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的“动物庄园”
世人皆感叹,《易经》是一本枯燥的读物,读之如同嚼干巴巴的树根。然而,多读几遍之后,我发现《易经》竟是一部那么有趣的作品,不输古印度的智慧之书《五卷书》。毫不谦虚地说,创作时代早得多的《易经》比这部古印度的子弟规式的教科书还要更有趣,作者在这里头也藏了一个偌大的“动物庄园”。
五卷书,内插画
不论是《五卷书》,还是《易经》,古人在动物身上发现了许多象征性的品质,这主要存在于人类自己的头脑或思想中,也常常是人类给自己安排的一个个模拟符号。
龙马开卦
读《易经》有个不成文的惯例,要一对一对地读。所以,读《易经》开卦,就要读头两卦,即乾卦和坤卦。
乾卦为《易经》首卦,重乾(下卦是乾,上卦也是乾),六爻皆阳,古人称之纯阳。首卦是如此别出心裁,器宇不凡,它安排了神奇动物——龙隆重登场。它以龙为象,代表天。六爻,从下到上,全讲龙,从潜伏深渊到上出重宵,一部接一步。六条龙撑起了一个盛大的场面。坤卦为第二卦,重阴,纯阴之卦,它以母马为象,代表地。
《易经》讲天地阴阳,是以这两卦为门户和关键。龙在天上飞,马在地上跑,一龙一马,一阳一阴,管着所有卦。龙马精神开了卦,作者如此安排有何深意?
网络图片,以下同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开篇即一语道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易经》是用来替人占卜,预测未来与吉凶的。未来不可见,却令人无限神往,龙这种神奇动物在现实中不可见,同样也令人好奇。不论《易经》有多玄奥——其实这一点压根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局安排了神龙,则预示着会有灵验。正如开卦之辞的“广告”说得好:“元亨,利贞。”即是大声宣布,有如此卦“最通神明,利于占卜”。
我一直觉得,乾卦中的六条龙皆为马,自命不凡的年轻公马。起初,它因渺小而被忽视,不是什麽都不做(勿用),而是什麽都做不了;等到它长大一点,就敢跑到田野中晃荡,以为这样就利于被有很多田产的大人物们看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可惜,没有用,它还未成熟,时机也还未成熟,再说了,千里马常有,伯乐难求。等待不能脱困,不成熟是可耻的,君子当知耻而后勇,自强不息起来,“朝乾夕惕”。辛苦磨练,对身体损伤很大,却也没啥大碍,年轻嘛,就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本钱。再次试水(或跃在渊);再次,无果,但是不妨(无咎),年轻就是有不怕失败的本钱。有一天,它飞奔起来了(飞龙在天),引起了大人物的注目。一不留神,得意忘形,飞得太高(亢龙),难免做出一些让人后悔的蠢事,需要引以为戒。总之,“见群龙无首”,犯错之后还有机会,真乃吉人天象。
白马非马
这是一匹什麽马?是黑马,是白马?也许在我们现在的世界观中,黑马,白马,能拉磨的就是好马!然而,《易经》的世界是戴着有色眼镜的世界,挑剔的世界,一匹好马的标准之一,其色应是白色。“白马非马”,这有没有让你记起那白龙马来。
我们在《易经》第二十二卦“贲卦”中就见到了这么一匹英俊不凡的白马。此卦讲的是迎亲。它强调的是整个仪式要体体面面、漂漂亮亮,新郎倌要浑身上下捯饬打扮(没提新娘是否也要如此),车马仪仗以白色为主。这里的新郎倌,活脱脱就是欧洲童话里的“白马王子”。
中国国画大师徐悲鸿是画马大师,可是在他奔腾的笔墨之下鲜见白马。让我有幸一睹白马风采的,却是在法国19世纪女画家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的传世之作《马市》。这幅现珍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巨作(长5米高2.5米),从中我仿佛能听到马儿的嘶鸣声,以及那些健壮男儿们的欢谈和笑语。
马市,罗莎·博纳尔,1852
动物的颜色,都是人给上的。《礼记-檀弓上》有夏人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之说。所谓尚某色,只是更偏爱某色,并不是说只用某色,不用其他色。黑、白、红是三种最强烈的对比色,常被用于婚礼。俗话说:“男要俏,一身皂(黑色);女要俏,一身孝(白色)”。西方婚礼,男尚黑,女尚白,很符合《易经》的标准。但中国晚近风俗是丧事尚白,喜事尚红。这除了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礼俗的变迁之外,还有“世界大同”曾经或许存在过。
