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为电动车用户发声!新国标不符合老百姓需求,别让不骑车的人闭门造车!

10月30日,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针对电动车新国标公开发声,并直指要害:不能让平时不骑车的人来“闭门造车”,定标准之前要先征求老百姓意见!

500

众所周知,电动车新国标又要大改了,前阵子工信部发布了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相比现行的新国标,对车速、塑料占比等限制更加严格,引发网友热议。

目前电动车社会保有量已超3.5亿辆,比汽车还高,所以新国标修订涉及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李稻葵教授的发言,引发了很多电动车车主的共鸣!下面一起来看看教授都说了什么——

一、限速25km/h可能跑得比自行车还慢

新国标修订后,仍然维持了25km/h的限速要求,为了防止用户后期改装,还规定车辆本身与蓄电池、充电器之间必须带有互认协同功能,并加强防篡改规定。

500

对此,李稻葵教授表示,普通人日常骑行自行车都能达到15-25km/h,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时速可以达到35-40公里,限速25km/h的电动自行车可能还跑不过自行车。李稻葵教授还以自己举例,他骑自行车的速度一般在35公里以上。

电动车限速25km/h,如果路遇水坑,想加速骑过去,那就做不到了。同时,电动车上坡、上天桥地库也可能会动力不足,需要下来推车。

二、多项标准要求违背市场需求

在李稻葵教授看来,很多标准制定,都有堵不如疏的例子。

例如北方骑车很冷,很多人弄了挡风的棉罩,却也要被禁。李稻葵教授建议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给不同地区一些可调节的标准,更加适合。

500

还有新国标修订后要求强制安装北斗导航,基本上每台车要增加200块以上的成本,如果有用户不要这个功能,应该让用户自己选配。

新国标修订还规定了塑料质量占比在整车质量的5.5%以内,理由是为了限制非金属材料,实现防火阻燃,但是也大大限制了用户的车辆选择空间。

三、新的国标执行后,又会带来“改装风”

李稻葵教授指出,新国标跟用户实际使用场景的需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对于这些违背市场需求的规定,“一禁了之“之后,会倒逼正常的需求流向灰色地带,因此,预计新国标执行后,一定会带来一股新的改装风。

500

这又会导致老百姓改装与执法之间的博弈,最后新国标会成为不能完全实行的,被“束之高阁”的标准,反而违反了标准的严肃性,伤害了老百姓认同感。

最后,李稻葵教授呼吁,以后在定标准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征求老百姓的意见,一定不能让平时不太骑车的人来闭门造车。

500

李稻葵教授为全国亿万电动车人发声,指出来新国标的不合理之处,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希望新国标的制定者,能够听取建议,不要让新国标成为一副枷锁,锁住了电动自行车的代步属性,跟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

热门评论 22

  • 限速是没问题,因为电动车走的和自行车一条路,骑太快是不行。电动车应该规定的地方是技术标准,电池安全标准,充电安全标准,刹车安全标准,灯的标准(这个很重要)。

    规定更恶心的这些:强制戴头盔,强制不能带人,强制不能逆行。
    定这些规矩的肯定不骑电动自行车。
    但凡会骑都不会出这种规矩。
    骑电动车的什么人,在北京,一是骑电动车去地铁或公交站换乘地铁,请问如果戴头盔停车后头盔放哪,人手拿着一个头盔坐地铁坐公交?
    二是接送孩子,送孩子上学那至少两头盔,请问送完孩子后头盔放哪?拿两头盔上班?汽车强制系安全带,那是因为安全带本就是汽车上的部件,不需要额外再拿也不需要用完拿走。摩托车也有放头盔的地方。而电动自行车没有安全放头盔的地方。

    强制不能带人,骑电动车绝大多数场景是几公里范围内,坐公交没车或者麻烦,骑自行车更不安全带还带不了东西买个菜都放不了。还有去附近的商场超市无论是公交还是自行车都不方便,电动自行车是最方便的,停车占的地方和一辆自行车差不多。如果一辆电动自行车能让两个人就附近的超市商场不比骑两辆自行车更好?再说了,现在有几个人家里还有自行车?

