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什么要吞并格陵兰与加拿大,是为放弃霸权做准备!!

美国对加拿大的的态度,纵观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945年以前,美国一直有想要侵略加拿大的计划。

一直有想要侵略加拿大的计划,比如美国曾在1812年侵略加拿大,最后惨败,被英国火烧白宫。

一百年后,在1927年,美国草拟了《红色战争计划》,这曾是美国最大的军事机密之一。此计划是由美国陆军于1927开始草拟,于1930年由美国战争部长和美国海军部长批准通过,并于1934年至1935年期间作出修改。该计划就是入侵加拿大的作战方案,最后因为二战爆发而终止。

而1945年以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北约建立,美国也就没有这个意向了。

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945年以前,美国一直有入侵加拿大的计划,而且也曾经实施过。原因在于1945年以前,世界秩序归英法控制,美国属于一个新兴的,但却不得不屈从于英法秩序的强国。美国在英法秩序中获利有限,一直有取而代之的诉求欲望。

这一点和德国,日本是一样的。德国日本也是英法秩序下的新兴强国,在英法秩序中获利有限,一直想要取而代之。

但是三国的行为完全不同,德日是小国,本国资源与市场都有限,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的需求与欲望非常强烈,所以最终组成了轴心国,二战开打。

而美国本来就是个非常庞大的国家,本国资源与市场非常巨大,依靠自身的内生动力足以进行内循环发展,所以对争夺霸权的需求不迫切。

但美国需求不迫切不等于这个需求不存在,《红色战争计划》就是这种需求的反应。

德日像英法秩序宣战,首先干的都是近邻国家,德国是捷克奥地利,日本是中国,美国就是加拿大了。

二战以后,英法秩序崩溃,由美国接管,世界都是美国的了,英法都成美国小弟了,自然没有这个必要了。

回顾历史的意义在于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就是当一个国家身份完全不同的时候,看待其他事务的视角也会完全不同。当美国的身份是挑战者,他想吞并加拿大。而美国变成主导者了,这个诉求就消失了。

今天同理,而现在懂王要再次吧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巴拿马运河提出来,很多人感觉莫名其妙。但是如果你想明白这是美国要为放弃世界霸权做准备,也就是美国想要转变自身的身份了,是不是一切都合理了?

美国是世界霸主,世界霸主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美国也为这个霸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大代价就是去工业化,以及美国白人的底层化。懂王认为美国继续承担霸权获得的收益已经低于霸权的成本了,就想要放弃霸权,在全世界收缩。

从全世界收缩,自然是要收缩回北美,所以在收缩之前,自然要给自己铺好后路,就像慈禧要给同治放权之前大兴土木修颐和园,是在给自己找后路。

这个后路就是加拿大,格陵兰,巴拿马运河。也就是说就算我不是世界霸主了,但是北美洲这一亩三分地我还是要完全控制住的。格陵兰虽然是丹麦领土,但是在地理上是北美的领土。

500

而巴拿马运河更是南北美的分界线。这样,北边拿下格陵兰,敌人无法从北边进攻北美。

南边控制住巴拿马运河,南美洲的敌人也无法进入北美,等于整个北美的地缘安全就完全被美国控制住了。

外面的事情再混乱,什么中东乱局,俄欧冲突,台海危机即便搞到天上去了,美国的安全依然稳如泰山。

这和特朗普当年的边境墙的思路一脉相承,当年懂王要在美国墨西哥边境修墙,现在只不过要把墙扩大到整个北美。北边的墙在格陵兰,南边的墙在巴拿马。想要进入美国,在北边你得先过格陵兰这一关,南边你得先过巴拿马这一关。

类似于今天的小区,80年代,居民楼没有单元门,只有各个住家自己的门。9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住宅楼单元防盗门。2000年以后,陆续出现了小区,有了小区的园区门。门越多,是不是防贼效果就会越好?

美墨边境防不住非法移民,那就在巴拿马再修一道,是不是就能好不少。

另一方面,拿下加拿大格陵兰也可以解决懂王一直非常头疼的问题。

这些年懂王一直在说退出北约退出北约,他要退出北约的原因就是上面说的,他希望美国全球收缩。但是美国民主党以及共和党建制派不希望啊,因为惧怕特朗普卷土重来,拜登任内特意推出了一项法案,就是必须国会投票超过三分之二才能退出北约,退出北约的难度被提升到和修宪一个高度,懂王目前即便三权合一,也做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强行吞并加拿大与格陵兰,等于直接背刺盟友,对北约盟友开战。北约一秒钟就崩溃了,你不让我退出北约,我就毁掉北约。

这样,既可以毁掉北约,让美国在俄乌这些问题上彻底抽身,也可以达到上面所说的完全控制美洲的目的。懂王有大智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