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养育孩子 慢就是快 何不静待花开
很开心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育儿的话题,我从事儿童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已经有十五年了,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老二到了狗都嫌的年龄。我来自海淀,所以,我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海淀鸡娃老母。我们的育儿好像越来越难了,都觉得孩子好难带,父母好难当,我们是不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太焦虑,太急功近利了,我们有可能是迄今为止,史上最焦虑的父母。
我们的焦虑到底是什么,我们好像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孩子慢慢成长;我们没有这么多耐心,我们也没有信心,相信我们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去克服;我们更没有共情、同理心,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他的世界。
所以,我们看不得孩子慢,我们说他们拖拉、磨蹭,看不得孩子闲,我们说他耽误时间,更看不得他们玩,觉得他们浪费生命,近些年来有一句口号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它变成了当今最恶毒的标语。
连我们的胎儿都要开始参与赛跑,他必须要在妈妈的肚子里听莫扎特的音乐,他还要跟没有见面的妈妈一起做有氧运动,甚至还要隔着羊水听妈妈念英文单词。当他出生了以后,他就更累了,所以好多孩子还没有跑,就已经累死在或者叫累倒在起跑线上了。
一个八岁的小孩,他是被医院诊断为抽动症,这个孩子的主要带养人是妈妈和姥爷,妈妈是一个企业的高管,姥爷是一名大学教授,他们两个人自从知道生命降临以后,就定好了目标,清华大学。于是他们就开始,认真的安排每一天的生活,不能浪费一分一秒,这个孩子没有童年,没有玩 、有休息,等孩子上到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出现了这种抽动的现象。
有一天他很难过,他跟妈妈说,妈妈我头疼、我肚子疼,我不想上学,能请个假吗,妈妈说,你不要给我装病,你知不知道,为了你上学我付出了多少,这是全市最好的学校,这孩子就去上学了。很快这个孩子就出现了,非常难以控制的抽动现象,后来在学校里头被嘲笑、被模仿,学校就建议他要去看病,直到这个时候,妈妈才发现孩子生病了。
很多时候,孩子会用生病来保护自己,然后让自己免得被焦虑打倒,可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放过孩子,这个故事,我特别能够感触到,是我们在拔苗助长,对吧。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去看见,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把他当做了一个机器,我们训练他做什么,他就应该可以做什么,我们期待他达到什么程度,他们就能达到什么程度,但事实上 拔苗助长,苗一定枯萎,两败俱伤。
所以教育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我们其实很容易观察到,孩子在身体上发育的这些特点。比如说,当过妈妈的一定都知道,我们有个顺口溜叫做二抬、三翻、六坐、八爬、十二走,我们的身体发展是很有规律的,只不过有些时候孩子走的晚一点,有些孩子走的早一点。可事实上,即使这样,我们很多家长也会着急,因为我们会说他们家都会走了,我们家怎么还在爬。
我告诉大家,爬是生理发展中的,标志性的一种里程碑,如果这个孩子爬得不好,他走路、跑步都会摔跤,所以,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总结我们课题组,这二十多年来的研究,也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心理上的研究规律、发展规律,因为绝大多数的父母,其实并不太了解,孩子心里到底要什么。
0~3岁,他是身体和大脑都在快速发展,是人第一个发展最快的阶段,大家知道吗,这个孩子三岁的时候,他的大脑的脑重,已经达到了成人脑重的85%,这个脑袋里可不是水。所以,大家要知道是通过什么来长脑子,是通过经验,是通过试误,是通过探索,是通过体验,如果没有这些,他的大脑就不会发展出更多的神经突触,而这些神经突触,才是让他变得更聪明的,最好的方法。
3~6岁,我们的精细水平开始发展,什么叫做精细动作,就是我们手上的动作,我们手上的神经,在我们大脑前额叶的皮质,投射的面积是最大的,我们大脑前额叶皮质管的是什么呢,管的是我们的计划,管的是我们的学习,管的是我们的控制,管的是我们的监测。
所以,你要想让一个孩子变得更有理,更懂理,更懂规则,实际上是要激活他的大脑前额叶皮层,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是要让他动手,精细动作可以帮助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这个时候,当我们帮他建立了身体上各个方面的自我控制的能力的时候,他就形成了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这是成功人士,七大成功品质中的一个,叫做自我控制的能力。
接下来,来到了小学,我们拿着小鞭子在后面赶他6~12岁身体和智力,开始稳步发展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看见的就是学习的成绩,这个阶段其实我们要帮孩子,培养的是动力系统,我们在6~12岁,可能要通过帮助孩子,养成一些学习的习惯,帮助他们培养一些学习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坚信,他们可以有更美好的学习的未来。
