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历史就藏在生动的细节里
——《甲午战败:慈禧的“祸”可不只是“挪用北洋水师军费”》读后感
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学生 柳晴方
历史课程,对于作为中学生的我,常常不是件特别愉快的事情。有那么多的时间、人物、事件、意义需要去记忆,每每想起,都会头大,特别是在考试前。
起初,我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看张嵚老师的文章的。结果却是一口气读完,在欲罢不能的同时,也令我欣喜不已:原来历史并只是一堆枯燥无趣的资料,学习历史的趣味就藏在那些生动的细节里。
甲午战败在我学习历史的印象里,只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是中华民族心灵上的一道深深伤痕。隔着久远的岁月迷雾去回望,其实我并不十分明白失败的真正缘由。张嵚老师的文章《甲午战败:慈禧的“祸”可不只是“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从慈禧是否挪用了北洋水师军费这一历史“悬案”说起,抽丝剥茧,有理的据,从一个新奇的角度去探究那段历史,为我们还原了甲午战败的历史真相,比起以往我在历史课本中读到的内容更为生动,也更令我印象深刻、思考良多。
我理解到,慈禧个人的穷奢极欲埋藏着败亡的祸根。作为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慈禧的决策无疑会对国家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从具体数字上看,“挪用北洋水师军费”或许并不是导致甲午战败的直接原因,但慈禧在修建颐和园等奢侈工程上的决策,加剧了晚清的财政危机和军事困境。在国家危难之机,仍然无节制地纵情享乐;在大战来临之时,仍然毫无廉耻地矫情任性。因此,从主观上看,将一己的享受置于国家的兴衰之上,从具体行动上看,将个人的私欲置于国家的危亡之上,却是造成甲午战败、清政府衰亡的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慈禧的责任无疑应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去审视。
我理解到,清政府的腐败昏聩昭示了败亡的命运。北洋水师的经费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晚清的军事体制、政治生态紧密相关。诚然,海军衙门为了填补颐和园工程的资金缺口,从军费中划拨了大量资金,导致北洋水师在维修、弹药等日常维护维护方面资金短缺,影响了战斗力。但当我们深入探究时,会发现北洋水师的经费问题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挪用”问题,而是涉及到晚清财政的方方面面,涉及军事体制上的严重弊端。例如以海防名义“敛财”,加剧了晚清官僚体制的腐败和国计民生的破坏。一个人的愚昧无知或许还可有机会挽救,但整体机制的昏聩无能却必然会导致败亡的下场。
我理解到,无论是战事成败,还是国运兴衰,既关乎宏观巨制,也在于细枝末节。我们要见微知著,善于从细微之处分析观察历史,从全局高度去研究反思历史。我们必须认识到,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更取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实力。学习历史不仅仅只是去了解和记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痛惜之中,而是要以历史为镜鉴,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张嵚老师的文章,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尽情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并试图寻找那些被时间尘封的真相,以有那些值得我们深思的教训。我相信,这样的文章不仅会让像我这样的中学生爱上学习历史,也会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历史、研究历史、反思历史。只要我们能够不断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