    强制不能逆行,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一样是非机动车,我一般过马路都在斑马线附近过马路,比如逆行十米到斑马线过马路和顺行一百米过路口,选哪个。

    政策一定是为百姓服务的,而不是给百姓找别扭的,百姓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这种需求,他是有原因的。千万别让那些不骑电动车的人高高在上的制定电动车管理办法。

    类似的,不要让不会种地的人去出种地的管理办法。要了解并理解所管理对象才有可能出台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办法。而不是仅凭借权力任意妄为,要知道,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宪法第二条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有权力都是由人民授予,你不能拿人民授予的权力对人民胡作非为。
  • 有一说一,目前的问题是,电动车具备了机动车(摩托)的大部分性能,但是事实上却没有任何法规约束驾驶行为,导致大量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没有任何交通意识的驾驶员进入车辆交通过程!
    电动车如果允许高速行驶,那么应该纳入机动车管理系统,上牌,学习,驾照,扣分扣款尤其是车辆保险等等都要一起上!
    如果电动车按照机动车管理,那么交通事故就要公平划责,不能像现在这样偏向电动车驾驶员(理由是弱势群体又没有车辆保险)!
    以上简单的几条,请问反对新法规的正义人士,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呢!
  • 作为一个一直骑电动车上班的,而且前不久刚刚因为对方逆行摔了的人来说来两句。一、25km/h太慢,不符合老百姓生活的实际需要,这点肯定的。民意如水,堵不如疏。二、建议对电动车按速度等级加强监管,如:25km/h及以下,手机APP考安全警示,减少闯红灯,管理参考自行车。25km/h-38km/h,上牌考试戴安全帽,不买保险,24分,明显违法扣分。38km/h以上,上牌、考试、戴安全帽,买保险,24闯红灯等明显分违法扣分,吊销驾照。尽量利用APP减少执法成本,想开快就要接受更多监管,买保险等话费多一点成本。分级管理。
  • 青梅撷满袖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电动车上坡、上天桥地库也可能会动力不足,需要下来推车”。
    不是,非机动车上天桥下地道必须下车推行,这不是法律规定么。好多送外卖的骑车上天桥本身就是违法,也就是没人管而已,认真管起来全部都要罚款。教授还拿这个当例证,到底谁没骑过车啊。
    而且我也很好奇教授骑的啥车能到时速35公里,反正我是没见过普通家用自行车或共享单车飚这么快的。
  • 观察一世情
    ①电动车每年撞死的人有多少?
    ②汽车撞死的人又有多少?
    ③开电动车的人被电动车撞死的人有多少?
    ④开汽车的人被汽车撞死的人又有多少?
    ⑤开电动车的被开汽车的人救死的人有多少?
    ⑥开汽车被开电动车撞死的人又有多少?
    制订法律可以,但请不要打着为了安全的名义来掩盖某些持话语权的人绑架大众。请一碗水尽量端平。
    新国标把国内最遵纪守法的人群排除在外

    现在国内的中大城市基本都是禁摩限摩,新国标中对于电动自行车进行补充的轻摩和电摩对这些地方的人根本没有意义,有了摩托驾照也根本没法开。


    而国内中大城市的居民可以说是全中国最遵纪守法的一群人了,你让这群国内最遵纪守法的人直接无路可走。


    人民出行的需求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就算是有钱买了四轮的,两轮出行的需求也一样存在。


    就像去学校接送娃,如果都开四轮的去,直接就可以把学校周边的交通瘫痪掉。两轮肯定是更好更合理的选择。更不要说很多闹区停车难堵车什么的问题,不大风大雨的情况下,三五公里内的两轮都是更好更环保的方式。


    我买过真正符合国标规定的两轮电动车,满电状态下就我一个180斤的上个10度的坡都像乌龟在爬,要是电量少一点,或者带个娃什么的,根本就上不去。你马力上去了,就只能靠软件来限速,而软件很轻易就能被破解,就算厂商不提供,第三方也能轻易破解,大不了就是换个控制器的事。而第三方破解的安全隐患更大。