接下来,我们就要走到最令人头疼的青春期了,实际上我想问问在座,大家是不是都觉得自己的青春期,过得没有那么激烈,现在为什么孩子的青春期,过得这么鸡飞狗跳的呢,我们可能太不懂他们了,我们太着急了,因为一上到青春期初中和高中压力特别大。
我女儿现在上到青春期,我经常会发现她跟变了一个人一样,早晨起来的时候跟我说,妈妈我好丑、我好黑、我好难过,说一大堆她很糟糕的话,到了晚上又满血复活的跟我说,妈妈没关系,我觉得我是天下第一,总能处在她的情绪的巅峰,和低谷之间去徘徊,时间久了我也适应了。
这个年龄阶段是最需要心理营养的,可往往都被我们的家长忽视了,因为我们只看见了成绩,但是如果你要给孩子储备一套系统,让他可以看见希望,我相信一切都可以解决,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孩子满足的是什么,叫做心理的自我认同,而在青春期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放权,让他拥有自主的感受,让他拥有归属的感受,让他拥有连接的感受。
所以,你知道到了初中的时候,他的同伴对他的影响会远远胜于父母,所以我想告诉在座的父母,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只有12岁,12岁之后他就不该归你管了,如果他还归你管,你们俩的关系可能就出问题了。
渐行渐远的亲子教育,需要我们培养孩子的自主感,这非常重要,我刚才有跟大家说,其实我们让孩子去选择,他今天穿什么衣服,都会激活他的大脑前额叶皮层,有些东西,你不用去天天跟他讲,你要做什么,如果能让他自己拥有这样的动机,是不是你就不会那么辛苦,不会那么焦虑了。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调查蓝皮书》中,发现孩子活得好不快乐,小学生10%多的抑郁情况,高中生已经达到了40%的抑郁情况,我们的孩子一点儿都不幸福,我想说我们的孩子出问题了,我们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成功的把孩子变成了病人,所以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可能真的要想想这个问题,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是不是太快了 让我们变得那么急功近利,让孩子错失了很多更重要的童年,所以我想说,如果我们慢下来会怎么样,《道德经》有句话叫做反者道之动,什么意思,如果我们想要让一个事情变得更快,我们恐怕要从慢做起,而且当它更快的时候,就不要再快了,因为它会朝它的反方向发展,变得更慢,教育我相信尤其如此。
我其实以前也是个急脾气,所以其实想说的,我是从什么时候真正慢下来的,疫情的时候,你看我疫情的时候,因为小区经常被封,所以在家里没事干,就开始琢磨大事了是吧,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学做饭。
这个叫站桩,我开始练功,我开始抄经,我开始读书,我开始带娃,就是当我慢下来的时候,我们家的孩子们也好,老人们也好,包括我老公都举双手赞成,说这妈妈长大了。对,长大了,我自己感受特别明确。
我儿子作文不好,他的不好是我预料到的,所以我已经觉得我肯定不能着急,因为作文这件事情确实着急不得,但真的没想到超出了我的预料,它更糟糕。老师们给我经常打电话的时候就说,这个可乐的作文妈妈要多用心,我觉得我已经很用心了,还是没有帮他有太多提高。
那天我们俩写作文的时候,他前面还都很认真的在跟我在讨论,突然间他拿了个放大镜贴在我脸上,然后他说,妈妈你长得太可怕了,于是他笑了五分钟。我看着表 我当时在想你笑吧,我看看我能容忍几分钟,容忍了五分钟之后他停下来,突然说 妈妈我知道这段怎么写了,我当时挺吃惊的,我觉得孺子可教也,是吧。
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慢一点,真的不是坏事儿,当你慢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自己可能获得了,更多的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愿意去探索,当他自己成功了以后,比我给他的成功会更让他兴奋。
想起了这首诗,叫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这是我年轻的时候的照片,看上去母慈子孝对不对,但其实也曾经一地鸡毛。所以,我相信每一个家庭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但是没有关系,当我发现我能静下来,我能慢下来的时候,我的温柔便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我的等待也变成了最大的动力。
疫情之后我就在想,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我的感受,我确实从中获益,最重要的是我觉得让自己慢下来,是需要练习,是需要环境的,我们在原有的家庭里头,很难找到这样的一个契机,比如说 如果妈妈愿意慢下来,爸爸着急的不行,恐怕也很难做到,所以我创办了一个亲子营,取名叫罗博营。
罗博营的初衷是什么,你看它也是萝卜是吧,萝卜的谐音,就是要让大家身体健康,同时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什么来着,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想让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坑,所以创办罗博营的时候,我们的理念就是慢下来。在暑假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去那拉提草原,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坐在草地上去看牛儿慢慢吃草,夜晚仰望星空。
