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米Su7Ultra上赛成绩2分9秒944,超越保时捷?

小米Su7 Ultra 挑战上海国际赛车场,以2分9秒944的成绩,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刷新上海国际赛场场官方认证圈速纪录。

500

500

此前,保时捷Taycan Turbo GT 曾以2分11秒28获得上赛首个官方认证圈速记录。

500

500

保时捷还在上赛打过广告:“广告里谁都可以说赶超保时捷,上赛道就不一定了。”疑似在回应小米在发布会上对标保时捷。

500

雷军今日对上赛保时捷广告牌事件做出了回应:在上海国际赛车场,SU7 Ultra 圈速超过了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成为了上赛最速量产车。这是一个欢欣鼓舞的消息。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超越了保时捷,在我心里,保时捷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车,保时捷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多说一句,雷军刚发出来的微博,带上了上面那张保时捷广告牌照片,现在已经重新编辑微博,把那张照片拿掉了。)

500

有人在评论区提醒,保时捷发博祝贺了。雷军回复:刚看到,保时捷是世界大厂,有格局。

500

保时捷官博发文:恭喜 @小米汽车 新圈速。此刻,点赞中国制造👍,也致敬所有心怀梦想的挑战者和探索者。“生于赛道,驰于公路”是保时捷不变的信条。自 356 诞生的七十余年来,每次向技术极限的挑战都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在下一个“赛道”再见!

