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四部电影纯主观横评

如果要提炼今年春节的关键词,“电影”肯定是一个逃不开的词汇,无论是片方的造势和宣传还是政府的引导和补贴都达到了空前得程度,甚至每天的票房增长都成了央媒新闻的固定选题,这一切无疑是想借春节档的时机,给2024低迷的电影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事实证明,效果是斐然的,也这股势头能带动2025年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热。

就个人而言,其实之前对春节档电影阵容无过多的期待,主要原因是都是大IP作品,缺乏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之作和有意外之喜的黑马作品。不过,“大过年的”,加上春节档电影的话题热度,最终也让我不能免俗,陆陆续续看了四部春节档电影。至于为啥不是六部?一来是时间有限,假期还是留给出行更有价值,二来是“蛟龙行动”有主编珠玉在前,且不知道他后续准备一鱼几吃,花开几朵,实不敢班门弄斧,抢了施佬的买卖;另一部“熊出没”则是因为个人一直对它的角色形象颇有腹诽,虽然有朋友强烈推荐,可去影院观影还需做一些心理建设,因此就自己目前看的四部影片简单聊聊。评价顺序以个人的观影顺序为准:

 

500

唐探1900

首先在个人的刻板印象里,陈思诚是一个上限不高,下限很低的导演,因此观影前个人对本片期待度并不高。好消息是,这部影片质量很幸运的接近了导演个人能力的上限。在这部影片里他做的很对的一点就是不再卖弄他自己那些毫无新意的悬疑小聪明,而是把探案嫁接到了家国情怀上。片中情绪的渲染和情节的铺垫也确实达到了合格的水平,再加上大部分中国人熟知的近代悲剧历史以及“美利坚不做人”这一事实在现实环境中的感同身受,都能让观众找到情绪的共鸣,甚至戳中一部分人的泪点。这就很难让观众对这部影片产生过于负面的评价。

至于影片上映前着重宣传的角色性格互换个人觉得并不是很成功,刘昊然演绎不出王宝强的傻气,王宝强也诠释不出刘昊然的木讷,整体的效果并不是很出彩。很多人说这部是唐探系列的前传,个人觉得与其叫《唐探前传》不如叫《十月围城前传之喋血美利坚》,关联度更强,相似性更高。你看,都有个有钱有势的老爹,都有个不省心参加革命最后挂了的儿子,儿子还有革命党损友,都有清廷高手追杀,主线都是为了革命救国,老爹都找了些“高手”去帮助儿子,故事都发生在外国政府统治的土地上,是不是一切都很相似,建议陈思诚下一部找陈可辛合作吧。

最后大致预测一下下一部唐探的故事走向,从这部结束的彩蛋个人觉得下一部会是个双时间线的展开,即本部的时间线留下各种线索,在现实的时间线追寻相关线索并接近现实事件的真相,如果两条时间线处理的好的话,个人觉得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500

射雕——侠之大者

关于这部影片的吐槽目前在网上已经汗牛充栋、满坑满谷,谁让它在上映之前就自带各种话题属性,这种属性呢又容易让针对影片的评价陷入情绪和立场的拉扯。所以我就想用罗列的形式,自认为客观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见。

1、这当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片,但是他的烂确实不怎么关“哥哥”的事,换谁来都烂。这部电影大致就是傻缺的编剧写出傻缺的本子,傻缺的导演把傻缺的本子拍成了电影,然后傻缺的哥哥成了影片的主演,没错,这部影片应该叫《三傻大闹蒙军营》,或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关于该片,网上有句被很多人引用的吐槽“郭靖演出了黄蓉的娇俏,黄蓉演出了郭靖的木讷”,这句反讽听起来是很爽,再加上之前预告片中大家对黄蓉造型的吐槽,我是怀着很糟糕的预期去看的。但是讲真,个人认为那句吐槽并不是事实,片中黄蓉的演绎并不算太糟糕,至少没有太大的毒点,而且片中女性角色的存在感明显强于“哥哥”,所以个人认为这更像一部大女主电影,片名改成《黄蓉的理想男友养成记》应该更恰当。