    其实新国标是有把这些需求考虑在内的,但由于限摩政策的存在,导致新国标直接瘸了一条腿,把最愿意守法的那群人直接排在了法外,所以才导致了这么多的矛盾。


    当下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了,就应该去除禁摩限摩的政策了,哪些只对电摩开放也好。对促进社会发展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展开
  • 不能把电动车和自行车做简单类比。
    自行车只有体力好,技术好才能骑得快,同时这种骑手处理意外情况,避免事故的能力也更强。
    电动车,只要能掌握平衡,会拧把手都能骑到最高限速,但处理意外情况,避免事故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必须要降低电动车速度上限,降低风险。
    还有自行车和电动车在路上超速很难抓现行,只有物理意义上限速,才能避免超速
  • 电动车按照机动车管理?想多了吧,作为标准机动车的摩托车都不想让上路,有多少城市都禁摩了?现在很多职能部门只管不理,反正流程合规,过程合规就行,打着为了你的安全让你活不下去的悖论与他何干?如果电动车速度快了就一定影响安全?是不是应该所有的车辆也安装限速装置和定位系统?如果电动车重了影响安全,是不是所有的车辆都应该限制重量?如果安装了观后镜影响安全,是不是应该所有的车辆也都取消观后镜?装了脚踏板的电动车,有几个人用过,又有几个人没被踏板干扰过?这种把可能推定为一定的做法且完全不顾骑行安全的安全规定,不就是一刀切的乱来吗?以前骑的雅迪大一些的电动车,我骑车能跑到30km,同时因为车重,骑行起来反倒是非常稳定,可控性也好,没有出过任何事故。同时家里还有小一点的雅迪电动车,车子很轻,骑行起来中心过高稳定性非常差,经常性的摇摆,而且踏板的存在还导致脚脖子受伤多次!!!另外,刚出了规定,马上又该,不正充分说明有些部门在标准设立上的随意性与不合理性吗?
  • 全部楼层
    深远铁匠
    新国标把国内最遵纪守法的人群排除在外
    现在国内的中大城市基本都是禁摩限摩,新国标中对于电动自行车进行补充的轻摩和电摩对这些地方的人根本没有意义,有了摩托驾照也根本没法开。

    而国内中大城市的居民可以说是全中国最遵纪守法的一群人了,你让这群国内最遵纪守法的人直接无路可走。

    人民出行的需求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就算是有钱买了四轮的,两轮出行的需求也一样存在。

    就像去学校接送娃,如果都开四轮的去,直接就可以把学校周边的交通瘫痪掉。两轮肯定是更好更合理的选择。更不要说很多闹区停车难堵车什么的问题,不大风大雨的情况下,三五公里内的两轮都是更好更环保的方式。

    我买过真正符合国标规定的两轮电动车,满电状态下就我一个180斤的上个10度的坡都像乌龟在爬,要是电量少一点,或者带个娃什么的,根本就上不去。你马力上去了,就只能靠软件来限速,而软件很轻易就能被破解,就算厂商不提供,第三方也能轻易破解,大不了就是换个控制器的事。而第三方破解的安全隐患更大。

    其实新国标是有把这些需求考虑在内的,但由于限摩政策的存在,导致新国标直接瘸了一条腿,把最愿意守法的那群人直接排在了法外,所以才导致了这么多的矛盾。

    当下社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了,就应该去除禁摩限摩的政策了,哪些只对电摩开放也好。对促进社会发展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正确的,新国标其实跟各大中型城市的禁限摩政策产生了直接冲突,制定新国标的人只考虑到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而忽略了各地禁限摩政策下需要快速便捷交通方式的客观事实。
    现在事实是很多在大中型城市骑乘“解限电自”的人是迫不得已,通勤距离长时间紧张且公共交通不够方便(例如解决最后一/二/三公里问题,频繁换乘公共交通速度慢,需要更加灵活的日常出行载具等需要)。
    解决这问题的途径在大中型城市几乎只有三个选择:
    1、买一辆四轮机动车(价格高、日常使用成本高,至少需要在家和通勤目的地各有一个固定车位及充电桩);
    2、买一辆小排量汽油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价格低、日常使用成本低,可以直接和非机动车混合停放不需要固定车位及充电桩);
    3、买一套公司附近的房子(重磅价格、日常维护成本高,后续还几十年的房屋贷款,喜好屯房的富哥可以无视)。
    相信聪明人都能看出广大人民群众会选择哪个方案,而那最合理的选择在各地政府野蛮无理的禁限摩政策下直接成了一个废案(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几乎等于整个主城区的超大范围禁摩区域、禁止禁摩区域内两轮摩托车的销售、禁摩区域内不发放新牌照无法上牌上保险、禁摩区域内驾校不提供两轮摩托车驾照教学考试)。
    当“解限电自”被没有相关骑行需求的四轮机动车主们疯狂唾骂的时候,本地政府的不合理禁限摩政策却被他们自动无视掉了,难道是在担心两轮摩托车重回路面和四轮机动车抢路权吗?
  • guan_16054943742726
    限速是没问题,因为电动车走的和自行车一条路,骑太快是不行。电动车应该规定的地方是技术标准,电池安全标准,充电安全标准,刹车安全标准,灯的标准(这个很重要)。

