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出家还俗结婚闹剧背后是谁的”黑手“?
【虎落平阳按语】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2010年出家做和尚曾是轰动全国的新闻,笔者曾撰《“诺奖预言”与“才子出家”》一文,刊登在《太原晚报》“名家”版与《中国经济时报》“专栏”版上,此文当年收录于花城出版社文学年选系列之一的《2010中国杂文年选》。孰料,12年后其出家还俗又成爆炸性新闻。事隔2年,当有关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的一切“狗血”新闻归于平静,思考一下闹剧背后的教育“黑手”,对于拯救眼下深陷于水深火热之应试教育的莘莘学子大抵是很有意义的!
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出家后竟还俗结婚
柳智宇,曾是众人眼中的 “数学天才”。1988 年出生于武汉的高知家庭,自幼便在数学的海洋中展现出惊人天赋。2005 年,他在国际奥数循环赛中夺得金牌,成为中国的骄傲;2006 年,更是以满分成绩获得国际奥赛金奖,随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在数学领域大展宏图时,他却做出了惊人之举。
2010 年,面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柳智宇毅然选择出家。这一决定让无数人震惊不已,大家都无法理解这个天才少年的选择。
但对柳智宇来说,长期的数学竞赛使他的眼睛出现问题,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他渴望与更多人产生连接,而在数学的世界里,他感到孤独。大学期间,他接触到禅学,并被其深深吸引,最终走向了寺庙。
在寺庙期,他不断思考、学习、劳作,探索适合时代的修行方式。2018 年,他下山成为 “人间的漂泊者”。2022 年,柳智宇还俗,加入心理机构,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这一年,他还遇到了爱情,他的妻子活泼开朗、温柔善良,与他三观契合。在妻子的影响下,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细致,也学会了更好地去爱一个人。
之后,柳智宇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公司,并宣布结婚。曾经的天才少年,如今回归平凡,却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将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写进了《人生每一步都算数》这本书中,告诉人们人生充满了选择与挑战,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览教育原创)
【附】
“诺奖预言”与“才子出家”
金新
杨振宁频频预言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所需时间:2007年10月14日在美国硅谷举行的清华北美教育基金会年会上和人打赌时认为20年内;2008年12月28日在东南大学演讲时肯定30年内;2009年4月19日在扬州大学作客时放言20年内;最近一次,2010年9月10日在电子科技大学贫嘴时估计10年内。颇像个蹩脚的算命抑或占卜先生。
非常担心,明年杨教授到中国某一高校“衙门”去“打秋风”,思维再如此因“跳跃”而虽不能圆说却倍显“讨巧”,其“诺奖预言”是否会令本来一直暗暗高兴的有关部门由于措手不及之“速递”而暗暗尴尬?
《艾子杂说》记有一则饶有趣味的笑话:营丘人问艾子:“大车下面与骆驼脖子上挂个铃铛,那是做什么用的?”艾子热情地回答:“借铃声让人预先准备让路。”营丘人不解地问:“高塔之上也挂着铃铛,难道也是为了让人避开吗?”艾子耐心地解释:“许多鸟鹊喜欢在高塔上筑巢,把鸟粪撒得遍地都是,挂了铃铛,风吹铃响,鸟鹊就不敢来了!”营丘人又疑惑地问:“老鹰和鹞子的尾巴上也挂个铃铛,哪有鸟鹊到老鹰和鹞子的尾巴上筑巢的呢?”艾子忍俊不禁道:“老鹰和鹞子出去捕捉小动物,铃铛一响,人们就可以知道它们的行踪了!”营丘人郁闷地说:“出丧时金童玉女手里拿着铃铛,也是因了便于寻找啊?” 艾子恼怒地说:“那是寄托亲人的哀思!”
