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不掩瑜,值得一看!原著党和八三版粉看侠之大者!

       

       瑕不掩瑜,值得一看!原著党和八三版粉觉得侠之大者很不错!

500

       很多人说徐老怪魔改,不敢苟同!其实这是徐老怪电影(其实基本上应该是所有的长篇名著改编电影)中对原著最亦步亦趋的拘谨之作了,基本上完全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和情节设置,一部百万字的小说改编电影,无论是哪一个导演和编剧,应该都不会比这次的改编更小心了!为了忠实原著,徐老怪都不惜用半小时以上的倒叙插叙片段闪回等PPT方式来交代原著情节了!

       关于演员选择,有一些个人看法:

       肖战版本的郭靖比较特别,帅气,不呆不傻不愣,这一点和黄日华版李亚鹏版截然不同,有些黄日华版粉丝不适应,也情有可原。但是帅气的造型更像是后面的张智霖和近期的此沙、杨旭文,没办法,现在影视审美就是这样。

       肖战版本演出了郭靖对大义的坚定和执着,面临大汗判死刑时仍然不肯屈服,这一点表演合格,效果非常明显,任何人都能看出来!也许,帅气、单纯、执着的郭靖才会真的进入黄蓉的法眼!

       庄达菲版本的黄蓉非常好,彻底突破了从八三版开始的翁美玲窠臼,全新演绎了黄蓉的形象。从八三版定型,后面几乎所有的版本都是在演翁美玲。很多人的最爱朱茵版本,其实非常柔弱,有一场戏,面对欧阳克的威逼慌乱不堪,像不经事的小姑娘,完全没有黄姑娘拿捏局面的掌控感;周迅版本略作突破,不过演员本人过于粗线条,并不细腻,与黄蓉有差距。

       庄达菲本人毫无问题,身手干净利索,眉宇间英气十足,不再只是娇俏可爱。关键是徐老怪此次剧本,彻底放弃了展现黄蓉精灵古怪狡黠可爱的所有戏份,从出场开始,就是被人追杀逃命,受重伤治病,遭受冤枉心里悲苦,千里寻人往返奔波,蒙古大营对面不能相认,和华筝虚与委蛇,最后直面大军决心共赴生死!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遭受此等连番变故,黄蓉已经不是初见时无所顾忌恣意妄为的小姑娘了!所以要说黄蓉像党的儿女,这也是徐老怪的选择。毕竟,庄达菲出道以来就是擅长演出古怪精灵的少女,演黄蓉应该是轻车熟路!不过,庄达菲在有限的情节空间内,仍然找机会表现出黄蓉聪明伶俐的一面,看一下电影就会发现。

       华筝本版的出彩,非常讨巧,毕竟猎装少女纵马驰骋,本身就璀璨夺目了,再加上情节稍微烘托,马上人物就立起来了,跳出了以往版本华筝的苦情感,成了敢爱敢恨英姿飒爽的蒙古女强人!但是论演技和层次,是比不上庄达菲的!

       梁家辉版本的欧阳锋非常出彩,老戏骨不会让你失望,开始的阴狠面薄,后面的逆练神功走火入魔,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光波对轰的仙侠场景:

       这是很多武侠粉丝集火攻击的一点,武侠片成了仙侠片,射雕成了封神榜!

       其实,本片武侠场景,恰恰还原了金庸的原著,高手比拼,没有身体接触,催动内力,排山倒海,圈内飞沙走石,圈外人人呼吸为之滞塞!

       可以看一下老爷子的原著:

       郭靖大喝一声:“看招!”“亢龙有悔”应声而出。这一招他苦练几十年,早就炉火纯青,出掌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到阻力,瞬间就能叠加十三道后劲,一浪高过一浪,层层叠叠,无坚不摧!欧阳锋只觉劲风扑面,逼得自己呼吸不畅,知道来者不善,急忙蹲下身子,“咕”的一声,双掌推出,使的正是他生平最得意的“蛤蟆功”。四掌相交,两人身子都是一震,郭靖立马发劲攻了过去,十三道后劲汹涌而出……过了一刻钟时间,两人越斗越是心惊,没想到对方内力竟如此澎湃!……两人各出全力,誓要拿下对方。只听砰的一声,交掌处爆出一阵气浪,吹得四周草木横飞、墙倒屋塌。两人蹬蹬蹬同时后退七步……突然哇哇两声,两人不约而同地喷出一口鲜血。

       十几年后的升级版本,萧峰对战丁春秋:

       殊不料萧峰一掌既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外,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

只一瞬之间,丁春秋便觉气息窒滞,对方掌力竟如怒潮狂涌,势不可当,双如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向自己身前疾冲。

他大惊之下……百忙中将阿紫向上急抛,双掌连划三个半圆护住身前,同时足尖着力,飘身后退。

       萧峰跟着又是一招”亢龙有悔”,前招掌力未消,次招掌力又到。丁春秋不敢正面直撄其锋,右掌斜斜挥出,也萧峰掌力的偏势一触,但觉右臂酸麻,胸中气息登时沉浊,当即乘势纵出三丈之外,唯恐敌人又再追击,竖掌当胸,暗暗将毒气凝到掌上。

       如果说射雕还有双掌接触,那么后期小说天龙八部基本上都是相隔数丈的冲击波大战,并且文中双掌划半圆护身,电影中气旋随身护体,特效完美!

