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只要养肥了必然被“宰杀”,现在又轮到黄仁勋了|第1731期

500

  黄仁勋与妻子

  本期,先跟大家分享一大段著名通讯业专家项立刚先生关于英伟达的评论,他认为,尽管现在英伟达的股价炒得很高,很多人都对这个企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2025年英伟达的大麻烦一定会到来。

  2023年,英伟达的营收609亿美元,这对一个股价超过3000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营收并不是非常高——我看这并不是非常高,而是非常低了吧?而随着2024年的结束,对英伟达来说好日子基本上走到头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英伟达近两年营收和利润非常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抓住了人工智能这一轮操作的机会,但是,2025年大规模智算中心的建设就会过去,智算中心建完了能干什么?这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第二,到了2025年,英伟达还会面临着美国企业的竞争,AMD和英特尔都推出了自己的GPU,美国的互联网大厂面对英伟达的高价都在寻找替代方案,所以英伟达要维持一个高价是不可持续的。而中国市场很难再大规模采用英伟达的芯片,一方面美国政府不让卖,另一方面中国也不让用。

  第三,这一轮人工智能的炒作把股价炒得很高,美国人自己办的互联网公司和芯片企业都没有赚钱,赚钱的公司就是英伟达和台积电,美国人看清楚这个问题之后,肯定要收拾英伟达和台积电。

500

  黄仁勋现在积极投资越南,或许也是祸源之一

  现在英伟达已经面临着来自美国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媒体上又爆出黄仁勋个人避税80亿美元的大新闻,美国国家税务局是一个强势机构,是自己养了武装的,你敢避税80亿美元,即使你是一个白人也是找死,何况你是一个华裔?

  看到项老师的这3条评论,就想到黄仁勋这家伙有多鸡贼,他为了在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政策下仍然能抢占中国市场,居然想出了一个阉割版人工智能芯片的主意,这个主意是天才的,但也是同时招中美两国恨的,这样的人,这样的公司,出事是早晚的,何况现在美国人已经把你养大了。

  现在关于黄仁勋个人如何在美国如此严格的税务制度下避(逃)税80亿美元的——注意,这一轮搞黄仁勋的并不是美国国家税务局,而是《纽约时报》,《纽约时报》是根据查阅的证券和税务报备公开文件得出的结论,惊天地动的炸裂性是,他的家人为此居然省下的税金达到80亿美元,《纽约时报》种这可能是美国最大规模的避税操作之一。

  其实,黄仁勋所采用的财富遮蔽策略在最富有的群体中已经无处不在,说黑石集团的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Meta的马克·扎克伯格以及谷歌、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礼来、万事达、AMD等企业的高管都在将亿万财富转化成金融工具,以规避联邦遗产税。但是,纽时说了,黄仁勋操作了最大规模的避税。

  倘真如此——我们得加一个这样的前提——我觉得就可以给黄仁勋安上一个“美国黄世仁”的外号了,你一个台湾出生的华人,跑到美国,还敢如此为富不仁,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纽约时报》是站在了美国大众的立场和语气上,而不是美国国家税务局的立场和语气上,但这对黄仁勋来说才是最危险的。

  说英伟达的CEO黄仁勋现在的身家是1270亿美元,在美国富豪榜中已经排名第10,理论上,如果他去世,在美国其遗产净值的40%应用于缴税。

  那么,黄仁勋是如何规避掉了这高达80亿美元的税金的呢?在这点上,我觉得中国媒体在技术上应该多跟《纽约时报》学学,说黄仁勋家族的这种标的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避税操作的细节全都隐藏在他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备的文件里,以及他的基金会的国税局披露文件的角角落落里。可以说“做得非常漂亮”。

  1993年,黄仁勋创立英伟达公司,公司在1999年发明图形处理器GPU,从2012年开始,黄仁勋和他的白人妻子洛丽(Lori)就开始了为规避遗产税而进行的财富遮蔽操作。从证券披露文件可以看出,他们开设了一种名为“不可撤销信托”的金融工具,将584000股英伟达股票转入其中,这笔股份价值大约700万美元,但最终能规避的税金将是这个数字的几倍。

