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美 ,“青”情共守
提起“文化”,你们会想到什么?是巍巍华夏的壮丽河山,生生不息的地下清泉,还是灿若星河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关乎于本国、国运,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可以是孩子手中的一幅画、工人口中的一首歌、老人饭后的一支舞.....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在社区“许远”展厅内,常常可以看到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在分享许远忠义报国、舍身取义的故事。大江泱泱,大河滂滂。历史的风穿过一千多年的岁月,用我们新青年历历如绘的描述,重新吹拂到了新时代的脸上,当年发生在睢阳城那场血雨腥风的保卫战连同它的古战场,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许远公而忘私的爱国精神深植于人心。如今,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时刻,许远精神也在时代的洗礼中愈加丰富,愈加璀璨。
在“忠孝”文化裕农研学基地上,我们带领家长、孩子们讲述每一个“老物件”背后的故事,领略传统耕读之美。共富菜园、多肉种养、稻虾养殖、水稻种植研学地当中,历史留下的底蕴与新兴的活力在这里交融。蔬菜采摘、绘画写生、二十大精神学习等活动在这片田野中遍地开花,我们用青年的力量集“学、做、听、感、悟”为一体,以行走的课堂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体会耕读精神。
在社区文化广场大舞台上,水袖挥舞的戏曲、尽显风华的旗袍、激情莫测的变脸......我们不断挖掘创新、展示传播的传统之美令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也能欣然接受。小小舞台之上,几人成兵胜过百万雄狮,几步天下尽显世界之大,小小故事之中,蕴含丰富传统,见证峥嵘历史。诗词歌赋抚耳香, 我们新一代借助“文化表演”这一平台,跨越地区语言和时空的障碍,让“文艺赋兴”能引起百姓深入的情感共鸣,让优秀文化传播“无孔不入”。
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工作人员,更要秉着一颗“但愿苍生俱满意”的利民真心,利用一线的便利亲民途径,密切关注民生反应,深入群众的内心,不断提升文化塑造力和文化传播力,把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文化精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送到他们面前,让更多人在一个充满文化滋养、文化创造活力的浓厚氛围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起源。文化之大美,需要我们新青年共同来守护。与教育互动,与传播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文化相融,让更多的民族精华、红色元素可触摸,可感知。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谱写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答卷,更好的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走好新时代的文化赶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