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学,多多益善?深圳再添一所“985”

500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继今年九月深圳理工大学正式揭牌成立后,近日,据深圳发布报道,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建设工程项目一期施工总承包Ⅰ标段正式启动招标,为深圳增添了一所备受瞩目的985高校分支。

为什么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对“建大学”如此热衷?高校落地深圳,又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好大学,多多益善

从南海之滨的小渔村到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只用了短短40多年。然而,作为“北上广深”中的一员,深圳此前却总是在文化底蕴上落败,还因为大学太少被调侃为“高校荒漠”。

一二线的经济产业、三四线的高等教育,这样的不匹配现象无疑会影响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好在,深圳早早地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年来拼尽全力补短板,建大学的速度迅速提高,逐渐崛起为教育的新高地。

近些年来,深圳通过自主兴办、引进名校设立校区及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等多种模式,加快扩张自己的大学规模。截至今年10月,深圳的大学数量已达到17所,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5.5万人。这对于深圳市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要知道,直到2000年全深圳还只有5所大学。

为什么深圳如此热衷于建大学?这是因为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高校走出的人才和创业项目,便是未来当地乃至全国新兴产业的“源头活水”。

在办学模式上,深州市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区别于传统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的院建设将主要聚焦于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并且,高等研究院将围绕“电子信息+”这一核心主题,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区块链、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

这些领域不仅是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也是未来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九月份成立的深圳理工大学也走出了全新的发展模式,那就是,与举办地的产业相结合。

创校校长樊建平表示:“在集成电路方面,全广东省一年需要人才1.5万,能供上的只有3000人”,存在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而深理工首批设立的七个学院,正是与深圳市2022年提出的“20+8”产业集群政策相向而行,可大力保障深圳亟需的人才供给。”

资源的“双向奔赴”

一所优质大学为一个地区带来的人才资源、科研能力、新兴产业孵化能力等优势,是当地再多政策都无法替代的。就比如,在各大一线城市纷纷加入“抢人大战”的背景下,高校的成立无疑为留住人才做出巨大贡献。除了能留住本地的大学生,还能从全国各地吸引更多的学生。

为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深州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在2024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市市长覃伟中提到:要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同时提到要深化高水平合作办学、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

而兴建高校,也是新兴产业的比拼。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迎来爆发,各地均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对于处在转型期的城市来说,若先拥有一批复合型人才,无疑走在了前列。毕竟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某种程度上来讲,创新还是得由人来完成。

那深圳有什么优势?事实上,“财大气粗”的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可以说是毫不吝啬。2024年1月公布的深圳市财政预算报告提到,今年深圳市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达1033.7亿元,占比超过30%。这样的大手笔投入自然惠及到深圳的诸多高校。同时,深圳还对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和优惠措施,用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