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着不应该是反对某个课程设置的理由

【本文由“印加节度使”推荐,来自《AI时代了,还需要学英语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无敌大花花
  • 而且讲道理除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些科目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也用不了多少,但就没人争论为什么可以不用学数学,不用学物理。

    讲真的,英语或者其他外语科目和这些都没本质区别,现在学了都是为未来发展打基础,为现代生活做准备。一个化学小实验可以蒙骗没好好上学的美国人,但骗不了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加高中和大学知识洗礼的中国青年,这就是这些没用科目的作用。

    再比如政治,以马哲为代表政治课可以说是普通人最用不到的科目,但却是整个现代中国共识的基础,没这些的结果就是现在的叙利亚,随便一点谣言就能把国家搞崩溃。

    所以讲真的,现在学校科目的设置都有背后的理论基础,特别是中小学,这些与其说是区别人才,不如说大学之前的教育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准入证明,是在信息社会生存的护身符。

你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但那些反对的人不会考虑你说的那些。

中学的课程设置,从来不是高中毕业之后可以用到哪些在学校学的东西,而是为以后学习各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打基础。开发智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培养提高两种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不管做什么从事什么职业,这两样都不能少。中国的教育之所以牛逼,恰恰是因为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从上述方面出发教育培养孩子们。

是的,中国教育就是很牛逼。时代不一样了,需要换个眼光看待很多事。快乐教育?那是忽悠人的。人类自幼儿园之后就不再有快乐教育了。任何学习过程都充满了艰辛,枯燥乏味,因为任何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必须经过大量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

用不着不应该是反对某个课程设置的理由。这里隐含了两个逻辑表达是:第一个,将来用不着,是不是可以不学了?第二个,若不是那些不合理设置,我本来可以学得更好。其实,任何社会任何教育体系任何课程设置,都会有聪明人和笨人,都少数人考九十分,极少数人考一百分,大量的人六七十分。那些抱怨课程设置的话,你不会从考九十分和一百分的学生嘴里听到。不管怎么改,成绩都大致呈现正态分布:很好的和很差的都是少数,大多数普普通通马马虎虎。说一句不该说的,对课程设置说三道四的,在学校的时候从来不是好学生。

至于到了AI时代,道理更简单。AI的出现确实可以让人做更多的事并且效率更高,但它不应该成为人不再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由。其实,AI可以让聪明人更聪明,笨人更笨,而不是相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