       但是武侠粉丝看惯了新龙门客栈为首的武侠片风格,可以说是兵刃相加拳脚相交,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动作优美招式凌厉,设计精巧难度系数逆天!所以不适应不喜欢这版,情有可原!

       说徐老怪江郎才尽不知武侠,那简直是滑稽!徐老怪拍了一辈子武侠,动作设计也是出类拔萃,经典场景层出不穷,说他不懂武侠,路边狗都不信!徐老怪也在寻求突破自我、回归本源,但是这次粉丝不买账,只能说他太超前或太另类,不能说他不懂!

       另,针对很多人说最后一幕郭靖只言片语劝说大汗退兵形同儿戏,这里有必要仔细讨论一番!

       郭靖作为一个单纯热血青年,在草原时就见识到大军征伐血流成河,心里想的只是劝退大汗,避免大宋子民生灵涂炭,这个出发点没啥问题,除此之外,郭靖也想不到更多理由!但是仅凭这点理由,不管是真实历史还是原著小说,一代枭雄成吉思汗都不会有一点点CARE!

       那么,电影中蒙古大军最后退兵岂非儿戏?最后退兵的决策,成吉思汗想到了什么?

       几个事实是成吉思汗亲眼见到的:

1、宋军方面:得知蒙军南下侵宋,宋军开始调集各州郡兵马集中到边境,准备抵抗!大军压境时,宋军出城列阵没有龟缩城中等待进攻,说明宋军没有忘记基本的守城规定动作,一板一眼很有章法!当蒙古大军阵型被西毒冲击松动之时,宋军传令准备趁乱出击,说明宋军将领拥有基本的军事素养和临机决断能力!综上,宋军虽弱,仍然是一个颇具实力的对手!历史上,灭金后,蒙古倾国之力灭宋,仍然打了三十年,损兵折将无数还搭上一个大汗!

2、国际局势上,金国未灭,而宋蒙联盟仍在,如果此时宋蒙开战,便宜的只是金国,即使蒙军借道成功伐金,宋军不可能坐视不管,蒙古腹背受敌,可能灭金未成又被宋军抄了后路,一不小心,可能匹马不得北返!危险系数非常高,不如从北向南伐金,虽然难一点,但是比较安全!历史上,金国灭亡前宋蒙联盟一直未破裂,攻入金国首都的也是以宋军为先锋的宋蒙联军,宋军统帅孟拱文韬武略不输蒙军统帅!

3、欧阳锋的武功之高,出乎成吉思汗预料,一个欧阳锋便能冲动蒙军大阵造成混乱,并且也有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擒杀大汗。

       关于这一点,请看天龙八部萧峰单人冲击辽国叛军大阵,擒住大辽皇叔平定叛乱,获封南院大王:

       这时他已深入敌阵,身后数千军士挺矛追 来,面前更是千军万马,实已陷入了绝境。当日他独斗中原群雄,对方只不过数百人,已然凶险之极,幸得有人相救,方能脱身,今日困于数十万人的重围之中,却 如何逃命?这当儿情急拼命,蓦地里一声大吼,纵身而起,呼的一声,从那三十几面盾牌之上纵跃而过,落在皇太叔马前。皇太大吃一惊,举马鞭往他脸上击落。萧峰斜身 跃起,落上皇太叔的马鞍,左手抓住他后心,将他高高举起,叫道:“你要死还是要活?快叫众人放下兵刃!”皇太叔吓得呆了,对他的话一个字也没听见。这时叛军中的扰攘之声更是震耳欲聋,成千成万的官兵弯弓搭箭,对准萧峰,但皇太叔被他擒在手中,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       一个欧阳锋便有如此威势,那么郭靖口中的中原五绝一起上阵又会怎样?即便不冲击军阵,中原武学人士乘隙刺杀蒙军大将还不是手到擒来?如果执意侵宋,后果可能无法承受!

       以上这几个事实,使成吉思汗不得不冷静思考!郭靖的妇人之仁当然如耳边风一句不会听,但是看到的事实让他清醒了,后怕了,想找台阶下了!正好傻小子送台阶来了,还不借此顺坡下驴,更待何时?

       领导听你发言,心中想的却是其他事情,这样的事情太普遍了,只是可能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总之,侠之大者虽然不完美,但是仍然是徐老怪创新之作,更别提大漠云烟金戈铁马的壮阔场面厚重深沉史诗感扑面而来,更是中国武侠电影独一份,金大侠在世也会激赏!

       目前豆瓣评分5.5颇为蹊跷,显然很多网友意气用事了,一星评价恨之入骨,也没有必要。

       另,粉丝经济的反噬作用也足可以令人警醒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