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用上AI祝福了,2025是AI落地元年吗?

年关将近,天气渐冷,人情往来却愈发火热。

春节是一年中社交最为繁忙的时候,如果用几句体面的祝福语,一段精心录制的祝福视频作为开场白,那顺利的多。

根据以往的经验,以下三种新年祝福可能是你将要收到的。

1、一键轰炸型:主打群发便捷,不论男女老少,谁看了也挑不出毛病。缺点是一看就是复制粘贴的,看起来诚意不足。

500

2、精心准备型:这种一般是单对单精心录制,诚意是足了,但缺点就是制作成本太高,搜肠刮肚想词不说,一次还只能发一条。

500

3、模板定制型:难度介于前两者中间,一般是用彩铃定制,但客制化程度低,总觉得差点味道。

但今年不同,你也许会收到,艾泽拉斯大陆伊利丹和兽人部落送上的年夜饭祝福。

500

血精灵吃着火锅露出大牙,拿着二锅头给你敬酒。

500

大熊猫一家穿着花棉袄贴春联。

500

符合新年氛围的纯ai视频,也可以随意批量制作用作祝福。

500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ai生成的视频么,早不新鲜了。

这么说恰如其分。

但和上一代只能换脸的这个拜年祝福ai不同。

在ai产品的快速更迭下,我发现这些祝福视频有一些明显共同点:

使用门槛低,使用成本低,制作速度快至10秒,客制化程度巨幅提升。

这是以前做个简单换脸祝福视频还要等两个小时的时代不敢想象的。

500

而且这类祝福内容被投放到短视频平台后,没有类似“晚清民众害怕相机摄魂”的惶恐,而是获得了广大群众一致认可。

面对AI制作的新年祝福,刷到的人在评论区纷纷送上了祝福。

500

他们或许分不清这是不是AI的祝福,但依然从冰冷的数字模拟中收获了真挚的情感。

500

在内行人看来,这些评论或许毫无营养,可能这些用户不都知道是哪个软件做的。

500

但我要说的是,AI生成的视频受众从前沿创作者终于到了普罗大众。

所以我觉得25年应该可以算作是,人们可以极低成本客制化祝福内容的时代,主打完全使用自然语言定义ai视频。AI从概念到商业化的落地在又一领域得到实现。

AI来到了祝福时代?

上文提到,这个时代的第一个显著特点是:

客制化程度高,生成速度快。

你想要什么样形式的祝福,你自己提示,2分钟就可以给你生成个差不多的。

甭管是什么华北狠人、九五至尊、废土枭雄、到蛇年了,麻溜给兄弟拜年去。

500

黑帮老大丢进ai的滚筒,轱辘一圈出来,就变成了送钞票的靳东。

500

再稍加修饰,就做了条简单的祝福视频。

500

乾隆爷也不例外,不用再考状元了,直接变财神发钱。

500

500

甚至你想,让荒坂三郎唱恭喜发财也可以。齐天大圣给你举祝福语也不是问题。

500

而且不光是这些场景化的内容,曾经在电视上见到的新年特有符号,都可以用来做成祝福视频的素材。

500

500

可以说和以前僵硬的换头视频比,更好玩了。同时在生成速度上,也有极大提高。

上述这些内容,生成时间都没超过1分钟,你拿朋友照片替换下素材,一上午够发几百条的。而且学习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第二个显著特点:

使用门槛低,使用成本低。

500

ai初来时代是什么样的?

当时人们苦于没有合适的渠道玩ai,别说用ai做祝福了,连啥是ai都没搞懂。

彼时的图片和视频生成,不光需要美刀付费,还得会英语、会科学上网,学习本非常高。可选的网站也就midjourney等。

500

但随着模型开源后,国内外厂商卷生卷死。光是叫得上名字的ai视频生成软件就有这么多,还不算多如繁星的短视频小程序和网页等等。

500

支付方式上,现在想做这种视频,看广告、登录白嫖积分就行,根本不用花钱,而且三步搞定,什么软件都能鼓捣差不多。

所以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初步试水,有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

500

所以大家也看到了,今年类似的生成祝福视频不断在短视频平台出现。而且非常平民化。因为你点开这些制作者的头像,可以发现它们既不是什么机构精英,也不是前沿潮人,更多是宝妈,普通行业从业者。

500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ai视频平台,祝福类生成式内容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且跟以前生成的文字像鬼画符一样比,现在的作品已经可以生成清晰的文字了。

500

从卖矿泉水的到卖保险的,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可以快速的掌握ai祝福内容的制作。

500

这类视频,全都是用户自发制作的,所以理论上一个掌握基础知识的普通人可以很快就学会。你只需要知道一张图片输入进去、配点想要的春节场景、免费用就行。

500

在积累了一定的用户上传内容后,这种ai祝福已经到了分tag的阶段。

拿ai祝福举例,在某软件上,有个合集叫:宠物过大年。里边都是用宠物制作的祝福图片。

500

这种祝福ai生成的图片,几乎可以做到以假乱真。

500

以此可见,AI的落地速度远比人想象的快。

那这种极低成本客制化祝福内容的时代,和谁对比得来的呢?当然是我们新年祝福的上一个纪元。

大家回想一下,以前过春节,或者送祝福,发啥呢?

