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切口”的前世今生

【本文由“那个先生”推荐,来自《如何看待字节厕所打响反黑话大战?职场黑话现在有多严重?》评论区,标题为那个先生添加】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行业混了差不多十年的老产品经理、项目经理、企划与法务经理及前端佬,我的感受是这些“切口”这与什么文化无关,而与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发展模式有关。

早期的互联网行业,就是一个资金过于富集的行业,只要你能讲好故事,那么后面的资金便会滚滚而来——不管你的故事能有多离谱,只有能“闭环”,都会有冤大头扛着麻袋过来找你。

但早期的互联网的核心就是那么多:产品创新、用户体量、市场需求、市场竞品以及所谓的用户活跃。

但围绕着这些核心去讲述故事,出来的BP通常也会大同小异,这种BP也能从冤大头那儿搞钱,但搞不来大钱。

于是,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们开始琢磨出一系列看似专业的“切口”,以证明该项目在立项上就是有专业门槛的。

这一套在早期真的很好用,因为他会显得“很高级、很专业”,但到了中期,大家都明白这些是怎么回事,不过此时大家已经形成了习惯,加上使用这些“切口”会让人看起来更专业,于是这些“切口”便被保留下来了。

我的工作中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后来的一些项目中,我尽量避免使用这些“切口”,转而去专注于故事本身,但这些都是有代价的:以前一个切口能解决的问题,此时我便需要使用大量的数据(有时还需要找专业机构去购买数据)去做分析,并尽可能地将这些数据以最小的篇贴以最直观地的方式展示在投资人面前。

换句话说,抛弃“切口”对很多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你需要更可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更缜密的分析来替代它们。

而现在的互联网大厂之所以主张抛弃这些“切口”,是因为互联网讲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种只要故事上能形成闭环,而不需要过多数据支持的互联网项目几乎不会被立项。

现在的互联网项目,开始转向业务方向,其从立项时期就有明确的业务结构与业务考核方法,此时的互联网项目,如果缺乏数据支持,便不可能被立项,而此时那些“切口”便再无用武之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