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再挥起: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如何撕裂北美自贸梦?

  华盛顿的冬日寒风凛冽,但比特朗普关税大棒更冷的,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心。1月31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的特朗普,用他一贯的"推特式"语言,向北美自贸区的两位邻居扔下了一颗关税炸弹。这颗炸弹不仅炸碎了三国间脆弱的贸易共识,更将"美国优先"的霸权逻辑推向了极致。

  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数字游戏":对加拿大铝制品征收25%关税,对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征收20%关税,对中国商品则维持现有税率。这种"区别对待"的背后,是赤裸裸的地缘政治算计——用关税大棒敲打加拿大和墨西哥,逼迫他们在北美自贸协定(USMCA)的重新谈判中让步;而对中国的"温和"态度,则暴露了美国在供应链问题上不得不低头的现实。这种"欺软怕硬"的做法,让人想起校园霸凌者的典型特征:对强者谄媚,对弱者施暴。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报道中,特鲁多的回应充满了无奈与愤怒:"这不是盟友应有的行为。"这句话道出了所有美国"盟友"的心声。从钢铝关税到数字税,从能源管道到汽车产业,特朗普政府的每一次关税威胁,都在透支美国的国际信誉。而这一次,加拿大和墨西哥终于看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美国优先"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盟友"这个词。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反应则更具拉美特色:"我们将以牙还牙。"这位左翼领袖的表态,标志着墨西哥对美政策的重大转变。从NAFTA到USMCA,墨西哥一直是美国"后院"中最温顺的邻居,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正在将这个"温顺的邻居"逼向反抗的边缘。墨西哥经济部已经拟定了一份报复性关税清单,目标直指美国农业州的选票仓。这种"以选票制选票"的策略,或许能让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尝到苦果。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选择在2月1日实施关税计划的时间点。这一天,正是北美自贸协定(USMCA)生效三周年的日子。三年前,特朗普曾夸口USMCA是"史上最伟大的贸易协定",而三年后的今天,他却亲手撕毁了这份"伟大"的协议。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混乱,更揭示了美国霸权体系的深层危机——当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契约精神都无法维持时,它的领导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关税大棒的挥舞,正在将北美自贸区推向分裂的边缘。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觉醒,或许会成为终结"美国优先"霸权的开始。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关税壁垒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霸权能永远凌驾于规则之上。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终将砸向自己的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