500

极氪001FR也曾挑战上赛,最终成绩为2:16:39。

500

热门评论 6

  • 全部楼层
    小蜜蜂嗡嗡嗡
    比亚迪仰望u9都要慢十来秒呢
    u9重太多了,开发目的不一样,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
    就比如勒芒和F1都是最顶级赛车,勒芒极速比F1快得多,但跑赛道F1能把勒芒套圈,跑耐力赛勒芒能把F1跑报废。因为勒芒要跑二十四小时,设计的风阻小,以减少油耗节省加油时间,耐用性长时间稳定性也有很高要求,但F1每站比赛只跑两个小时左右,更关注弯道速度,设计要大下压力,风阻很大;勒芒一次比赛跑的时长顶F1十几站总长,而F1赛车平均每4、5站就报废一套发动机动力总成。
  • 全部楼层
    kouyi123
    彩电冰箱大沙发成本现在能有多少,就像现在的老年机性能都能超过当年的大哥大?但能增加车的舒适性又成为卖车的噱头,车企何乐不为。虽然我不怎么懂车,但也知道电子产品的升级迭代是很快的,而且价格同样在下降。机械部分如刹车部位甭说赛道级就是接近,成本都不是这些能比的。
    这你才是错了,国产车屏幕多、内饰用料足,前提就是这些其实就是拿电动技术抵消了原本发动机的成本,在普通民用车部分,这里二者成本其实已经平账了。再往上走,往性能车领域发展,无论油车还是电车,就都要老老实实在制动刹车、车身强度、轻量化等等方面下本钱了,电车由于自重大,就更需要下多一些本钱,不要想着电池、电机纯国产化的成本优势能一直无限延申下去。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两个孩子都学英语,一个是国内上学而思(通用做法),一个是从小找了个一对一外教(弯道超车),在小学阶段基本成绩都是打平的,一对一外教学的孩子甚至在口语方面有着显著优势(电车的科技、配置碾压油车)。但到了中学、高中、大学,这种优势可以说已经荡然无存,想拿到好成绩,二者都必须得加倍努力,一对一外教出来得孩子由于应试部分薄弱,甚至需要在语法、阅读理解(中式)等等方面更要下功夫补足。
    造车技术也是一样,电池、电机能解决动力的问题(就像1对1外教解决语言环境和口语),但也只是能解决动力问题,在车身操控、车身稳定性、刹车性能等等方面,由于自重大,电车其实反而需要下更多功夫,性能越强的领域,这种克服惯性和控制动能的成本也越大。如果你不明白车子为什么需要强调操控,那很简单,一架飞机,除了发动机强悍,翅膀造型奇葩,没有转向舵和尾翼,它能安安全全起降吗?汽车,尤其是现在的性能车,动力恐怖就必然需要同等的操控和制动能力与之匹配,在后者上面花的成本与前者的动力性能是成正比的。
    我再举个例子,现在新能源车动不动拿飞坡当技术审核的指标,在油车时代存在吗?那时候并不强调这个,因为油车轻,扭矩又没那么猛,随便个10来万的车稳稳起飞稳稳落地都不是问题。但电车太重了,电机的扭矩又很大,现在主流的车型拿去铁锈(某自媒体,节目很好看,姑娘很漂亮)的飞坡测试十个有8个出洋相,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成本没下足,大力飞砖是一回事,让砖在空中不摇摆不拧巴,稳稳落地,是另一回事。
    我知道有些人现在还抱着,豪华跑车都是卖品牌的想法,品牌溢价肯定有,肯定不少,但豪华跑车想拿到那么高的车款,前提也是得把有钱人伺候好了,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辆布加迪,卖4千万RMB,就算其中多一半 的是品牌溢价,但哪怕剩下的也有一千多万,这部分就是用来实打实克服恐怖性能从而保障驾乘人员安全的成本。极速400和极速200不是同一个概念,同理,0百5秒和0百2、3秒也不是同一个概念,为了给性能戴上安全的缰绳,成本是必然节省不来的,有人节省了,省了很多,后果都看到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只说那一款车,很简单,那个车的目标人群(不知深浅的年轻人、鬼火少年、只看外观的新手司机)本身就是较高风险的不安定人群,开辆普通车不明显,给他们性能车,脚底下没个把门的,驾驶技术没有自知之明,就更容易出事。