500

从最早的图文时代说起,以前是一到过年就发祝福短信, 相比大家还记得,因为过年短信太多,0点发的短信,早上起床才收到。

重庆的王女士过年期间收到100多条短信,手机干死机了。

500

含蓄些的,不愿意敲字的,就搞一张贺卡发到邮箱里,等主人在某个时候打开。

500

自从有了微信以后,短信祝福逐渐被取代,祝福就是到处复制粘贴,一键转发。

后来互联网时代初见端倪,早期网红没有今天卖货等便捷的变现渠道,也接起了祝福视频。

从万八千才能请到的德高望重老艺术家,再到88元即可私人订制祝福的草莽网红。加三十可以发射AK的非洲老哥等等。

500

恍惚之间,祝福已经来到了AI的版本,而ai应用到祝福,其实反应的是ai实用化的进程。

AI——从概念到普遍

这个实用化的进程,就像以前大家用微信红包促进了电子支付的普及。我认为AI祝福促进了大家学会使用AI。

AI从一个概念,历经被人们熟知,再到现在的渴望学习如何使用,其实跟电子支付,刷脸支付非常类似。

从数据端表现来看。PixVerse的累计用户已超1,200万,月活跃用户数近600万。

500

快手旗下的可灵累计用户超过600万,累计生成超6,500万个视频、1.75亿张图片,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人民币。

说到PixVerse,这个名字确实比较陌生,但它家今年爆款的秒变肌肉男效果,你一定看过。

500

500

现在的AI,已经进步到了提供大量预设好的模版,直接输入图片就行,语言上全部支持中文自然语言输入。

500

所以只要找到大量渲染好的效果,直接一键替换就行,10秒出视频。你不需要懂什么ai的原理,开源不开源,会输入网址就行。

500

今年的一键生成肯豆风同样如此,只需要点开特效,输入一张自己的照片。

500

想起以前摸索AI生成时,需要嵌入指定的英文提示词,固定短语,学习指定风格的艰辛,如今的AI确实有了被大家接受的条件。

500

那人们喜欢这些AI生成的祝福或者其他内容吗?

目前来看是喜欢的。

在浏览了这么多ai制作的视频后,我发现人们对ai类的视频是一种纯粹的好玩儿态度。

500

评论区对ai生成技术已经见怪不怪。任何人都能制作同款。

500

当一项技术被所有人遗忘,那说明它是真正进入了生活。

以往我们想搞一套写真,需要高昂的费用,摄影师、影楼。再加上漫长的等待。现在拍出同款肯豆风,直接换脸就行,制作时间不超过1分钟。

包括秒变肌肉男,打架等ai。两个人接吻,其实都是今年出现的。

以前的ai更像是传说。现在被用于日常的祝福,

以前大家都吐槽生肖吉祥物长得丑,猴赛雷吓人。OK,我看它在电视上乱窜,无可奈何。

500

现在吉祥物长什么样自己说了算,想咋生成咋生成。

500

以前朋友说喜欢看美国精神病人,觉得男主癫狂如烈火,找不到合适的祝福送他。那现在摘出一段换个脸,整点新年祝福的花边,也算让兄弟当了回西格玛男人。

500

你问我AI有啥意义,那我想大概是人人都有了制作自己感兴趣内容的能力。在AI那里,可不存在什么审美差异、信息茧房。年龄、地域、语言的界限被不断突破、只要想象力够丰富,每个人都能生成专属自己的内容空间。

500

而回望AI创始之初的模样,你会发现从概念空谈,到现在商业化的道路越走越远,唯一不变的,是AI确实实现了初次诞生时“影响全人类”的承诺。 而且使用门槛和费用降低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AI的存在。

经历这次AI祝福时代的席卷,不知道传统的祝福形式何去何从,不过倒也不需要搞出过去的祝福都是时代弃民的感觉。归根到底,任何形式发出的电波都会消逝,而我们对彼此的祝福永远在名为记忆的介质中飞行。

有了AI祝福,大家有了另一种祝福方式挺好的。

农历2024年就要过去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