    规定更恶心的这些:强制戴头盔,强制不能带人,强制不能逆行。
    定这些规矩的肯定不骑电动自行车。
    但凡会骑都不会出这种规矩。
    骑电动车的什么人,在北京,一是骑电动车去地铁或公交站换乘地铁,请问如果戴头盔停车后头盔放哪,人手拿着一个头盔坐地铁坐公交?
    二是接送孩子,送孩子上学那至少两头盔,请问送完孩子后头盔放哪?拿两头盔上班?汽车强制系安全带,那是因为安全带本就是汽车上的部件,不需要额外再拿也不需要用完拿走。摩托车也有放头盔的地方。而电动自行车没有安全放头盔的地方。

    强制不能带人,骑电动车绝大多数场景是几公里范围内,坐公交没车或者麻烦,骑自行车更不安全带还带不了东西买个菜都放不了。还有去附近的商场超市无论是公交还是自行车都不方便,电动自行车是最方便的,停车占的地方和一辆自行车差不多。如果一辆电动自行车能让两个人就附近的超市商场不比骑两辆自行车更好?再说了,现在有几个人家里还有自行车?

    强制不能逆行,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一样是非机动车,我一般过马路都在斑马线附近过马路,比如逆行十米到斑马线过马路和顺行一百米过路口,选哪个。

    政策一定是为百姓服务的,而不是给百姓找别扭的,百姓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这种需求,他是有原因的。千万别让那些不骑电动车的人高高在上的制定电动车管理办法。

    类似的,不要让不会种地的人去出种地的管理办法。要了解并理解所管理对象才有可能出台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办法。而不是仅凭借权力任意妄为,要知道,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宪法第二条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有权力都是由人民授予,你不能拿人民授予的权力对人民胡作非为。
    家里有三辆车,但是也有3辆电动车。对于我这种不爱运动的,有时候出行,开车真的没有比骑电动车方便。两站的距离,你让我开车买菜?真心做不到,找个停车位都得半天,所以需要骑电动车,接送孩子,找到停车位,孩子都迟到了,只怕有人说,你可以早起半个小时啊?第一起不来,也舍不得让孩子太早起,第二区别不大,还得找车位,有时候送个孩子一肚子气,所以还得骑电动车。问题是新国标不让带人,这就神了!!不让带人,我买电动车做什么??戴头盔,实心说,确实有利于安全,问题来了,不方便啊,尤其是冬天,我看不到后面的人,看不到左右的人,甚至还听不到声音。那新国标是不是还得加一条,电动车后视镜安装不正确禁止上路??
  • ①电动车每年撞死的人有多少?
    ②汽车撞死的人又有多少?
    ③开电动车的人被电动车撞死的人有多少?
    ④开汽车的人被汽车撞死的人又有多少?
    ⑤开电动车的被开汽车的人救死的人有多少?
    ⑥开汽车被开电动车撞死的人又有多少?
    制订法律可以,但请不要打着为了安全的名义来掩盖某些持话语权的人绑架大众。请一碗水尽量端平。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553
最热 最早 最新

  • 他骑电动自行车吗?
  • 在城里骑自行车跑30公里?
  • 对电动车他们要限速,禁止上路,那些高档高速自行车要不要限速,要不要禁止上路?从交通事故赔偿看,豪车也应该禁止上路,许多人赔不起,限制了老百姓的行路权和健康权。
  • 以后学经济的人发表意见,出主意,一定要与老百姓商讨后再进行
  • 禁摩的锅却要电动车来背
  • Old_Ark 经历比较丰富的普通人
    对这些“著名”经济学家很反感,比如这位。还动不动代表广大老百姓。你有什么资格?
  • 常年骑电动车,若说这几次标准的问题,自感有何不食肉糜之味。其实电动车第一位的安全问题,首在电瓶安全,这是科技水平、材料品质和厂家制造成本、售价的事。再是充电安全,这是室內外充电区域安全管控的事。最后才是用车人的问题,大约骑行人年龄、体质应有软性规定,以减少事故责任纠纷,并不鼓励不适者骑行。车速则应满足一般道路状况要求。车的宽、长度应满足车载日常用品,严格限制载货运输。戴安全头盔应硬性规定。其他的基本管无可管。看看现在城区,慢车道己很少自行车了,几乎成电动车专道,几亿人天天都在骑行,就是用脚也能把何不食肉糜者踢个半死。
  •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就不是:不能让平时不骑车的人来“闭门造车”,了?定标准之前要先征求老百姓意见!
  • guan_16054943742726
    限速是没问题,因为电动车走的和自行车一条路,骑太快是不行。电动车应该规定的地方是技术标准,电池安全标准,充电安全标准,刹车安全标准,灯的标准(这个很重要)。