    第二,车辆定位,虽然市面上也不乏30多万的性能车,但我觉得性能固然是有一些,但从外形设计上看,这些车就不可能开太快,电车本来就厚重,再搞个猎装版你除非只崩直线,到了弯道,那侧倾就教会你做人了。而那个牌子的车,车体宽、车身矮,和豪华跑车看着是一样的,动力又猛,就很容易给人恍惚中开着超跑的感觉,但就像我前面讲的,豪华超跑的消费者是最在意安全的,厂商为了品牌的脸面也是不允许自家车型动不动怼电线杆子的,哪怕是200万的跑车,拿出100万、甚至7、8十万成本满足客户的安全需求也是正常的。但那个牌子的车,售价2、3十万,提速和超跑不遑多让,它真正放在保障车上人员安全的成本能有多少呢?我随便猜一下啊,那个数字可能也就5、6万,会有人相信5、6万用的刹车系统和5、6十万的系统是一回事吗?
    第三,卖车还是卖噱头。新能源车从特斯拉开始一直就是主打噱头,什么隐藏式门把手啦,全车无实体按键啦,方不方便见仁见智,但话题都是拉满的。到了某车这里,他们看到国内市场民用车已经饱和,所以另辟蹊径,把跑车下放了,国内也只有这一家干出这种事,别人家的电动跑车都是接近100万,这差的是价格吗?差的是人心。比如仰望U9,比亚迪用的纯自己的电池、电机,价格甚至都打不到2、3十万,那个拿来主义的品牌把性能车干到2、3十万,智力正常点的都能察觉出不对劲吧?商家会那么有良心给消费者大奉送?我之所以打这么多字,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这第三点,卖车、卖性能车、性能车有风险,我都可以接受,毕竟第一回嘛,技术可以慢慢打磨。但是你吃人血馒头,我就忍不了了。我不知道这篇文字能不能发出来,也不知道何时被删掉,我只希望,能看到的人,也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有人把一份超值大礼包端给你,且只有他能端给你时,不要忘记风险这两个字。
  • 还是手机那套玩法。
  • 这个可以的,我一直都认为车子机械性能好不好得上赛道才知道,这个成绩说明这个版本的su7确实很出色。
  • 且行且歌1978
    别的不说,小米Su7Ultra这售价比起普通版su7来说,我觉得反而更靠谱一些。性能车是真的需要实实在在砸成本进去的,你看提速都是2、3秒破百,刹车呢?刹车距离他们只告诉你第一圈几米刹停,第二圈、第三圈越往后刹车就越不靠谱他们不会说。记得之前有个车评人试车,5圈就把小米的刹车干碎了,提速3秒多的车根本就不应该只卖2、3十万,更何况这车里塞了那么多屏幕沙发之类的花俏玩意儿,真正放在车本身上的成本空间能有多大呢?
    现在国产性能电车动不动就出事,你见过法拉利保时捷三天两头这么撞的?像雷老板这种就是看准了国内年轻人不懂车,用所谓的性能数据、用科技感忽悠他们买单,但车人家真开出去,真撞了,他们不是去调整产品,反而是公关扼杀新闻消息。
    但我也知道,即便我这么说也没几个能听得进去的,毕竟在他们眼里我这种开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啥都不懂,那我也懒得再操心他们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甭说谁。
    那个交通道路上需要2、3秒破百的起步加速?除非是进专业赛车场玩心跳,如果是进赛车场玩心跳,那换一次就换轮胎+换车刹,就是标准操作——玩不起就不要抱怨。日常使用,刹车耐用的很
  • 且行且歌1978
    别的不说,小米Su7Ultra这售价比起普通版su7来说,我觉得反而更靠谱一些。性能车是真的需要实实在在砸成本进去的,你看提速都是2、3秒破百,刹车呢?刹车距离他们只告诉你第一圈几米刹停,第二圈、第三圈越往后刹车就越不靠谱他们不会说。记得之前有个车评人试车,5圈就把小米的刹车干碎了,提速3秒多的车根本就不应该只卖2、3十万,更何况这车里塞了那么多屏幕沙发之类的花俏玩意儿,真正放在车本身上的成本空间能有多大呢?
    现在国产性能电车动不动就出事,你见过法拉利保时捷三天两头这么撞的?像雷老板这种就是看准了国内年轻人不懂车,用所谓的性能数据、用科技感忽悠他们买单,但车人家真开出去,真撞了,他们不是去调整产品,反而是公关扼杀新闻消息。
    但我也知道,即便我这么说也没几个能听得进去的,毕竟在他们眼里我这种开了几十年车的老司机啥都不懂,那我也懒得再操心他们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甭说谁。
    彩电冰箱大沙发放在欧美的豪车上,就没见你们说一个那是花里胡哨的玩意。。。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33
最热 最早 最新

