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裁员潮,你受到影响了吗?

某游戏公司HR老张

现在员工的普遍情况是有点两极分化:一部分等待裁员;另一部分会有比较强的紧迫感,不断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今年的裁员,更多是应对市场的变化,目前大家愿意去做一些“一拨流”的产品,稳定自己的现金流。短期看,到明年上半年为止,还会有一定程度的裁员。但我仍然对游戏行业比较乐观,在新品类、新市场出现的时候,市场就会更加活跃。

长期来看,游戏能够吸引用户,一定还是因为有趣、好玩。我们公司目前也更倾向于去研究“如何让游戏更有趣”。特别是小游戏,用户弃游的成本变低了,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去吸引用户的注意,将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命题。

前网易运营组长阿飘

已经转行了,没什么感想,人还“活着”就挺好。

上海某厂战斗策划铁棍

我刚入行时经历的前几个项目,的确都会在年底、年初出于各种原因裁员。今年我反倒久违地安稳,要说有什么动作,也是自己主动去寻找机会。乐观一点说,就是“风水轮流转”吧,现在的辛苦总会转化成未来的回报,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顺利。

躺平的大厂员工DD

我们部门目前还没事,但感觉很难幸免,因为周围的部门都已经裁过了一拨。我今年下半年的KPI才完成了一半,已经开始想象“N+1”之后的事了。

某中厂前战斗策划小宇

没有受到影响,因为我已经快一年没有找到工作了……想转行但没转成,因为社招到处都要求有经验。我还在投简历,不过年底求职“坑”比较多,可能会歇一阵子,过了年再看看机会。

北京游戏运营小赵

听说前公司裁了好几轮了,瓜满天飞,我是今年上半年自己走的,现在新换的公司还可以,比较稳健。

我走的时候主要是出于个人发展考虑,但感觉从我走之后,那家公司就一路下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已经感到氛围不太对了,大家都一潭死水,项目数据说不上不好,但也不是2023年那种高歌猛进的状态了。隔壁几个部门都在陆陆续续走人,有一个项目组的人某天下午全走了,工位上留了一堆不要的东西,我还和同事去“捡”了点,其中有几个应该是当时在做的游戏的打样周边,现在那个游戏也没上,应该是整个死了。

那时我们部门的小领导还说,大家如果想辞职可以和他商量,看看能不能拿个“N+1”名额,但是最后没分到我。后面,公司就直接大裁员了。

广州某游戏公司运营负责人阿雅

倒是没受到裁员潮影响,毕竟我们自己就是开公司的。但反过来说,为了做游戏,我们的钱都快烧完了,没有发行商愿意投资,又不能解散整个团队,因为大家都很有默契也很有能力。我们也会因此感到焦虑。

前上海中厂新人策划

我反正挺迷茫的,作为刚毕业的本科生,却被告知试用期不给过,很突然,也感到了很大的落差。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该做什么了,但还得把这一年房租的事情收尾,所以也算不上无事可做吧。

某大厂前员工亚琵

我身边有被裁的,也有被“活水”的,还在职的大都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感觉现在行业里有一种“群体性精神高压”——很多人在世俗意义上已经算是挺成功了,都是名校毕业,也有不错的工作,但精神状态很难说好。

某游戏平台运营

有熟人一年被裁了3次。今年行情不好,很多项目上线之后表现不及预期,总体仍然是降本增效的状态。新人、年纪大的都容易被优化。

独立游戏制作人阿然

没有,“自己给自己打工”的优点就在这里吧。

广州某游戏公司策划老吴

前段时间,老板开内部会议的时候,当着我们的面打开畅销榜,指着前面的游戏说:你们看,里面多少是几年前的老游戏或者买量游戏,你们做不出新游戏,不裁员才是怪事!

现在其他公司都在裁员,我们在降薪,真感觉整个行业饱和得厉害, 产能严重过剩。今年游戏多得飞起,但有几个能杀出来?

前上海大厂内包策划

我想说一种情况:游戏行业的工作分类太多、太杂了,比如一个文案策划,工作内容就要包含编剧、世界观、玩法、包装、考据等一大堆五花八门的东西。有些项目觉得自己缺了某一块或者几块,就临时招个人顶上,用完了又直接扔掉。

对项目而言,这种凌乱、随意拼凑的内容很难说有多好;对员工而言,这些工作是临时的、难以纵向发展的,类似的经验也很难作为日后的资源。

某小游戏厂商创始人

暂时没受到影响,工作室刚新上了一个游戏,能养活自己。之前出来创业就是为了防止年纪大了被裁,不想搞得自己太被动。

游戏策划空空

暂时没有波及到我,但是我身边有人被裁。我觉得一般裁员之前,你其实是有预感的(如果公司情况比较正常),比如连着几个项目刚上就死了,或者一直在一个半死不活的项目组待着。还有一点,如果你发现高层都没做正事,比如把精力全放在内斗上,那你最好也赶紧一边划水,一边找下家……

上海某游戏平台运营战术白犬

我有一堆朋友被裁了,他们在一个做Web出身的团队里,做了款新的手游,结果整个项目被砍掉。说实话,这种“对游戏完全不了解的人把项目搞烂”的例子太多,我已经不会感到奇怪了——每年这时候,这些人总能提供大量的业界地狱笑话。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