  黄氏夫妇是利用1995年美国国税局立下的一项先例,当时该操作被税务专业人士亲切地称为“我中意”(I Dig It,也叫“故意缺陷授予人信托”),它的妙处之一是不但可以规避遗产税,还可以大幅度规避联邦馈赠税。该税项适用于亿万富翁在世时赠予继承人的资产,本质上起到为遗产税补漏的作用,否则富人就可以在活着的时候把钱全给出去,从而避开遗产税。

  《纽约时报》从证券报备文件看不到多少细节,比如,黄仁勋2012年转入他信托基金的股票价值700万美元,如今价值已经超过了30亿美元,如果这些股份直接传给黄仁勋的继承人就将被征收40%的税——远超10亿美元,然而现在的税款最多就几十万美元。

  之后,英伟达开始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芯片的主要供应商,最终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据证券报备文件显示,2016年,黄家设立了几家被称为授予人保留年金信托(简称GRAT)的投资工具。

  2016年,黄仁勋和妻子将300多万股英伟达股票投入了他们的4个新GRAT之中,这些股票价值约1亿美元,如果这些资产的价值上升,他们的两个成年子女将获得一笔免税的横财,两个人都在英伟达工作。而事情果然就是这样发展的。

  《纽约时报》整理的证券文件显示,这些股票现在价值已经超过150亿美元,这意味着黄家可以避免缴纳大约60亿美元的遗产税。

  如果黄家的信托公司出售他们的股票,那将产生一笔巨额的资本利得税——根据英伟达目前的股价计算,就将超过40亿美元。黄氏夫妇可以代表信托基金支付这笔费用,而不会将其计入对继承人的应税赠与。

  从2007年开始,黄仁勋又采用了另一种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少家族的遗产税,这一策略包括利用他和妻子的慈善基金会“仁勋与洛丽·黄基金会”,通过捐赠英伟达股票,捐赠时价值约3.3亿美元,这样的捐赠是免税的,这意味着它们减少了黄氏夫妇在捐赠当年的所得税账单。

  “仁勋与洛丽·黄基金会”基金会每年必须向慈善机构捐出其总资产的至少5%,但黄家的基金会是通过向所谓的捐赠者建议基金大量捐款来满足这一要求,而这些基金是捐助者控制的资金池,其用途是有限的。而美国税法中据说有一个漏洞:捐赠者建议基金无需向慈善组织实际捐赠任何资金。当捐赠人去世时,基金的控制权可以传给他的继承人,而不会产生任何遗产税。

  近年来,黄仁勋的基金84%的捐款都捐给了他们的捐赠者建议基金,基金名为GeForce——显然是向英伟达游戏芯片的名字致敬,也就是左手捯右手的捐赠。黄仁勋夫妇捐赠的英伟达股票如今价值约为20亿美元,而且该基金也不需要披露其资金使用情况。

  该基金还会带来一个好处,按照英伟达目前的股价计算,对该基金的捐赠,使得黄仁勋最终的遗产税减少了约8亿美元——如此,10亿+60亿+8亿,这就是《纽约时报》所说的黄仁勋避税80亿美元的由来,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事实呢?

  此次为了搞倒黄仁勋——注意,这不仅是想搞倒黄仁勋个人,我怎么觉得《纽约时报》是想把黄仁勋全家都搞倒的节奏?他们这次是派出了曾经撰写大量有关高端避税的文章的商业版调查记者杰西·德鲁克(Jesse Drucker)出马,还邀请了专业律师团队和数据公司作为协助,下足了资本。

  在美国,华人只要被养肥了,就一定在面临被白人宰杀的命运,这就是宿命,但2024年以来确实这种宰杀也太过频繁了些,币安的赵长鹏是一个,TikTok是另一个,黄仁勋该算是第三个——不对,黄仁勋有可能会拖到2025年才有结果。

  2025年又有“好戏”要看了,美国的华人们都有一个美国梦,但即使如黄仁勋这么聪明且高明的,最终还是被证明不过是一个奴隶的梦。

  ▼参考资料和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英伟达CEO黄仁勋被曝避税高达80亿美元》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