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看了这部电影,本来买票时以为是包场了,结果坐下去后面位置又来了两个人
【本文来自《连印度自己都想再翻拍一次的《因果报应》如何引导观众的情绪?》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周末晚上去看了这部电影,本来买票的时候以为是包场了,结果坐下去后面位置又来了两个人。
因为电影的这种剪辑风格,交代女孩身世的回忆片段放到了最后,导致我一直奇怪,这里面的因果难道就是理发店老板被误会揭发了那个主谋,然后这个人刑满释放后回来报复吗??
等到最后女孩出现,拿出那条项链,记忆开始闪回,身世被揭开。哦!恍然大悟~瞬间明白了,这主谋作恶多端,而且不思悔改,这是因。把自己的家弄没了,连好不容易在事故中活下来的女儿,也在自己的报复行动中,经历了他在之前的案子中发生的暴行,这是果。这个设定确实妙啊~那种因果论,宿命感,还有讽刺瞬间有了。
梳理了一下,大概是13年前(这么多重罪居然不是死刑,而且10几年就出来了!!),主谋和他的小喽啰干了很多入室抢劫杀人的暴行,最后被警察找到了,不过没有立马逮捕,而是登报发新闻(估计是为了稳住他们),这时小喽啰看到了报纸,给刚取回女儿项链正在理发店刮胡子的主谋打电话,问该怎么办,这时因为电推子没电去买电池的男主回来了,此时主谋对男主有没有听到了这一段对话还存疑。之后男主去还项链的时候和警察刚好一前一后出现,则让主谋确信了就是男主揭发的他。
主谋入狱后,男主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的他的妻女,并带着自己的妻女前来表示慰问并归还项链,项链被拒收,男主老婆让他去买个绒毛玩具。这时事故发生了,仅有主谋的女儿因为老款垃圾桶幸存,所以男主后来就收养了这个孩子当做女儿,并把那个垃圾桶供奉起来,还给一个拉希米这么有美好寓意的神的名字。
时间来到13年后,男主每天按时上下班,照顾女儿,女儿比较擅长体育运动,被送去进行一周特训,回来之前,说自己的鞋子磨坏了,所以男主特意去买鞋,因为店里没存货,得去仓库取,所以花了好久才回到家。不幸就在这时发生了,主谋出狱谋划报复,没等到男主,而是女儿先回来了。男主回到家之后,赶紧把受伤的女儿送到医院,并把那个象征幸运的垃圾桶放到床下。
然后就去警察局报案了,要求警方调查这个垃圾桶失窃案,以此来抓住那三个罪犯。就有了后面的事。
这警察局长挺有意思,虽然也贪财,通过各种方式搞钱,但是有自己的行事逻辑和原则(给男主创造机会1v1报仇),办案能力也是有的。
男主从名字到那种怪力,以及行事风格,就像是某种正义化身~
看下来给我种武侠片的感觉,快意恩仇,除暴安良~可能这也是印度社会环境需要的一种力量吧~以及因果论,害人者终害己!
冬晓可爱捏~~回应已收到=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