    规定更恶心的这些:强制戴头盔,强制不能带人,强制不能逆行。
    定这些规矩的肯定不骑电动自行车。
    但凡会骑都不会出这种规矩。
    骑电动车的什么人,在北京,一是骑电动车去地铁或公交站换乘地铁,请问如果戴头盔停车后头盔放哪,人手拿着一个头盔坐地铁坐公交?
    二是接送孩子,送孩子上学那至少两头盔,请问送完孩子后头盔放哪?拿两头盔上班?汽车强制系安全带,那是因为安全带本就是汽车上的部件,不需要额外再拿也不需要用完拿走。摩托车也有放头盔的地方。而电动自行车没有安全放头盔的地方。

    强制不能带人,骑电动车绝大多数场景是几公里范围内,坐公交没车或者麻烦,骑自行车更不安全带还带不了东西买个菜都放不了。还有去附近的商场超市无论是公交还是自行车都不方便,电动自行车是最方便的,停车占的地方和一辆自行车差不多。如果一辆电动自行车能让两个人就附近的超市商场不比骑两辆自行车更好?再说了,现在有几个人家里还有自行车?

    强制不能逆行,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一样是非机动车,我一般过马路都在斑马线附近过马路,比如逆行十米到斑马线过马路和顺行一百米过路口,选哪个。

    政策一定是为百姓服务的,而不是给百姓找别扭的,百姓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这种需求,他是有原因的。千万别让那些不骑电动车的人高高在上的制定电动车管理办法。

    类似的,不要让不会种地的人去出种地的管理办法。要了解并理解所管理对象才有可能出台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办法。而不是仅凭借权力任意妄为,要知道,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宪法第二条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有权力都是由人民授予,你不能拿人民授予的权力对人民胡作非为。
    什么我没错,错的是这个世界的即视感···
    头盔这点你放车上会咋滴
    不过其余的我说实话作为电动车通勤的人,确实无法反驳···
  • 古今多少事
    作为一个一直骑电动车上班的,而且前不久刚刚因为对方逆行摔了的人来说来两句。一、25km/h太慢,不符合老百姓生活的实际需要,这点肯定的。民意如水,堵不如疏。二、建议对电动车按速度等级加强监管,如:25km/h及以下,手机APP考安全警示,减少闯红灯,管理参考自行车。25km/h-38km/h,上牌考试戴安全帽,不买保险,24分,明显违法扣分。38km/h以上,上牌、考试、戴安全帽,买保险,24闯红灯等明显分违法扣分,吊销驾照。尽量利用APP减少执法成本,想开快就要接受更多监管,买保险等话费多一点成本。分级管理。
    不用这么麻烦。车速超过20,车祸负全责就行
  • 古今多少事
    作为一个一直骑电动车上班的,而且前不久刚刚因为对方逆行摔了的人来说来两句。一、25km/h太慢,不符合老百姓生活的实际需要,这点肯定的。民意如水,堵不如疏。二、建议对电动车按速度等级加强监管,如:25km/h及以下,手机APP考安全警示,减少闯红灯,管理参考自行车。25km/h-38km/h,上牌考试戴安全帽,不买保险,24分,明显违法扣分。38km/h以上,上牌、考试、戴安全帽,买保险,24闯红灯等明显分违法扣分,吊销驾照。尽量利用APP减少执法成本,想开快就要接受更多监管,买保险等话费多一点成本。分级管理。
    38以上了那不白禁摩了?你25以上去机动车道还是去自行停车道还是人行道?
  • 争执太累你杠你对 拒绝非黑即白,拒绝站队,理性思考,平和讨论!
    我支持的是各城区中心完全禁掉,否则:

    人人骑车-公共交通崩溃-更多人骑车-道路拥堵-更更多人骑车-城区和高架沦陷影响汽车-全民骑车-市容一举超越印度和孟加拉!!!!!
  • guan_16054943742726
    限速是没问题,因为电动车走的和自行车一条路,骑太快是不行。电动车应该规定的地方是技术标准,电池安全标准,充电安全标准,刹车安全标准,灯的标准(这个很重要)。