3、所谓九阴真经其实应该就是某个位面的“风系魔导书”,整体效果类似某种局部风之障壁,可以使得飞行道具无效化,同时也可当成某种弱化版“螺旋丸”进行攻击,和火系魔法配合可极大增加攻击力。

4、所谓“侠之大者”确实是个笑话,除了空洞而毫无代入感的台词在整部电影里完全感受不到,郭靖老妈自尽的那段戏原谅我不厚道的看笑了。关于电影中郭靖形象的表现自己编了一段顺口溜,应该比“侠之大者”更能反映影片展现的真实故事:

有了媳妇忘了娘

杂耍魔术都在行

阵前牵手浑不怕

“北宋末年”好儿郎

5、就像春晚上劝岳云鹏别再上春晚的观众一样,哪位老兄仗义执言劝劝徐克吧:“阿克,收手吧,外面都是哥哥.....”

 

500

封神2

春节档唯一一部个人的感受和目前主流的观众舆论有着不小的偏差的电影。观影结束让我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疑惑:这部续集烂在哪了?别误会,我不是为这烂片洗地,早在一年多前封神一上映时我就写过一篇《基于西方逻辑解构的中国神话——吐槽烂片封神》。我疑惑的是这部封神二,不是和封神一一样烂吗?或者说它也没有比封神一更烂啊。目前舆论吐槽的各种封神二的问题封神一同样存在啊。那为啥有很多人觉得封神一是口碑之作,但是封神二拍歪了,拍砸了啊,为啥啊?后来我琢磨着是不是因为第一部主要是世界观铺垫,并无太多情节展开,第二部算是有完整情节了,所以大家后知后觉了?不是,封神一的时候我就说过,这就是华丽包装纸下的一坨,大家在大快朵颐后,咂么嘴回味的时候终于感觉有翔味儿了?不是吧!

这部电影导演无耻标榜自己做了多少历史和文化考证的时候,实在引人发笑,你在一坨翔上裹再多的糖纸有用吗?掩盖的了其恶臭的本质吗?整部影片充斥着西方世界观和逻辑的内核,充满了自我文化的矮化,我其实真想问问导演,他是不是看《意林》长大的。我可以怀着乐子人的心态看《射雕》中哥哥的演绎,但我对这部连续导致我生理不适的玩意是真的不能保持平稳的心态。

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观众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解、有认同、有骄傲,关于本系列影片的恶评虽迟但到,我想说的是还没看的,都不要再去买票看了,正是因为你们的纵容,让封神二这个怪胎得以诞生,我们能做的,最应该做的还是让封神三胎死腹中吧。

封神2中关于邓婵玉角色的演绎个人觉得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亮点,虽然情节和台词依旧低能,但人物的塑造尚可,和上文中的《射雕》一样,个人觉得封神2中的男性角色存在感依然很低,除了胸肌、腹肌、蓝精灵没有任何的记忆点,远不及女性角色鲜活。

 

500

哪吒2

中国影史票房的新科状元、问鼎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新晋冠军,2025春节档票房一骑绝尘的赢家、影院排片王、一部堪称现象级的动画电影。所以关于这部电影有哪些优点,我想不用我多赘言,但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个人主要讲讲这部影片个人觉得不满意的地方:

1、剧本欠打磨

从哪吒1到哪吒2中间有五年的时间,按理来说是有非常充足的时间来打磨剧本的,但是这次的整个剧本个人觉得是不够满意和欠打磨。感觉导演擅长于一些小剧情的发挥,但是在宏观剧本把控上显得有些草率。

说一些自己观影后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影片的后段哪吒母亲不顾穿心咒和三昧真火一定要拥抱哪吒,最后被炼成丹药的情节,虽然加入了回忆杀但是情绪上仍然很单薄,铺垫不足,难以让观众产生情绪共鸣。个人觉得应该在影片的前半段应该将“拥抱”这个情节符号化,通过多次母亲想“拥抱”而不得的情节强化观众的记忆点,甚至在见金吒、木吒的桥段还可以安排兄弟们吐槽母亲拥抱的情节,但是电影只安排了哪吒去考试之前有一个不愿意被拥抱的情节。作为铺垫和呼应其实是非常不够的,也就无法让观众代入影片所营造的情绪。

