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党政机关带头使用,国产新能源车喜迎提质增量新机遇!
.
10月28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在更新公务用车时,应率先垂范,优先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多年来,笔者一直呼吁政府机关的公务用车应采用国产新能源车,如今这一呼吁已正式转化为政策实践,对此我深感欣慰。我坚信,中央的这一战略决策,必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推动我国的新能源事业迈向新高度。
.
《通知》指出,除特殊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或无适配车型等情况外,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公务用车的比例应当达到《“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明确的“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目标要求,并逐步提高。同时,为响应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号召,《通知》还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配备标准,规定新能源轿车价格不超过18万元,并鼓励通过社会化方式保障公务出行时优先租用新能源汽车。此外,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
各级政府机关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举措,有利于引领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与接纳,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此举对于缓解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的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首先,从环保节能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以其零排放、低噪音的独特优势,已成为推动绿色出行的重要力量。然而,部分消费者(其中也包括笔者的夫人鲍女士)仍对新能源车持保留态度,他们受某些社会误传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新能源车的电池存在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从而在情感上对新能源车产生抵触。面对消费者的疑虑与担忧,政府不仅通过政策引导,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能源汽车“站台”,亲自示范使用,为消费者解疑释惑,提升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信任感。这种由政府引导的示范推广,有助于逐步培养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
其次,中央的这一决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着产能与需求不匹配的严峻挑战。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到3661万辆,而市场需求仅为530万辆,这一显著的供需失衡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甚至对部分企业的存续构成了威胁。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机关带头使用国产新能源汽车,将有效激发市场需求,促进产销量提升,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中国的公务用车保有量约为500万辆。这一数量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供了充足的市场基础。如果以公务用车保有量为基础,按每年10%的更换率计算,则每年可以带来约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政府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需求方与引导者,通过积极采购与推广国产新能源汽车,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市场初期面临的接纳度不高、市场渗透率有限等挑战,还能有效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包括电池制造、充电设施建设、智能网联技术等多个领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熟与完善。
.
再者,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各级政府机关带头使用新能源车,将极大地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向这一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靠拢。这不仅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推动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深刻变革,使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不再过度依赖单一的石油资源,从而有效分散了能源风险,提高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政府的示范效应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各级政府机关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展现了政府对环保事业的坚定承诺和积极行动,树立了政府的公信力和良好形象。它向全社会传递出明确而有力的信号:环保不仅是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当政府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时,将极大地激发并带动广大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努力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