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读初中、高中,只有课本,没有辅导材料
【本文来自《征订教辅就看哪本回扣多,教辅缘何变“教腐”?》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记得,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读初中、高中,只有课本,没有辅导材料,且当时初中、高中均只有2年,读初中、高一时,还要在学校的学农基地劳动、捡牛粪屎、捡桐子、茶子,高中复读一年考上大学,还没满18岁。
当时,上初中,从家里到学校,近7公里山路,读跑学,每天来回走路,只要有书读,就无比快乐;
上高中时,学校离家10多公里,每周到家里背米和菜一次,只要有书读,就无比快乐。
专心致志,忘我学习,如饥思渴。
现在读书,小学、初中、高中,课本本来就多,还加上辅导材料,不知肉体凡胎的学生们,能不能真正的记忆理解、融会贯通?或者,能真正的记忆理解、融会贯通的占多少比例?
如果学生中只有很少很少高智能学生才能真正的记忆理解、融会贯通,那么,弄那么多课本、弄那么多辅导材料,看都看不完,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素质,有什么实际作用呢?
难怪,高考完了,一些学生将所有的课本、辅导材料全扔了。
课本太多,辅导材料太多,知识的数量太多,超过了绝大多数学生记忆理解、融会贯通的能力程度,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都是半知半解,或无知无解,哪有什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