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型国家引领的第四次能源革命
工业革命,目前是第几次?标志是什么?众说纷纭。
我还是坚持这个看法,什么AI,大数据都不是工业革命代次的最主要的标志,最主要的还是能源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在蒸汽机上,用煤烧水解决动力来源,用蒸汽机车解决物流交通,用铁甲舰和枪炮开辟市场,奴役和掠夺非工业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在内燃机上,提高了能源效率,扩展了动力应用领域。当然也就提高了对非工业国的奴役效率。
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是什么?电力?但是电力只是进一步扩展了动力应用领域,究其来源,依旧是化石能源发电。
但是应用首先在军事,舰船、坦克、飞机。由于先发国家把最好的殖民地都瓜分完了,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就直接抢夺,爆发了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开始利用核能,这倒是开辟了产出电能的新路子。各国都有一段大发展后陷于停滞,中国现在算补课。
但是核电站的安全性和核废料的处理困难,使得各国核电站达到一定比例后纷纷减慢步伐。
核电未能撑起一次独立的能源革命。
核和电两者合一,算第三次能源革命吧。
第四次能源革命起步很早,以可再生能源应用为标志,主要是水电、光电、风电。水电就不论了,由于必须有流量大、水头高的河流,不是哪里都能搞得。
光电和风电,开始于上世纪,但是度电成本始终高居不下,推广要靠“情怀”。
欧洲还恬不知耻的要搞碳税,企图从发展中国家再剥一层皮。中国当年坚持责任义务对等,坚决反对。
不过中国从大国责任出发,依然开始搞风电光电。由于中国工业化走到一个节点上,带来科技的爆发,中国的风光电的度电成本很快低于煤电,光伏度电成本已经用几分钱来衡量,接近零成本。考虑到还摸索出光伏羊,光伏药材等综合利用的创新,成本已无所谓了。
人们以为下一代理想的能源革命应该是核聚变电站,但那是“五十年以后”的事了。
其实今天的光电和风电,难道不是来自太阳的“核聚变”?
核聚变的优势是便宜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光电和风电何尝不是如此?
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次的能源革命的领导是文明型国家——东大,不会为此带来新的战争和掠夺。
新能源革命的多个龙头现在多在中国手中。
光伏风力发电,中国以过半的生产力和专利,并且不断增长,有可能“清场”,关键是技术性能领先。
美国在拒绝,欧洲在跳脚。
发电还要传输,这一点中国已经取得近乎“清场”似的领先,国际特高压输电标准由中国负责制定。
大量电能还要有市场消化,中国除了大量工业用电外,开发出了“电车”这一新的赛道。不要小看这一点,现在电车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取得增量领先,当电车在存量市场上超过50%时,需要的电量是海量的。
另一个好处是保障了能源安全。每年进口几亿吨石油,半数消耗于燃油车,其对国家安全的危险不言而喻。当电车大批量取代时,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也是不言而喻的。
这么大的新能源的电量波动和流动,需要强大的智能配电网络。西方国家虽然走在前面,但是那都是小地域的智能电网,跨国的、跨洲际的,可能只能指望中国。
换句话,新能源的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的技术高地和先发优势都在中国手里。
那么一个文明型国家——东大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领先会怎样做?
东大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并逐步被广大南方国家接受;
东大给愿意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提供了组织结构:金砖组织和从反恐转型经济合作的上合组织;
东大还有个一带一路的宏大规划,并一直在做具体落地的基建方案,尤重铁路。
东大还能提供一系列具体转型新能源革命的解决方案;
东大即将提供一系列转型成功的榜样国,也就需要十到二十年吧。
西大已经无脑拒绝东大,也就必然落伍于第四次能源革命,也就是本次工业革命。他是还有一定的先进科技成果,但是要落地呀,在谁手中落地呢?
经济规律表明,技术革命(主要是能源革命)引发经济中心的偏移;工业实力的变化会逐步影响金融实力的升降;经济实力的变化必然引发政治引领力的变化;而经济实力的衰退必然导致军事实力的衰退。
西大拒绝接受新能源革命由东大引领的现实,却无力改变自己,只能不停地向他国吸血维持,已经开始吸盟友的血来维持自己了。
中国有句古语:饮鸩止渴。
以目前西大碎片化的现状,凭着一点科技领先,就与手执新能源革命牛耳的东大硬抗。
古语:飞蛾扑火。
再说欧洲。
给中国车增加关税障碍有效吗?
挡住中国电车,欧洲电车就能起来?
且不说“全村的希望”,北欧电池厂的破产,就算一旦成功普及了电车,电能呢?欧洲已经深陷能源危机,德国已经重开煤电厂了。新能源能顶上么?
容许我开个脑洞。
欧洲真要提倡他的环保价值观,中国做得到。在北非建立的光伏场足够让欧洲走出能源困局有余,特高压输电可以把电轻松输往欧洲,开放电力市场,甚至可以减少对天然气的需求,而且用电价格合理。
中国国家电网已参股的欧洲国家电网有:葡萄牙、意大利、希腊、比利时,这个名单还会加长。
附加效应还有,北非的风电场还能提供牧羊的放牧条件,多少减轻一点欧洲的难民危机吧?
对欧洲,与东大合作才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