长才不会接受孩子“平庸”。
还有,她说饺子不是普通人,在家啃老三年,全凭母亲每个月一千块钱的养老金才最终实现了百亿票房。
不是,这什么年代啊?一个月一千块养老金养个成年儿子都不算普通人家了?饺子比我大八岁,就算是本世纪初一个月一千块也不多啊。如果是城里人,衣食住行都得自己买,一千块很多?您都“北大家长”了,怎么也没有人家困难吧?按照这个说法,虽然我妈是下岗职工,我爸单位过去常年仨月发一次工资,但现在两个人加一起一个月也有一万退休金呢,我还备什么课写什么论文啊,回家天天煎饼果子嘎巴菜管够啊……
这帮人最让我受不了的就是,看不见古今中外各种真的靠权势和关系利己主义者,却把苗头对准那些遭遇过大困难或出身普通,凭努力和运气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现实人物或虚构形象。
这就好像你不提班里各种补习班外教课供着的学生,偏偏嫉妒那些自己凭几本书几个网站自学微积分或二外三外的孩子,还说:他能自己学会这些,是因为他爸天天在外面当保安,一个月四千块养着他啊,普通人做不到啊……
这帮人啊,无论如何就是不说实话。有人批评叙述,有人批评画面,有人批评台词,有人阴阳“权贵”。这帮人就是不能老老实实说一句:“我看不惯不同的人团结在一起抵抗霸权的故事;我要看普通人绝望躺平的,我要看不良少年被全世界包容然后无痛成功的——这些才是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