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访谈:在工厂的经历中告别“昨日之我”
来源:叁零柒计划
(节选)
之前提过,我出生在河南,然后在上海读书。虽然说我有一个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高校助学贷款,能免除我的一些学费、杂费,但是上海的生活成本大家想必也都是知道的。因此我就会去做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
在双十一期间,快递比较拥堵,超过了快递点平常的人力,他们就会有临时的短工招聘。经过中介,我去了上海奉贤的一个某连锁快递品牌仓库里面。这个仓库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晚上十点上班,第二天早上六点下班,看起来是只有八个小时,但那个地方特别偏僻,算上来回通勤以及事先的一些检查,我记得那天我们大概花了整整12个小时的时间。这个仓库的内部是没有空调的,非常炎热,双十一已经快到冬天了,但是当时仓里的温度体感大概有40度左右吧,反正是非常闷热的感觉。没有板凳,是一种流水线式的工作;厕所也没有人清理,味道非常难闻,在那个地方几乎是睁不开眼睛的。
因为是新手,我就遇到了一个临时指定的师傅,这个师傅就是一个女童,和我一起的同学的师傅则是一个大姐。这个女童是甘肃的,她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非常矮,印象里大概只有一米四左右。由于是夜班,我们当时没事的时候就开始聊天。她是很早之前就已经出来了,跟我讲的是出来打工干活有两三年了。她身高本来矮,身上的衣服又单薄,看上去就非常的可怜和弱小。但她又是一个非常熟练的老师傅,可以说双眼不用看桌面,就能清楚地完成一个快递的打包分解动作,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反差感。但她的工资其实也不是很高。我问她有没有什么之后的打算,她的打算是结婚,然后继续打工。因为我们是大学生,她对我们的学校生活表现出了很明显的艳羡,同时又有些奇怪我们为什么上了大学还要来这里打短工。在谈到要不要离开现在的工作时,她非常迷茫,因为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所以也就沉默了。我们在短工中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她年龄非常小,其次是在上海,这个发生地也是非常重要的。她又是女性,又是幼童,身高又非常低,就是非常直观地把一个冲击的形象展现在我面前。我之前一直觉得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它应该是发展的非常非常好的一个地方,那里的工资又比较高,就应该有劳动法的保护,有一种法律的支撑,有一种可能是“现代性”的一些东西吧。它跟河南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突然之间又出现了一个好像没什么不一样,甚至更加丑陋的这个东西。我之前也看过一些《资本论》,那天在仓库里,就觉得许多英国18世纪的东西居然还发生在上海的21世纪。
自动化行业让我感受工人的困境
现在我毕业上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见闻可以讲给大家。我想讲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师傅,他是个自动化的工程师,我本身也是做自动化这个行业的。这位师傅不是科班毕业的,从前是村里那种爬电线的土电工。不知道大家对这种人有没有认识,其实就是没有什么工作服,就一个脚铐直接上电线杆的那种土电工。但是他这个人非常努力,他自学编写了西门子的程序,各种现场的硬件软件无一不精,无一不通。在整个车间当中,他一个月要在岗25天以上。整个车间当中,如果说谁最不可或缺的呢?在技术方面,他就是那个最不可或缺的人,他在现场大家是心里都有底的。
有一次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按常理使用西门子的设备,肯定要提供说明书给大家参考。这个说明书是中英双语的,但是这位师傅呢,他把中文的页面部分给撕掉了,把英文的部分给了厂里。厂里原本的基础是不怎么样的,所以大专学历的都很少,只有英文说明书,大家自然就看不懂了;只有那位师傅手里有中文版的信息。这件事后来在厂里广为流传。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劳动者形象呢?他又是非常温和的,各种方面对手下都是非常好的,对其他工人也是和蔼的。他勤恳地工作,超强的工作强度;同时自觉利用种种方式,强化他在车间内的重要性。这些东西都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他为了保证自己的不可替代、岗位、薪酬,就像以前炒菜的大厨们保留自己的秘方一样的事情,在工厂中竟然也同样发生了。这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人,一件事情。
此外,做自动化行业很大地改变了我从前带有几分“社达”的意识形态。我们常见的一种事情就是给产线提升了效率,原本需要工人人力去监控和操作的东西,现在设计出了可以自己跑的程序。我本来觉得这应该是件好事,但这一事件的直接结果就是,实现了自动化工作那条产线的四名工人,两名被开除,两名被降薪。生产力确实提升了,但是劳动强度降低了,然后厂里自然就想,哎,既然我现在已经实现了这个东西,我不需要你了,不劳动不得食,对不对?按劳分配嘛,你们怎么还在这里?因此,我意识到,这种“进步”对普通工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反而成了发展的受害者。
和这种情况相关的,在工厂,我还目睹了一场类似“卢德运动”的抗争。某个项目应用了一台非常昂贵的自动化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比较高端,在全国范围内应该也只有几千台。在一个夜晚,被夺走了工作的工人们剪掉了摄像头的线,用砖头砸向了那个不停止的机器人。几千万的机器人、几毛钱的砖头,以及几千块工资的工人,卢德运动就这样在不被报道的角落出现了。我想,如果我们站在后世去俯瞰过去的历史,可能会觉得,唉,这些人怎么那么愚昧那么保守呢?不知道科技才是历史进步的方向吗?但是,当它正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我们会更加明白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究竟是受益者还是受损者。正如E. P. 汤普森所言:“今天的问题不是后人的优越感,而是当代人的巨大优越感。”“执迷于永恒而缓慢的进步,自以为身处先进而对不公正现象的漠不关心”。在工作中,抽象的“工人阶级”变为鲜活的工人,在他们面前,我学着收起了自己从前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