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当天,30家中企代表低调出国,时机选的刚刚好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拿出7年前的关税政策,就在他签署行政令当天,中国一行人马低调出国,已经备好了应对妙计。
当地时间2月1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从这道行政令来看,特朗普似乎是想平等地撞飞除了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因为特朗普强调,这道行政令没有例外。对于特朗普的“一视同仁”,外界可以说是怨声载道。
特朗普签署征税行政令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曾宣布对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232条款”。如今7年过去了,特朗普卷土重来,直接将“232条款”升级,这一政策引发外界的强烈反应。
对于特朗普的加税政策,美国盟友的反应尤其激烈。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多个欧洲国家发声,呼吁各国团结起来,共同捍卫欧盟的利益,反对美国的单边贸易限制举措。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关税战没有赢家,可特朗普好像并不这么认为,似乎他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暴风雨的准备。
就在欧洲国家“声讨”美国的呼声越发高涨的时候,美国的《纽约时报》发布文章,似乎有意安抚那些美国盟友。《纽约时报》报道称,表面上看,征加关税的政策针对的是美国盟友,但实际上,中国才是美国真正的目标。
美国钢铁公司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
全球范围内,中国是全球钢铁和铝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中国将价格“打下来”,严重影响了美企的市场竞争力,而加征关税之后,中国的钢铁和铝制品要想出口到美国,必然要支付更多的资金“打开”通道,如此一来,迫于高额的关税,中企会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从而帮助美企打开销路。
虽说剧情是该这么发展,可问题是,美国的消费者要付出更多的资金代价,换句话说,消费者才是这场关税大战中的最大受害者。更何况,作为普通人,我们更多的是作为消费者而不是企业家,因此,特朗普此举得不偿失。而且,过去几年的关税政策已经表明,保护主义政策很难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反而容易陷入“损人不利己”的困境。
很多人不理解,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关税政策并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可特朗普为何执意推进呢?实际上,这一政策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因素。一直以来,美国将钢铁产业视为战略产业,而在宾夕法尼亚州有着北美最大工会之一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特朗普此举,有意将这个摇摆州拉拢过来的意思,以便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特朗普执意推动关税政策,虽然中方这次没有说什么,但实际上,中方并不会坐以待毙。就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当天,中国一行人低调出国,难道时机就这么凑巧?
据悉,中国贸促会带着3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代表前往哈萨克斯坦,彼此签署企业合作意向协议,一次性质拿下很多领域的大单。据悉,他们还将继续出访更多国家,与之签署意向协议,从而破了美国的布局。
分析认为,中方此次出国签署合作协议,时机选的刚刚好。恰逢美国政府加码针对中国的关键时刻,中方此时出国达成协议,意在告诉美方,即便没了美国市场,中国也已经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美方的关税政策,最终能困住的也只是美国自己而已。
此外,中方还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向世贸组织提交“诉状”,并获得了多国支持,通过多边机制的介入,将会有越来越多国家看清美方的阴谋,从而壮大反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力量。二是以牙还牙,美方打出关税战针对中国,中方必然也有办法反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如今,中方已经在多个领域打响反击战,中方的反制可是实打实的瞄准了美国的核心产业,就看美国能坚持多久了。
如今的世道早已变了,美方也该摒弃所谓的霸权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学会尊重对手,否则,随着越来越多国家觉醒,美方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梦想只能存在于梦中。
对国际社会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原则,或许就是破解僵局的关键所在。最后,还是希望特朗普能三思而后行,否则必然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参考资料和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美媒声称:特朗普钢铁关税实质上直指其长期的“宿敌”——中国》
●澎湃新闻《玉渊谭天:对美关税生效当天中方签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