  • 汽车没有跑分软件刷分营销,所以只能炒作跑圈速度。糇的陈年老套路,精神小伙结晶粉们长成精神老伙以后继续承接同一个套路。
  • 全部楼层
    大白兔面包
    你可以统计下其他品牌的事故率看看,你觉得多是因为关注后短视频推送的多而已。另外,给车主贴什么精神类标签其实会拉低你的素质。
    本来就是精神小伙精神小妹多啊,全都是那种一脚电门踩到底,根本刹不住,多少起车祸了,死了不少人,但是网上根本没啥风浪
  • 作为行业从业人员有个疑问,极氪001FR和su7ultra动力和底盘调校都用了路特斯工程,妥妥的吉利内部公司,结果su7ultra的调校效果比极氪和路特斯自己的轿跑都要出色,这是国际主义精神附体?
  • 全部楼层
    妞劫个色
    碳纤维材质车身是为了减重提升性能,不懂就在啰里啰嗦
    性能车不是只有崩直线,你拐弯的时候就知道车身重量,车身高度,风阻系数,车身强度,车身悬挂的韧性有多大影响了。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找辆和你电车同价位的油车试试,因为重量的关系,高速过弯时,你就能明显感觉出油车侧倾更小。
  • 全部楼层
    kouyi123
    彩电冰箱大沙发成本现在能有多少,就像现在的老年机性能都能超过当年的大哥大?但能增加车的舒适性又成为卖车的噱头,车企何乐不为。虽然我不怎么懂车,但也知道电子产品的升级迭代是很快的,而且价格同样在下降。机械部分如刹车部位甭说赛道级就是接近,成本都不是这些能比的。
    这你才是错了,国产车屏幕多、内饰用料足,前提就是这些其实就是拿电动技术抵消了原本发动机的成本,在普通民用车部分,这里二者成本其实已经平账了。再往上走,往性能车领域发展,无论油车还是电车,就都要老老实实在制动刹车、车身强度、轻量化等等方面下本钱了,电车由于自重大,就更需要下多一些本钱,不要想着电池、电机纯国产化的成本优势能一直无限延申下去。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两个孩子都学英语,一个是国内上学而思(通用做法),一个是从小找了个一对一外教(弯道超车),在小学阶段基本成绩都是打平的,一对一外教学的孩子甚至在口语方面有着显著优势(电车的科技、配置碾压油车)。但到了中学、高中、大学,这种优势可以说已经荡然无存,想拿到好成绩,二者都必须得加倍努力,一对一外教出来得孩子由于应试部分薄弱,甚至需要在语法、阅读理解(中式)等等方面更要下功夫补足。
    造车技术也是一样,电池、电机能解决动力的问题(就像1对1外教解决语言环境和口语),但也只是能解决动力问题,在车身操控、车身稳定性、刹车性能等等方面,由于自重大,电车其实反而需要下更多功夫,性能越强的领域,这种克服惯性和控制动能的成本也越大。如果你不明白车子为什么需要强调操控,那很简单,一架飞机,除了发动机强悍,翅膀造型奇葩,没有转向舵和尾翼,它能安安全全起降吗?汽车,尤其是现在的性能车,动力恐怖就必然需要同等的操控和制动能力与之匹配,在后者上面花的成本与前者的动力性能是成正比的。
    我再举个例子,现在新能源车动不动拿飞坡当技术审核的指标,在油车时代存在吗?那时候并不强调这个,因为油车轻,扭矩又没那么猛,随便个10来万的车稳稳起飞稳稳落地都不是问题。但电车太重了,电机的扭矩又很大,现在主流的车型拿去铁锈(某自媒体,节目很好看,姑娘很漂亮)的飞坡测试十个有8个出洋相,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成本没下足,大力飞砖是一回事,让砖在空中不摇摆不拧巴,稳稳落地,是另一回事。
    我知道有些人现在还抱着,豪华跑车都是卖品牌的想法,品牌溢价肯定有,肯定不少,但豪华跑车想拿到那么高的车款,前提也是得把有钱人伺候好了,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辆布加迪,卖4千万RMB,就算其中多一半 的是品牌溢价,但哪怕剩下的也有一千多万,这部分就是用来实打实克服恐怖性能从而保障驾乘人员安全的成本。极速400和极速200不是同一个概念,同理,0百5秒和0百2、3秒也不是同一个概念,为了给性能戴上安全的缰绳,成本是必然节省不来的,有人节省了,省了很多,后果都看到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只说那一款车,很简单,那个车的目标人群(不知深浅的年轻人、鬼火少年、只看外观的新手司机)本身就是较高风险的不安定人群,开辆普通车不明显,给他们性能车,脚底下没个把门的,驾驶技术没有自知之明,就更容易出事。
    第二,车辆定位,虽然市面上也不乏30多万的性能车,但我觉得性能固然是有一些,但从外形设计上看,这些车就不可能开太快,电车本来就厚重,再搞个猎装版你除非只崩直线,到了弯道,那侧倾就教会你做人了。而那个牌子的车,车体宽、车身矮,和豪华跑车看着是一样的,动力又猛,就很容易给人恍惚中开着超跑的感觉,但就像我前面讲的,豪华超跑的消费者是最在意安全的,厂商为了品牌的脸面也是不允许自家车型动不动怼电线杆子的,哪怕是200万的跑车,拿出100万、甚至7、8十万成本满足客户的安全需求也是正常的。但那个牌子的车,售价2、3十万,提速和超跑不遑多让,它真正放在保障车上人员安全的成本能有多少呢?我随便猜一下啊,那个数字可能也就5、6万,会有人相信5、6万用的刹车系统和5、6十万的系统是一回事吗?