另外一些伏笔给的过于直球,会显著降低情节的意外感。比如影片中对“仙丹”和“天元鼎”的表现过多,特别是十二金仙开会时,无量仙翁展示的超出常理的丹药数量的时候,其实已经对捉妖炼丹的情节猜的七七八八了,让后面情节的反转和无量黑化的意外感大大降低了。其实此处的情节完全没必要给的那么直球,只让无量仙翁说自己潜心改进了炼丹配方,且不眠不休甚至放弃了修炼才得以增加丹药产量;甚至可以不提丹药,只说自己用某种方式让阐教后备人才成长速度大大增加就可以,剩下的留给观众在谜底揭晓后自己回味,效果会好很多。

还有最后哪吒蜕变成帅哥哪吒的情节缺乏前期的铺垫,完全是为帅而帅,形象来的非常突兀,其实完全可以在前期风火轮猪雕刻哪吒形象的时候埋一些伏笔,比如说在哪吒自己雕刻搞笑形象且吹嘘可以迭代的时候,安排一个积水的倒影,有一、两帧出现后面的帅哥形象,就可以形成很好的呼应,让帅哥哪吒形象的出现不那么突兀。

讲真,我看完春节档这四部影片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哥们儿,这年头编剧的门槛已经这么低了吗?

2、一些设定上的不合理

“天元鼎”的设定其实很不合理,真的有必要把它说成“阐教”的镇教之宝吗?其实将其设定成无量仙翁自己的法宝或者是原始天尊赐下的宝物都可以。但是你非要说它是镇教之宝。阐教的镇教之宝究竟是什么概念,是凭哪吒和龙族太子推着疑似定海神针就可以打破的吗?而且功能也过于单一了,只有变大变小和炼丹这些神通,作为一教镇教之宝实在过于没有牌面。假如安排它是无量仙翁自己的法宝则要合理很多,且片中无量仙翁自己的法宝只有桃木拐杖,显得非常没牌面,不是十二金仙的太乙真人法宝都比他多得多,而坐拥阐教宝库的他则无比寒酸。我要是他,堆装备都能把哪吒堆死。

还有炼丹这事,没有单方,没有咒语,鼎+三昧真火就能合成增进修为的仙丹。就算不提您这仙丹品种有多单调,单看甭管装进去的是人还是妖,法力是大还是小,炼出来都是一模一样的丹药,这什么工业流水线....太不合理了吧!就算事炼的只剩法力,丹药也该有大有小,品质也该有高有低才对啊,你炼一条龙和一个土拨鼠出来的是一个东西是不是太扯了。还有哪吒父母只是武力值高,设定里应该没有法力才对吧,为啥他们也能被炼成丹,这个设定实在太草率了,降低了情节的可信度。

3、部分人物过于脸谱化

      这部分基于自己的感受可能更主观一点。片中最大的反派无量仙翁的形象过于脸谱化,为了赢得和阐教的战争不择手段,培植党羽,欺瞒同道,且全无制约,真的不得不佩服元始天尊的心大和识人不明。个人觉得最后拿出仙牌,用成仙为筹码妄图继续控制主角的情节完全没有必要,有画蛇添足之感。另外,个人非常不满意的是四海龙王的人形形态,除了西海龙王,另外两个龙王的存在感非常低,且杂兵感很重。东海龙王敖光的形象有什么必要又弄成一个帅哥?影片需要重点塑造的是一个父亲的形象,单纯打造一个帅哥和父亲的形象是有距离感的。

      个人对哪吒2的观影评分大致在7.8分左右,整体是个还不错的评价。希望它的下部作品能更潜心于宏观剧本的打磨和更真实世界观、更鲜活人物的设定。

500

       虽然有诸多的不完美和槽点,春节档电影确实一扫2024年的电影市场阴霾,提振了整个行业的精气神。无论是好片、烂片都赢得了足够的关注度和话题度,这都对后续电影市场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也在此希望广大电影创作者能拿出更多配的上观众热情的高质量作品,这才是维持电影市场繁荣的核心法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