图片中有一对父子俩,他们俩曾经有很深的矛盾,儿子老觉得爸爸做得不够好,老批评他,那天他们两个人坐在草原上,安安静静地聊了三个小时,回来以后都很开心,我们想把时光还给孩子,无论是在草原湖泊 还是在海边沙漠,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可以沉浸式的享受自己的生活。
这是我们在所有的营期里头,必须要有的部分,一部分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为了让我们的父母看见孩子,你知道在家庭,如果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变,我们的生活事件不变,父母们不太看得见孩子有不一样的地方,很难发现他们的美好,所以我们会在情绪的小游戏,我们会在沟通的游戏中,不断的让爸爸妈妈,去看见你的孩子,内心到底想要点什么。
这个孩子十七岁高一,爸爸妈妈找到我的时候,孩子已经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我跟父母说,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是,放下心来放慢节奏,重养一遍这个孩子吧,就把他当做一个小孩儿慢慢关照。
这个孩子一直跟着我们的营四期,从最早的新疆营跟到最后的大连营,四期以后他变了,他开始说,他开始笑,他开始跟我们讨论一些他的想法,他开始告诉我他未来想做什么,这是我们在第四期营的时候,有一个祈福的活动,你看这是他写的,他说希望我爱的人永远开心,我永远顺遂,永远健康,永远自由,我相信当一个生命有希望的时候,它就一定能够绽放的更美妙。今年九月份开学的时候,他的妈妈告诉我们孩子复学了,我们特别开心,我们团队的人也非常开心。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可以变化,我们的父母也可以改变,是因为如阳明先生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本自具足,不必外求,为什么我们不再看到自己具足的本性,也许是因为我们过于焦虑,掩蔽了我们原先最好的明德,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在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大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只需要去明亮我们的明德就够了。
所以我想用《礼记·大学》的开篇,跟大家去聊一个话题,就是怎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孩子,让我们变得更有信心,更有耐心,更有同理心,也更能够自在的去育儿。知止而后有定,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当我们了解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我们就会变得不那么焦虑,我们能慢慢的慢下来。安定内心,心安是每个人成长,必须要去学到的一项本事,定而后能静,当我们安定下来,我们就不会被纷扰的外在的诱惑所扰乱,我们能够安静地看见我们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安定下来,我们就能静下来,我们才能够去三思而后行,所以生活是什么,教育是什么,我一直相信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不着急也别太紧,也别太松,生活就是这样的,它是有一定的频率和节奏的,所以不要总是跑到孩子的前面,我们要学会跟着他慢慢来,你知道跟着孩子在一起享受他成长的时光,同样也是养好自己的过程。
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 家和万事兴,可是你知道万事兴的前提是子安,孩子安宁,子安的前提是母静,如果我们的母亲不躁动 不焦虑 不烦躁,我们的孩子必然会安定安宁,而母静的前提是父爱,一个家一个孩子的成长 它是一个系统,它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是我的第六本书,《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的女儿五岁的时候,曾经带着我两岁的儿子,还不太会说话,走到我跟前跟我说,妈妈你知道为什么你成为了我的妈妈吗,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天上看了很久,看见你觉得你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妈妈,因为你长得很好,因为你像一个好妈妈的样子,所以我们就钻到了你的肚子里。你看孩子天生就会相面,我儿子什么都不懂,还跟着嗯嗯 就是这个事。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很感恩他们来到我的生命里,他们让我看见了更好的自己,我也期望我有这样的智慧,看见他们的独一无二,我更希望我有勇气,能够让他们成为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人。越是独一无二的人,我相信越是不会被AI代替,越是独一无二的人,越能活出自己的生命,所以,不要担心你的孩子跟别人不一样,也许正是他的不一样,才真正成就了他自己。
我特别喜欢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叫做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句话告诉我们,每朵花都有它的颜色,都有它的形状,都有它的花期,都有它不一样的地方,哪怕它很小,它也会招来喜欢的目光。所以我们要慢慢养我们的孩子,你知道慢养,才会能够让孩子真正的找到自己,所以慢工出细活儿,功到自然成,养育孩子,在我看来慢就是快。
投票主题:您觉得孩子应该快养 还是慢养呢?
- 快
- 慢
- 因人而异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