为畜不易
《易经》中的神龙只是灵光一见,而马有十一见,猪十见,牛八见,羊五见,有提到过鸡,传统的“六畜”兴旺唯独缺狗。难不成,古人画犬不成反成龙。犬的身子细细长,那龙不就是“细狗”。是马是犬分不清,也许没那么重要,反正出来效命的都叫犬马。只不过,牛马多用来拉车干活,命苦,而狗多用来受宠,命好。若要改命,得去问天。
《易经》第二十六卦名曰“大畜”,此卦下乾上艮,是专门讲养大牲口的。先讲养马。马这种动物,胆量很小,一惊一乍,如果不加调驯,一旦受惊,狂奔乱跑,会把车子颠坏,把人摔下来,所以必须驯化。
被驯化的马似乎就能变得温顺善良多了。说到这,不禁想起乌尔善导演的电影《封神》第一部的开场。为防战马受前方战壕火海的惊扰,战斗经验丰富的商纣王(此时仍是个王子)命众将士先把战马蒙上眼罩再冲锋陷阵。将士与自己的战马朝夕相处,已经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人眼即可代替马眼,这时人有多大胆即马有多大胆。于是,我又好奇,这是否即是西方神话中人头马形象的由来呢。
然后讲养牛。牛的特点,是脾气太倔,急了,会拿角乱撞。为了防止它撞坏角,就得在它的角上架横木,好像罪犯在手上戴手铐。最后讲养猪。古时候,家养的猪仍长有獠牙,为了防止它撞坏牙——牙口坏了,胃口就不好,影响育肥——于是就得把它的睾丸劁掉。猪遭此一劫,其雄性激素过于旺盛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这就是“大畜”,养牲口是门大学问。《易经》的作者是话里有话,用人也是门大学问。人养人,让人当牛做马,也要调教和训练。人类早期的文明社会,就是拿人当畜生,养牲口的经验就可以推而广之,至今断不了这一劣根,为畜不易。
小猪快跑
有养大猪,还有养小猪,第三十三卦“遯卦”是也。遯,从豚,字面含义就是猪跑了。此卦下艮上乾。艮是止,下卦讲捆小猪,强调止;乾是健,上卦讲小猪胖,强调健。小猪特健,有劲儿,揪尾巴可揪不住,得拿牛皮绳捆它的脚。捆小猪,是防止它跑了。跑了,可就没肉吃了。
此卦爻辞,遯字五见,只有作豚才说得通。此卦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把捆小猪与畜奴婢并说:猪,捆起来,如果生病,就糟了,但奴婢(臣、妾)不一样,圈起来养,挺好(吉);第二,猪有君子之相,即古人说的上等人,以肥、白为美,越白越胖越可爱。
小猪在古代是大有用处的,此物有三用:食品、祭品、礼品。古人喜欢肥猪,俗话说,好豚不如嘉豚(漂亮猪),嘉豚不如肥豚,越肥越好。在古代,士相见,豚是最长脸的见面礼,如阳货见孔子,就是拿小猪当的见面礼(见《论语-阳货》)。
老虎当家
伴君如伴虎。《易经》第十“履卦”对此俗语算是给了个相当生动的注解。此卦爻辞中有一专用名词——“大君”,是“大人君子”的缩略语。古代称君子的,皆是贵族子弟,如首卦里像龙一样矫健的“君子”就是此类。君子未必居官有禄,而大人是取得爵禄之人,其地位比君子高。所以,大君就是大人和君子们的领袖,一国之主,一军之帅。
卦辞曰“履虎尾”,什麽意思?请看此卦阴爻三的爻辞,大意是,军人(武人)为大人君子效力,一旦踏上行军征途,却像踩着老虎尾巴,随时都可能被老虎吃掉,所以前途凶得很。可见,在《易经》的“动物庄园”里有大君这样的大老虎在当家。
卦辞曰“履虎尾,不咥人,亨”,意思是“如果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不吃人,那是神明保佑,大吉利”。咥(dié),是啮咬吞噬的意思,今晋、陕方言称吃为咥。
西彦云,“愤怒的老虎,比驯顺的马更有智慧。”我们都以为,愤怒使人弱智,没想到西方人看问题看得更胜一筹。如此说来,老虎一旦“虎视眈眈”,极大可能是大事不好。老虎收到坏消息的刺激,就会吃人,不知谁会是那个倒霉蛋。于是,揣摩老虎的心思顺理成章地就成了一桩大事。《易经》早有准备,即第二十七卦“颐卦”。
“颐卦”卦辞曰:“贞吉。观颐,自求口实。”此卦未卜先知,一来就先说占卜结果,是吉。什麽意思?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只要看看他(老虎)的腮帮子,就能猜出他嘴里含着什麽。换作今日大白话说,学会看领导脸色行事,保准福禄享之不尽。不错,此卦正是“动物庄园”里的一门相术,相的是兽面人心。
《易经》谈相术的,独此一卦,且语多艰涩。相术这门技术活搁在哪个朝代都是地下学术,不能直白于人,也非人人能参透。不然,老虎就时刻有身陷于“是纸做的”危险。不跑的猪,也有假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