    第三,卖车还是卖噱头。新能源车从特斯拉开始一直就是主打噱头,什么隐藏式门把手啦,全车无实体按键啦,方不方便见仁见智,但话题都是拉满的。到了某车这里,他们看到国内市场民用车已经饱和,所以另辟蹊径,把跑车下放了,国内也只有这一家干出这种事,别人家的电动跑车都是接近100万,这差的是价格吗?差的是人心。比如仰望U9,比亚迪用的纯自己的电池、电机,价格甚至都打不到2、3十万,那个拿来主义的品牌把性能车干到2、3十万,智力正常点的都能察觉出不对劲吧?商家会那么有良心给消费者大奉送?我之所以打这么多字,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这第三点,卖车、卖性能车、性能车有风险,我都可以接受,毕竟第一回嘛,技术可以慢慢打磨。但是你吃人血馒头,我就忍不了了。我不知道这篇文字能不能发出来,也不知道何时被删掉,我只希望,能看到的人,也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有人把一份超值大礼包端给你,且只有他能端给你时,不要忘记风险这两个字。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彩电冰箱大沙发不是问题,我的问题是,一台车,0百加速2、3秒,车内又堆满了冰箱彩电大沙发,那么真正放在车驾驶方面的成本有多少,你不会认为跑车的碳纤维车身和陶瓷刹车是他们闲捣鼓的吧?你不会认为同样0百2、3秒的小米刹车操控性能和几百万的跑车一样吧?
    我为什么说su7urtra反而更靠谱一点,因为到了性能车这领域,你想在极高的速度下最短距离最快时间把车停住,就需要实打实的下成本,2、3十万的售价本身就已经大大限制了成本,然后车里又整了很多“科技”配置,那我怀疑在刹车等方面凑合是完全合乎逻辑吧?
    彩电冰箱大沙发成本现在能有多少,就像现在的老年机性能都能超过当年的大哥大?但能增加车的舒适性又成为卖车的噱头,车企何乐不为。虽然我不怎么懂车,但也知道电子产品的升级迭代是很快的,而且价格同样在下降。机械部分如刹车部位甭说赛道级就是接近,成本都不是这些能比的。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我好感动啊,一会儿截图给小米发个邮件帮你讨要工钱。
    中国车企是造不出跑车吗?只是没人会昧着良心拿跑车概念去忽悠人罢了。
    中国的第一款纯电跑车也不是su7,蔚来的EP9电车早多少年前就上了国外的赛道和新闻,但我最欣赏的是,人家那个车,哪怕用了那么大成本,也没说轻易就白菜价下放给普通的小青年。
    再有仰望U9,比你小米发布早吧,性能不遑多让吧?人家也没卖到2、3十万来忽悠人。
    只有小米,3年造车,用卖手机的方式卖汽车,宣传自然拉满,舆论强势管控,但车不是手机,你厂商不在安全商下本,车就是会撞,撞了就是会死人。
    电动车不是什么神秘的高科技,靠电动把零百提上去也并非什么难事,难得是企业能不能过自己的良心。
    过了很多会了,你的邮件发了没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我买的车可不是提速2、3秒哦,给你发那个视频看了没?我每个转弯只要没车都会那么提速,可没撞了隔离墩。
    我正因为你对中国汽车的发展的无知,对汽车的无知,再加上你的虚荣,你才会去提了一辆降价的宝马I3电车还自以为是。还能在网上说什么操控,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哪怕你稍懂点,去买辆小米SU7或者极氪,都不至于让人说你打肿脸装胖子。
  • 小米跑分从来没输过!!!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其他几家我不评论,因为没见到这么密集的撞车事故。
    这个车光春节期间就上了几回新闻了?眼瞅着事实不让说吗?
    我说个事实就等于抹黑中国新能源了?怎么叫做国产新能源呢?用国产电池电机是吗?中国的汽车厂制造算吗?还是说你们有你们薛定谔的国产新能源标准?
    国产车撞车肯定是最安全的,新能源地盘重车身强度高,比外国车好多了。
  • 全部楼层
    深度
    看了的头像原来你是那位买了宝马I3被说打肿脸充胖子又死要面子上网找存在感,还说比亚迪和造车新势 力是工业垃圾的哪位了,难怪看你说话这么有问题觉得有点熟悉。呵呵。。。。
    我买的车可不是提速2、3秒哦,给你发那个视频看了没?我每个转弯只要没车都会那么提速,可没撞了隔离墩。
  • 全部楼层
    这嘎达长草了吧
    那个交通道路上需要2、3秒破百的起步加速?除非是进专业赛车场玩心跳,如果是进赛车场玩心跳,那换一次就换轮胎+换车刹,就是标准操作——玩不起就不要抱怨。日常使用,刹车耐用的很
    主要是红灯起步那一下,可以把后面的远远抛开
  • 全部楼层
    深度
    你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知道市面上和小米SU7加速能力和价格差不多的车型有哪些?这些车是在你这里都不存在的吗?任何一个能车子有点了解的人看了你这样的言论会觉得你有多可笑吗?有多井蛙吗?
    tieba.baidu.com/p/8960241911?share=9105&fr=sharewise&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78.1.1&st=1740116371&is_video=true&unique=5C15D3477B89150B741E39643D98A952