    规定更恶心的这些:强制戴头盔,强制不能带人,强制不能逆行。
    定这些规矩的肯定不骑电动自行车。
    但凡会骑都不会出这种规矩。
    骑电动车的什么人,在北京,一是骑电动车去地铁或公交站换乘地铁,请问如果戴头盔停车后头盔放哪,人手拿着一个头盔坐地铁坐公交?
    二是接送孩子,送孩子上学那至少两头盔,请问送完孩子后头盔放哪?拿两头盔上班?汽车强制系安全带,那是因为安全带本就是汽车上的部件,不需要额外再拿也不需要用完拿走。摩托车也有放头盔的地方。而电动自行车没有安全放头盔的地方。

    强制不能带人,骑电动车绝大多数场景是几公里范围内,坐公交没车或者麻烦,骑自行车更不安全带还带不了东西买个菜都放不了。还有去附近的商场超市无论是公交还是自行车都不方便,电动自行车是最方便的,停车占的地方和一辆自行车差不多。如果一辆电动自行车能让两个人就附近的超市商场不比骑两辆自行车更好?再说了,现在有几个人家里还有自行车?

    强制不能逆行,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一样是非机动车,我一般过马路都在斑马线附近过马路,比如逆行十米到斑马线过马路和顺行一百米过路口,选哪个。

    政策一定是为百姓服务的,而不是给百姓找别扭的,百姓会有这么大规模的这种需求,他是有原因的。千万别让那些不骑电动车的人高高在上的制定电动车管理办法。

    类似的,不要让不会种地的人去出种地的管理办法。要了解并理解所管理对象才有可能出台合理而有效的管理办法。而不是仅凭借权力任意妄为,要知道,我们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宪法第二条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有权力都是由人民授予,你不能拿人民授予的权力对人民胡作非为。
    做为一个天天骑行上下班的人来说,不戴头盔,逆行,让人最反感的两项,全都有,还自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真是给电动车用户招黑呀。所谓的坏了粥的那一粒就是这样子的吧。反感戴头盔的理由也很让人疑惑。头盔镶钻了还是纯金的呀,人走的时候头盔挂车把上就不行了么,80%骑车人都是这么做的。实在觉得头盔金贵,装个箱子锁起来也就行了。
  • 大眼洞察 洞若观火,却装聋作哑,是不负责任滴
    他们先干垮了电视,现在轮到电动自行车了!
  • 现在最烦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什么事情什么话题都想来表达意见插两句嘴。下至贩夫走卒,上到国际关系,感觉没有他不懂的。
    电动车也好,机动车也好,怎么管理交管部门最有发言权。行车安全和通行效率需要平衡考虑的,不是快就好的。
    难道李稻葵自己天天骑电动车通勤吗?无非是制造话题博眼球而已。又不是真正关心骑电动车的群体。
  • 小河大虾
    限速和戴头盔都能接受。不同意的是不能载人。我要接送小孩上学啊!汽车咱买不起,只能买老头乐了?
    先搞清电动自行车和电摩的区别。
  • 全部楼层
    guan_17144945062640
    网上叫的绝大部分肯定都不是骑电动自行车的,甚至是不是国内的都难讲。
    25的限速上一版的标准就有了,这次只不过是沿用。
    赞同 就是起哄 凑热闹
  • Z_L
    争取权利的时候青筋暴露无理闹三分,出事的时候口吐白沫血肉横飞,要赔钱的时候满地打滚鬼哭狼嚎装可怜甚至倒打一耙。看评论里面还有人对强制戴头盔,禁止逆行等口诛笔伐,竟然还大把点赞的,这是何等的逆天。是要想把中国印度化非洲化么?群众里面有坏人呐~
    网上叫的绝大部分肯定都不是骑电动自行车的,甚至是不是国内的都难讲。
    25的限速上一版的标准就有了,这次只不过是沿用。
  • 全部楼层
    lanyuflying
    不是我,你认为骑电动车上班的,都是大学毕业的,都有时间上网并且能熟练解读政策并填写反馈意见???!!!
    哦,就是说要有人把你抱起来,然后在耳边轻轻说:宝贝,电动车要出新规定咯
  • 全部楼层
    guan_15723953661892
    9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公开征求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
    不是我,你认为骑电动车上班的,都是大学毕业的,都有时间上网并且能熟练解读政策并填写反馈意见???!!!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