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老百姓消费少跟收入分配有关,你怎么看?
在观网发起的《问诊2025中国经济》专题系列文章中,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国老百姓之所以消费少、储蓄多,并不是因为福利不够,而是跟老百姓的收入分配,和国家经济结构有关。
姚教授表示,基于资金流量表核算的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大概占到GDP的60%。与之相比,发达国家的居民收入占比都达到了70%-80%,所以相对来说中国居民的收入占比是比较低的。
而对于这60%的收入,我们老百姓相应的消费却只占GDP的不到40%(2023年为39%),这就意味着老百姓选择把相当于GDP20%的收入存起来了。
那为什么老百姓要选择将这么多的钱储蓄起来呢?国外或者是国内通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不足。但姚教授并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我国居民的社保重建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也是本世纪初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如果真的是因为社会保障不足,那么本世纪初,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占比应该会上升,而储蓄率则会下降。
但事实刚好相反,据姚教授所述,本世纪头十年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大幅度上升,消费率却是大幅度下降。姚教授表示这其实是因为我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大部分收入集中到了企业和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储蓄自然就会增加,因为高收入者的消费是有限的。
姚教授还表示,2010年之后,我国居民的消费占比实际上是在上升的,除了疫情那三年消费占比略有下降,这两年又开始回升了。这也让姚教授认为,我国居民消费少,实际应该是和我国的的整体经济战略和经济结构造成的。
姚洋:如果进行国际比较,中国居民收入占比的确是比较低的。基于资金流量表核算的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大概占到GDP的60%,而像发达国家都占到70%-80%,所以相对来说中国是比较低的。但问题是给定60%的收入,我们老百姓相应的消费却只占GDP的不到40%(2023年为39%),所以老百姓仍然把相当于GDP20%的收入存起来了,这个问题可能更大、更急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收入的增长是有规律的。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直到今天我们政府恐怕更加重视生产,而不是重视消费。所以在这种态势下,如果想快速地把老百姓的收入占比提升起来,实际上是有难度的。
老百姓为什么储蓄这么多?这是大家一直在问的问题。国外及国内通行的解释是——我们的社会保障不足。总体而言这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我国居民的社保重建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农村的社会保障也是本世纪初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按照刚才的理论,从本世纪开始我们的消费占比就应该上去,而储蓄应该下来。
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本世纪头十年我们居民的储蓄率大幅度上升,消费率大幅度下降。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我们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结果大部分收入集中到了企业和政府。这种情况下,储蓄自然就会增加,因为高收入者的消费是有限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恐怕收入分配的格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我们本世纪头十年消费率的下降。2010年之后,消费占比实际上是在上升的,除了疫情那三年消费占比略有下降,这两年又开始回升了。所以,“福利”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回答和解释消费的问题,实际上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我觉得还是我们的整体经济战略和经济结构造成的。
关于姚教授的具体看法,大家可以看站里的这篇文章。
相关链接:《姚洋:促消费为什么没有起色?这与搞创新不矛盾》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姚教授的这一观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