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果蔬涌入泰国市场 投资商当地租库房直销
来源:泰国网 2019-7-4
泰国新泰日报社讯 泰媒报道,据上周数据统计,泰国市场40%残留有化学农药的果蔬滞销,期间有大量中国进口果蔬进入泰国市场,运输方便以及零关税都是主要原因,且中国进口果蔬较泰国本土产品价格更加亲民,这些都将对泰国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云南通海县农民正在分拣出口蔬菜。
大白菜、西兰花以及各种水果都从中国南方云南磨憨口岸输送至泰国清莱府清孔口岸,途中仅花费3小时,平均每天都有上百辆运输车过关。泰国海关透露,这些入境清孔口岸的进口果蔬都要经过严格检查,工作人员会用X光设备检查这些果蔬是否为文件规定的合格商品,在放行前也会对残留物进行仔细地检查。数据显示,2018年通过清孔口岸的中国进口果蔬总量达100万吨,总价值超过50亿泰铢;而2019年截至目前共进口果蔬17万吨,价值超32亿泰铢。
通海县是云南省16个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示范县之一,蔬菜大量出口东南亚。
据泰国某中国果蔬进口公司职员透露,目前预定中国进口商品的客户逐渐增加,进口果蔬通过清孔口岸后直接运往中部市场卸货,出口商会在当地市场直接将果蔬销售给小贩,泰国巴吞他尼果蔬批发市场内约有40—50名中国果蔬商投资商在当地租下冷藏库储存果蔬待售。
通海县农民正在套袋包装出口蔬菜
巴吞他尼府当地一名小贩表示,市场内大部分销售温带蔬菜的商贩都选择从中国进口,其中销售的50%蔬菜都是中国进口蔬菜,因为这些蔬菜不仅物美价廉,保存时间也很长,消费者都很喜欢。这些进口果蔬从中国口岸经过老挝再经过清孔口岸进入泰国只需要2天,到达泰国境内便直接运往各大主要果蔬市场由中间商直接销售给当地消费者,所耗费的时间与泰国本土果蔬运输销售时间相差无几。
……………………相关新闻…………………
“我们对中国蔬菜很放心”——探访泰国最大中国蔬菜分销市场
人民网驻泰国记者 暨佩娟 于景浩
在他拉泰的蔬菜市场,蔬菜店店主安迪赛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蔬菜非常好。
人民网记者 暨佩娟摄
人民网记者日前从曼谷向北驱车两小时,来到位于巴吞他尼府的泰国规模最大的农贸批发市场——他拉泰(意为“泰国市场”)。
他拉泰大部分蔬菜来自中国
车行至距离农贸批发市场几百米处,抬头就能看见“他拉泰”的泰文大号字牌。渐近市场,道路开始变得拥挤,许多载满水果和蔬菜的货车、皮卡车停在路边卸货。这个农贸批发市场的宏大规模令人惊叹不已:总面积约81万平方米,分布着水果市场、生鲜市场、蔬菜市场、稻米市场、花卉市场等十几个大型市场,每个市场都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其中,蔬菜市场上的蔬菜量占泰国蔬菜总量约50%,有超过1650个摊位。据了解,他拉泰每天的货物流通量超过1.5万吨,每日现金交易额达到4亿至5亿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5泰铢)。
他拉泰市场部负责人博斯领着记者来到蔬菜市场。记者一进门就看见,几位工人正将小推车里的白色泡沫箱子一个个地装上大货车。箱子表面贴有打印的“兰花苔”三个字,箱身缠绕的透明胶带上用英文写着“黄先生”以及一个泰国当地的手机号。打开箱子,记者看到一棵棵绿叶蔬菜整齐地码放在箱子里。搬运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正要将这批蔬菜运往华欣的一家中餐馆,箱子上的手机号则是蔬菜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博斯对记者介绍说,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泰国人对温带蔬菜的需求逐年上升。他拉泰市场分销的蔬菜中,80%以上都从中国进口,主要品种包括高山娃娃菜、萝卜、西兰花以及香菇等。其中,绿叶蔬菜主要来自中国云南,而菌菇类主要从深圳进口。
中国蔬菜比当地的要便宜
农业大国泰国还需要从中国进口蔬菜?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一家蔬菜店前,看到立式冷柜里摆满了一小袋一小袋的蔬菜,包装袋上的“白玉菇”、“白果仁”和“高山娃娃菜”等中国汉字十分醒目。
店主安迪赛告诉记者:“从中国进口的蔬菜比当地的便宜,口感却没有不同。中国蔬菜外观漂亮,而且运到店里时都包装完整,途中损耗很少。而泰国当地产的蔬菜都没有包装,我们还需要剔去变质的部分,再自己动手包装。”店主的妹妹拿起摊位上的一棵绿色的西兰花告诉记者:“这些从中国进口的西兰花一直都是店里最受欢迎的品种,而从中国进口的胡萝卜则利润最高。”
在这家店门前,记者恰好遇见了蔬菜供货商、马来西亚华人黄先生。黄先生指着店里的西兰花告诉记者,这些西兰花是他从云南的农户手中批量采购,再通过冷冻车直接从云南景洪通过陆路运输过来的。他以每千克40泰铢的价格卖给这里的蔬菜商户,商户再以每千克45泰铢的价格对外批发销售,尽管“每千克只赚一点”,但是从这里运出去的蔬菜“每千克可以加价20泰铢到30泰铢”,当地商户还是“赚得不少”。黄先生告诉记者,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蔬菜入关更加便捷、顺畅。只要运输不受阻碍,星期一上午出发,星期四早晨就能到达。但若遇上大雨,路不好走,“就要多花上两天”。
博斯说,当中国蔬菜价格偏高或短期内缺货时,市场才会从老挝和越南进口蔬菜作为补充,总体上看,中国蔬菜的竞争力是很强的。
中国蔬菜质量有保障
泰国饮食注重大米和调料,蔬菜种植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一直很小。直到近年来,泰国的蔬菜产业才初具规模,主要出口产品为芦笋、玉米笋和黄秋葵。
黄先生介绍说,泰国当地出产的蔬菜主要来自北部清迈府和清莱府,“数量并不多”,勉强可以自给,而该国东北部、中部、南部的蔬菜则几乎都要通过他拉泰市场从中国进口。每年9月至11月,泰国北部蔬菜产量少,而云南昆明“一年四季都有蔬菜”,这3个月里,从中国进口的蔬菜尤其受欢迎。
谈到中国蔬菜的安全,博斯表示:“按照规定,中方会对蔬菜农药残留等指标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我们也会进行抽样检查。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发投诉的案例并不多见,我们对中国蔬菜很放心。”泰国姑娘婆贾妮则坦率地告诉记者:“现在中国蔬菜在泰国市场上占这么大比重,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能一直保证出口到这里的蔬菜质量。”
博斯最后对记者说:“中国人喜爱泰国的水果,泰国人喜爱中国的蔬菜,希望今后这样互惠互利的合作越来越多。”
(人民网曼谷12月5日电,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