杨振宁绝对不会像营丘人一般“白痴”。
据《华西都市报》记者9月11日报导:“如果您没有见过杨振宁教授、没有听过他演讲,请不要再一味将88岁的老人定义为大众意识上的‘体衰’‘思维迟钝’。昨日,这位物理学家、首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电子科技大学演讲2个多小时呈现的状态,让大家震惊了:居然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长时间停顿过讲话,重复和口误仅仅一两处,不过立刻就修正了。”
杨先生与营丘人不一样在哪里?
营丘人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针对同一对象无意间偷换了“铃铛”之概念。
杨先生是在似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针对同一对象有意间作出了好像“理性”的同一趋向的不同的惊人判断。
是啊,想当年曾荣获“诺奖”的人,怎么会轻易被人发觉忤逆逻辑呢?
当然,如果我们把“诺奖预言”之时段合情链接,之地段合理延伸,换言之,站在“更上层楼”的时空高度“临下”冷眼观看,则另当别论。盖因杨先生是在广义同一时空里针对同一对象于政治生态与科学环境里小心谨慎地“躲”着使权势者“开心颜”的数字“猫猫”。
中国到底何时能得“诺奖”,似乎不是一个业已失去科研能力的“强饭廉颇”者能“预言”的。
当前中国高校“权术”大于“学术”之现状杨振宁应该非常清楚。挺进“诺奖”的“学术”有点像工具性的“铃铛”:或为“权术”吆喝开道,或为“权术”清理门户,或为“权术”穿针引线,或为“权术”招魂纳魄。因而,他的“理性”前提大抵是——见风使舵,假清华一方宝地安度有爱情而无“阿堵物”之虞的幸福晚年。
中国的高校官僚体制为他创设了这一前所未有的良好之时空条件。
不幸的是,中国的高校在这种“预言”下有愈发夜郎自而愈发远离“诺奖”的可能。
且不论全国的“状元”或培育成美国太太,或培养成美国工程师,近闻北大数学系“才子”柳智宇“出家”北京凤凰岭下幽静的龙泉寺,竟然在大学即将毕业之际,居然放弃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
柳智宇初三时获得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高一时论文《冥数列求和纵横引论》获得湖北省第1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高三时获得第47界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金牌;之后进入北大数学系并成为“非常优秀的学生”。理论上该是数学界“诺奖”,即“菲尔兹奖”的种子选手,可惜“‘智’人已骑黄鹤去,此地空余‘诺奖梦’”。
据说,杨振宁在扬州大学演讲之际,听众给杨夫人翁帆的掌声远远长过杨振宁,“翁帆一头短发,一袭黑衣,显得清爽干练。行走时翁帆和杨振宁十指紧扣,大大的眼睛透含着笑意,风度优雅,不时引起大学生的惊呼”。
难怪杨振宁会如此感恩:“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
据说,少女作家蒋方舟公开宣称柳智宇是她的“梦中情人”,她对柳智宇的评价是:“我看过他的文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一下子深入到最终级的问题,所以能够理解他选择皈依宗教作为归宿。但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
不知柳智宇为何视而不见上帝给他的第一个礼物?
“第一”与“最后”岂不一样珍贵?
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只有政治说教的国度,强势腐败弱势涂炭,柳智宇放弃了世俗的功名利禄,远离欲望苦海,甘愿做一个仰望星空的圣者,是否缘于这样一种睿智的思考——“对苦难没有悲悯之情,对生命没有敬畏之意,又何以研究政治、经济,自然、社会以奉献人类呢?”
在杨振宁清华园那价格不菲公款建造的小院墙壁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题“归根居”三字。
杨振宁“归根”清华而“居”,美国富裕的公民少了一位领退休金的老人;中国贫穷的纳税人多了一份光荣“赡养”的责任。
柳智宇皈依佛门,世间少了一个姓柳名智宇的学子,多了一个大慈大悲的圣宇大师。
面对“‘诺奖预言’与‘才子出家’”——清华,你不必因此心存荣耀;北大,你不必为之意含耻辱。
荣耀与耻辱在人类思想史的长河中每每具有哲理上的“通感”!
匆匆于2010年9月13日2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