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义务教育是缓解了民众的焦虑感还是放大了民众的焦虑感?
前几天金灿荣老师发表了题为“我建议取消中考,中小学学制缩短,改为10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文章,文中建议取消中考,实行10年义务教育。个人支持取消中考,但坚决反对10年义务教育。下面说说反对的理由以及个人的看法。
义务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全民消除文盲,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社会主义的特色教育,属于民众福祉的一种。改开以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基础的学科知识却没变多少,改变的是教育的方法和接收的方式。那我提个问题:有谁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有问题,根本不是学习的料?现在孩子厌学,除了社会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模式和内容的僵化,使学习的内容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心,或者说游戏等内容对孩子好奇心的引诱远大于学习。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关于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因此也就谈不上学习上的自律。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再加上不能自律,不厌学才怪。
但孩子是真的对学习厌烦么?否也!绝大多少孩子的智力都在合理的范畴,都有好奇心,关键是如何引导,如何培养,让他们对世界的兴趣大于对游戏的兴趣。都说小的时候就是玩儿,但如何玩儿,玩儿什么能对孩子的大脑有开发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个人看法是实行12年义务教育。
小学5年,以德体美劳为教学重点,智力为辅助,因为小学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强烈的时候,这时候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勇气、毅力、抗挫折能力以及协作精神,拓展孩子了解世界的方式,可以开设攀岩、编程、形体、器乐、声乐、舞蹈、体操、拳击或武术、美术、生物自然、天文、思维训练、科学实验等相关入门内容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实操为主,将知识纳入实操中,比如可以将安全知识纳入攀岩等,智力教育以语文和数学为主,英语为辅助,语文主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数学可以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英语培养孩子的听力和口语等(留着英语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的语言,全球化的前提下即使工作中用不到,娱乐中也可能用得到)。
初中3年以文化课为主,高中4年也以文化课为主,高中四年是因为高中知识比初中知识,在深度和广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多出一年也是为了更好的学习高中知识。同时现在高二基本上都18岁了,在法定上是成人,能承担法律责任了。男孩心理成熟晚,多出成人后的一年能更好的认清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而且可以设置跳级条件,满足考核标准的可以跳级。
取消所有的职业高中、技校、职校,现有的大学优胜劣汰进行转职并购职业院校。大学就分为职业性大学和知识性大学,其中职业性大学以培养职业技能能力为主,主要培养蓝领工人,对标行业发展和企业要求;知识性大学按现有模式培养知识为主。两种大学设置互转通道,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在通过学校测验后转学。
将来VR和AR成熟后,加大VR和AR在授课方面的应用,将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按照学科分类,学生可以通过AR或VR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老师,因为不同的老师授课思维路径也不一样,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老师的也不见得一样,这样可以让孩子找到最适合的老师,老师可以找到最适合的孩子,老师也可以优胜劣汰。在应用AR或VR教学的时候利用AI采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类,尝试建立思维模型,以后就可以在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直接进行测试来确定自己的思维模式(可以用智力测试做类比来理解),这样初中就可以根据不同思维方式的孩子来配备相近思维教学的老师了。
题外话,建议继续控制人口数量,毕竟物以稀为贵,劳动力也是如此。虽然短期可能会痛,看长期看将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再严控来中移民,加大AI等智能设备的应用,将极大限度的缓解就业压力、迫使资本提升就业人口的福利待遇。就拿快递职业来说,无人快递车在个别城市已经启用了,如果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再加上驿站、仓储中心等。将极大减少物流行业就业人口数量。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幸的是,也是被AI替代最快的产业。虽然人千差万别,但社会行为模式数量却是收敛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用穷举法列出所有的可能并纳入AI,让AI来辅助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