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腰疼就是锄地劳损造成,89年上大学前,我是家里的大半个壮劳力
【本文来自《瑞金:70年代后粮食增产根本上是工业化和科技的产物》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红辣椒99
“1949年人均产钢300克,连每户一把锄头也满足不了”
这第1句话我就理解不了。人均产钢300克,一户人家至少三个人吧(那个年代一户一般不止三个人),所以一户人家至少900克钢,900克钢还打不了一把锄头吗?
900克钢打不了一把锄头。
北方锄的空心柄很长,大约半米多点,象仙鹤的脖子是弯的,全体打制下来,本身就需要大约一公斤多钢铁,再加上打制过程的损耗,稍微搞坚实点三斤打不住。而且这东西不能用生铁,因为它只能锻不能铸,你想想农村铁匠,不可能支拢个化铁炉给你玩铸造。
不用怀疑,我的腰疼,就是锄地劳损造成,89年上大学前,我是家里的大半个壮劳力。
南方的锄,因为没有长空心柄,相对耗钢铁量要少,这南方锄有点象北方的镢,锄体是个扁铁片打出个圓环套用来箍木柄,相对镢而言要宽些短些,这种900克钢能做出来可用的,但是真难用,完全没有北方锄的人机工程特性,不知道为什么几千年下来,南方锄一直没有改良成北方锄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