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潜伏在身边的健康“隐形杀手”

运动神经元病,听起来陌生又神秘,它其实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主要影响大脑和脊髓中与肌肉运动相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就像身体运动的 “指挥官”,一旦它们受损,就会导致肌肉逐渐失去控制,出现各种运动障碍。

这一疾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最为人们熟知,也被称为渐冻症。它就像一个无情的 “杀手”,同时攻击上下运动神经元。患者起初可能只是感到手指、脚趾活动不灵活,拿东西不稳,或是走路时容易绊倒。随着病情发展,肌肉逐渐萎缩无力,就像被抽去了力量,最终连呼吸、吞咽都变得极为困难。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被这种疾病困扰,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对科学的执着,在患病后依然为人类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渐冻症。

进行性肌萎缩(PMA):主要累及下运动神经元,就像切断了肌肉与大脑之间的 “通讯线路”。患者常常先从手部小肌肉开始出现萎缩,手指变得无力,连扣扣子、写字这样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随后,肌肉萎缩会逐渐蔓延到手臂、肩部,甚至全身,使患者的身体逐渐失去力量。

进行性延髓麻痹(PBP):病变集中在延髓,这里是控制咽喉、舌头等部位运动的关键区域。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吃饭喝水都成了挑战,容易呛咳;发音也变得含糊不清,说话越来越费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交流。

原发性侧索硬化(PLS):主要影响上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僵硬、肌张力增高,走路时步伐僵硬,像机器人一样,动作协调性变差 ,但肌肉萎缩相对不明显。

500

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症状

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症状往往比较隐匿,容易与其他常见问题混淆,从而被患者和医生忽视 。这不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速恶化。了解这些早期症状,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肌无力:很多患者最初会感到手部或脚部的无力,比如扣扣子、系鞋带时手指不灵活,或是走路时感觉下肢发沉、无力,容易疲劳。这种无力感通常是逐渐出现的,而且可能在休息后有所缓解,所以很容易被当作是过度劳累或是年龄增长的正常现象。

500

肌肉萎缩:通常先从手部小肌肉开始,如大小鱼际肌、骨间肌等,这些部位逐渐变平、变薄,手部看起来像 “鹰爪”。由于变化是渐进的,患者可能很久之后才会注意到,还以为是自己瘦了。

肉跳:患者会感觉到肌肉不自主地跳动,像有小虫子在皮下蠕动。这种肉跳通常没有规律,可能在安静时更明显。它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压力大、缺乏休息或电解质紊乱引起的,从而被忽视。

45 岁的李先生是一名办公室职员,平时工作忙碌,经常久坐不动。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拿笔写字时,手有点不听使唤,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 。他以为是自己太累了,休息几天就好。然而,接下来的几周,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他的手指也开始变得无力,连打开瓶盖都有些吃力。同时,他还注意到自己的左手小鱼际肌似乎比以前小了一些,但他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次,他在洗澡时,发现自己的手臂上出现了一些不自主的肌肉跳动,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赶紧去医院检查。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李先生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此时,病情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治疗难度也相应增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