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标配时代要来了

原本上周就准备写这个话题,一直有事,周末又是上千公里的往返行程,缓过神来给大家说说我的想法。

对于我这种长期高速公路奔袭的用户,从我接近两年的使用来看,一个可靠的l2辅助是特别实用的功能。对于国内几家自主品牌要全系标配l2我是举双手赞成。没有标配l2的交通环境就去构想满街l3其实除了营销需求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这次普及l2的大潮显然势不可挡,尤其是销量大户byd带头。发布的三套l2系统我个人觉得算力300,600都没太多看点,毕竟走的思路并不独创,我比较关注的是100算力这套摄像头加毫米波的组合。由于并没有实际道路使用过所以没法评价实际效果,但怎么也比之前豹5那种分不清虚实线还画龙的辅助强。

我大概算了下这套系统的装车量,把25-26这个段全算上,这套三目摄像头方案大概装车价格在1w上下,没有看错,并没有大家想的便宜。所以不涨价的前提下,还是很有诚意的。考虑到秦L我之前计算过的成本控制线是8-8.5,叠加门店折扣,l2装车成本,利润就不存在了,以此类推,有几款家用入门车型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

与此同时,对于待售的非l2车型这就不是好消息了,可以预判如果不坐地降一万以上就只能当废铁摆那。大概一年前我计算了一下秦plus开个四年就会残值归零,今天来看依然是对的。现在落地价格已经在5w冒头,21年开了四年的车如果没有新能源报废2w的补贴撑着,已经跌破2w,对比当时的售价来看大概是10%的残值,高速上一个追尾,两个灯一根杠就够车辆走全损,按6年推荐报废来看确实匹配上了。所以如果对辅助驾驶没需求的朋友可以考虑抄底了,周末又接到了方程豹的电话豹5从年前的21.5落地到了年后的20落地,周末已经19w多,估计磨一磨19内落地豹5不是梦,对于就迷这个外形的潜在买家,18.x落地是合理价格。

有没有可能非l2车型加装组建升级呢?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不可能,把压库的产品拉回产线重新安装域控制器和传感器装上,还要车体走线,不要做梦,这话约等于装修搞好了和你说全屋重新走水电地暖小工程不费事。丰田的tss2.5想自行升级3.0都没戏,粗看还只是原位换零件,何况是从无到有装系统。但是装不了l2也不用难过,毕竟l2-l3中间的间隔不会天长地久。假设今年24年的车开6年,大概率l3已经不是稀罕物了。

但有一点要说清楚,虽然厂家的营销话里话外都是只要ota你的车就可以l2变l3,实际上是胡扯,硬件不支持。当下市面上可以说除了特斯拉的新3新y在硬件上做好了承接l3,其他的车型都够呛。说自己l2+++也是拿基础的l2的标准做测试,并不是真的用l3的标准测且标准也没出来多久。所以,l2的普及且好用可能要到27-28年,l3普及应该是30年以后的事了。

早几年我就在想,如果上高速所有的司机都压着限速用l2开车,道路情况一定比现在强多了,现在这种可能性正在逐渐增加可能性,尤其是再叠加上手机导航或者是物联网,让车流不需要无人机也能动态感知到前方路况,甚至实时观看前方处理事故的进度等等。

技术好办了法规与保险行业标准也需要跟着调整。到底普及l2之后对于路面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财损失会有什么变化我们谁也没法拍胸脯给出准确答案。毕竟l2还是驾驶员负责,如果现在不摸索调整,等批量l3出来了,一旦发生意外致人死亡,谁去背这个刑责呢?赔偿如何划分呢?这些都是未来要说清楚的,毕竟l3也必然有从公对公走向公对私的一天。

最后想说,似乎传统车企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多种传感器叠buff的模式,特斯拉则继续全摄像头。也许最后拼的是到底是硅谷的ai大数据摊到单车上的成本低还是我们中国工厂打螺丝把零件价格卷飞边了。

个人乐见大家把完全体l2系统价格卷到5000以内,让大家的长途自驾之路都多一份惬意少一点戾气。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