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危机四伏:业务萎缩、人事震荡何时休?

2024年,快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业务增长乏力、人事动荡不安、内部治理漏洞频出,一系列问题如同巨石般压在快手的肩上,让这个曾经的短视频巨头步履维艰。

500

近年来,快手在电商、短视频、本地生活等多个领域重兵集结,但效果并不理想。电商GMV增速大幅下滑,短视频的“黑洞效应”逐渐减弱,本地生活业务更是难堪大任。与抖音的差距持续拉大,快手在短视频领域的老二地位岌岌可危。

更令人担忧的是,快手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滑,这标志着快手或许已经迈入了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直播板块作为快手的“压舱石”,其收入也在2024年第二季度出现了同比减少,这无疑给快手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业务增长乏力的同时,快手的人事问题也愈发严重。今年以来,快手的人事变动频繁,关键岗位屡失“大将”。磁力引擎副总裁、短视频业务负责人袁帅,推荐算法负责人宋洋,首席音视频架构师刘岐,知识图谱与大模型Agent技术leader付瑞吉等核心高管纷纷离职,这对快手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这些高管的离职,不仅让快手的业务发展失去了重要的推动力,更让快手的内部士气受到了严重打击。员工们开始对公司的未来产生怀疑,人心涣散,这对于一个正在经历困境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除了人事问题,快手的内部治理也存在诸多漏洞。今年9月初,一份举报邮件在网上流传,称快手员工泄露了公司的核心数据和规划打法,导致股价下降。这一事件暴露了快手在内部治理上的严重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如何加强对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如何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和风险预警机制,已经成为快手必须面对的核心议题。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快手在这方面显然做得还不够。

面对困境,快手选择了押注AI作为新的增长点。然而,AI大模型的研发周期长、变现难度大,这是全球科技行业公认的现实。在国内,快手还要面临阿里、腾讯、字节、华为、百度等巨头的激烈竞争。

虽然快手已经推出了主打文生视频的可灵AI平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赚钱能力上仍然有限。付费会员规模有限,专业服务市场尚未打开,这使得快手的AI商业化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快手正面临业务增长乏力、人事动荡不安、内部治理漏洞频出以及AI商业化前路未知等多重困境。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刻,快手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加强内部治理,稳定人心,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未来。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快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