    你自己在前面加上HTTP://
    然后看看这个视频,你就知道我为啥不提别人了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个相信一分成本一分货的人,在我这2、3十万零百加速2、3秒的性能跑车就是不可能存在的,物理层面,商业层面,都不可能实现。那这个车真卖2、3十万,真零百加速2、3秒,那必然是有所舍弃的,舍弃了什么,我说很多了,你不愿意面对,随便你。
    看了的头像原来你是那位买了宝马I3被说打肿脸充胖子又死要面子上网找存在感,还说比亚迪和造车新势 力是工业垃圾的哪位了,难怪看你说话这么有问题觉得有点熟悉。呵呵。。。。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个相信一分成本一分货的人,在我这2、3十万零百加速2、3秒的性能跑车就是不可能存在的,物理层面,商业层面,都不可能实现。那这个车真卖2、3十万,真零百加速2、3秒,那必然是有所舍弃的,舍弃了什么,我说很多了,你不愿意面对,随便你。
    你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知道市面上和小米SU7加速能力和价格差不多的车型有哪些?这些车是在你这里都不存在的吗?任何一个能车子有点了解的人看了你这样的言论会觉得你有多可笑吗?有多井蛙吗?
  • 全部楼层
    深度
    小米第一次造车,而且还是20万起的电动轿跑车,每月的销量,产品的质量都已经说明了其现象级的成功,这是事实。至于你为什么要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如此言论,我想每一个看到你言论的都会心知肚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智商逻辑,言论目的又是什么,摆在这个网络上,大家可以观赏,你也可以多说点,多展示一下你自己!!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个相信一分成本一分货的人,在我这2、3十万零百加速2、3秒的性能跑车就是不可能存在的,物理层面,商业层面,都不可能实现。那这个车真卖2、3十万,真零百加速2、3秒,那必然是有所舍弃的,舍弃了什么,我说很多了,你不愿意面对,随便你。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我好感动啊,一会儿截图给小米发个邮件帮你讨要工钱。
    中国车企是造不出跑车吗?只是没人会昧着良心拿跑车概念去忽悠人罢了。
    中国的第一款纯电跑车也不是su7,蔚来的EP9电车早多少年前就上了国外的赛道和新闻,但我最欣赏的是,人家那个车,哪怕用了那么大成本,也没说轻易就白菜价下放给普通的小青年。
    再有仰望U9,比你小米发布早吧,性能不遑多让吧?人家也没卖到2、3十万来忽悠人。
    只有小米,3年造车,用卖手机的方式卖汽车,宣传自然拉满,舆论强势管控,但车不是手机,你厂商不在安全商下本,车就是会撞,撞了就是会死人。
    电动车不是什么神秘的高科技,靠电动把零百提上去也并非什么难事,难得是企业能不能过自己的良心。
    小米第一次造车,而且还是20万起的电动轿跑车,每月的销量,产品的质量都已经说明了其现象级的成功,这是事实。至于你为什么要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如此言论,我想每一个看到你言论的都会心知肚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智商逻辑,言论目的又是什么,摆在这个网络上,大家可以观赏,你也可以多说点,多展示一下你自己!!
  • 全部楼层
    guan_15783547581347
    你不是说没听说过么,可能你对赛车领域不太了解,给你普及下赛车知识。小米 su7 2025 年 1 月销量 22897 辆,你想用法系车卖的不好的例子说明啥?
    呵呵,清末还满大街抽大烟呢,你省省吧。
  • 全部楼层
    且行且歌1978
    所以法系车在中国销量才那个鸟样啊,你是为了证明我说的对还是在反驳我啊?
    你不是说没听说过么,可能你对赛车领域不太了解,给你普及下赛车知识。小米 su7 2025 年 1 月销量 22897 辆,你想用法系车卖的不好的例子说明啥?
  • 全部楼层
    深度
    小米第一次造车,而且还是中国车企难以突破的轿跑车型,就能达到如此的热度,无论销量和车子质量与安全度,都是承受住了苛刻的考验。这是其它车企从没有做到的,这确实是给中国其它车企来说,确实是建立 了一定的标准,如何用心打造一款优秀的产品。
    我好感动啊,一会儿截图给小米发个邮件帮你讨要工钱。
    中国车企是造不出跑车吗?只是没人会昧着良心拿跑车概念去忽悠人罢了。
    中国的第一款纯电跑车也不是su7,蔚来的EP9电车早多少年前就上了国外的赛道和新闻,但我最欣赏的是,人家那个车,哪怕用了那么大成本,也没说轻易就白菜价下放给普通的小青年。
    再有仰望U9,比你小米发布早吧,性能不遑多让吧?人家也没卖到2、3十万来忽悠人。
    只有小米,3年造车,用卖手机的方式卖汽车,宣传自然拉满,舆论强势管控,但车不是手机,你厂商不在安全商下本,车就是会撞,撞了就是会死人。
    电动车不是什么神秘的高科技,靠电动把零百提上去也并非什么难事,难得是企业能不能过自己的良心。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