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没有绒,用什么毛去平台经济和跨境电商

作者:二不休,自由撰稿人 。

500

中国制造不能败在违法成本太低这个点上。

500

11月24日,央视财经暗访南通部分电商公司发现,为控制成本,部分商家在线上销售的低价羽绒服里,用“丝”代替“羽绒”,并伪造质检报告、羽绒充气标等。

此前11月初,湖州织里警方查获7万余件劣质儿童羽绒服,吊牌显示为70%的羽绒绒子含量,但专业检测显示基本为零,添加物多为以次充好的“粉碎毛”(飞丝)。

一时间,网友全都在家剪羽绒服,只求懂行的网友分辨那些白色填充物究竟是绒还是丝。更糟糕的是,以丝充绒中的“丝”,可能都不全是鸭绒丝或鹅绒丝,还有鸡毛丝、猪毛须、兔毛、羊毛。

添加飞丝更大的危害在于,毛片粉碎提取飞丝后,未清除掉混入飞丝中的粉尘,这些粉尘很容易从服装绗线针孔溢出,易导致哮喘患者复发或诱发过敏性鼻炎。若生产飞丝的企业不对飞丝做消毒处理,还可能藏有大量细菌。

500

但飞丝便宜。鹅绒的价格是飞丝的七八倍。洗衣液没有活性剂,羽绒服没有羽绒。是什么让他们敢和做了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

第一,直接违法。

315每年播的劣质违法商品,时不时上热搜的质量问题,直白点说就是敢于违法。

外加现在直播模式兴起,降级消费横行,压缩中间“成本”和时间,让消费者得益,循环消费也带起来,但是便宜是不是就没好货?

也不一定,咱们国家全产业链还是很有优势的,成本和质量其实在于平衡,正如模式没错,平衡才是重点,翻车的不是主播的妆容,而是输出信息是否有欺骗,产品质量和卖价是否大概率平衡才是重点,从这个源头开始,一层一层的抽丝剥茧,是否有欺骗,怎么做到求实?

主播也不能每件衣服去验证它的成分啊,但是问题出现,还是先把末端的主播或者平台“推翻”,而根源啊,还是每个从业者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亲爱的小杨哥团队,难道不知道“美心”和“美诚”是一字之差吗,说出来也没人信吧,一个头部主播都敢这样虚假宣传,每天在线上播着的主播的话里有多少成分,真是Who knows。

第二,监督是有成本的。

除了跳出来说商业道德外,最多的就是说平台怎么不管一下,主播自己不去把控吗?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呢?

的确,他们都有责任,只是孩子教不好,怎么才能教好?估计每个做家长的也知道,不是我天天坐着他旁边看他写作业,他就一定能学好啊。

以此次事件所在地湖州织里为例,那里是中国最大的儿童服装制造基地,全国每3件童装就有2件来自织里,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童装“一批”市场。要多少人手和检测频次才可以大概率做到每个羽绒服都货对版?

这些人手和检测机构的运营成本哪里来?

要不来个24小时驻场监督,8小时,起码3个人轮班?这个成本会算到每个参与方头上,最后传递给消费者。

所以问题出现后,平台封“主播”号并罚款,监督部门开罚单追究法律责任,但问题是此类问题还继续循环出现。

终归回归到怎么有效和平衡,在这个你要便又要靓的时代。各方都拿出一定人力和成本预算,去做把控呗,慢慢把把控做好它。

这就是立住自己的底线后,自己先去做!

第三,违法成本。

现在都说卷啊,没办法啊,价格都摆在那里了,怎么做到高质量,所以冒险一试。

一两个冒险再严格的社会也没法避免,但这么多冒险,就说明违法成本低了。

怎么在10年前有那么多敢于酒后驾驶的人,现在也有,但是已经少得你都懒得去讨论了呢?一是,录像执法,逃不掉。二是,终身不能开车外加如果出事,你得因为醉驾而重判。

中国商品,要立起来,就是起码立在不敢违法这个最低水平。再者就是违法成本要多大的量化问题了,太大以后没人干了,太小,都冒险尝试了。

500

羽绒没有绒这种事情如果可以持续,何来中国制造啊?!

坚定不移的把违法成本提高到目前中国能接受的最高水平,就是中国制造的底线出路。

第四,立法后普法,普法后形成道德氛围,甚至催生了“代驾产业链”。

现在你喝酒了,想开车,估计朋友、同事和饭局里伙伴都规劝你,这就是最后产生的道德氛围,接着你可以看到晚上街上穿着代驾马甲的等单的小哥,用他们的话说,社会又安全了,还能下班赚点外快,而且不用自己在外面喝两杯来“逃避回家”了。

简单的一个羽绒服里,从原材料生产商、厂家、平台、主播、监督、立法、执法,似乎就不是单一去要求的问题了,得走上良性的循环是目标,那就得往那个方向去走,不然内外循环,永远没法循环起来,而我们现阶段的“基本国策”中的平台经济,跨境电商+产业带,不都是终归回到羽绒服得有绒这个中国制造里的最基本最基础的问题上嘛。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