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努力工作的目的是让西方生活得更美好吗?

【本文由“中国人的上帝就是自己”推荐,来自《欧盟没有资格没有实力叫板中国!》评论区,标题为中国人的上帝就是自己添加】

  • 书生剑走江湖
  • 路透社、《德干先驱报》10月23日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拟率高级代表团赴印参加第18届亚太德商大会(APK2024),聚焦加强印德经济合作,以减少德国对中国产业的依赖。

说实话,我还是挺期待的。

在法国,宠信印度是法国媒体种族歧视中国人种时使用的最频繁最赤裸的手段。而在法国企业里,印度人的名声并不好(除了咖喱英语很流利)。

印度产品的质量,印度人作为“大英臣民”的傲慢,印度工程师的不称职…… 印度河水的肮脏,印度人对天主教徒的侵犯……

我想德国人对印度可能也是这种感觉。我还是很希望欧洲把一部分进口货物转向印度的,因为印度人太傲慢,由此可知他们几乎不会在乎欧美白皮对产品质量问题的不满,甚至还会因此心生不满,并以“种族歧视印度”为由拒绝改进。

我真心希望国内各行各业仔细思考一下,我们生产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欧美白皮生活的更好(还坚持把我们善良朴实的劳动者当奴隶看待),还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更幸福地共同生活在一起。

国内一些市场问题不仅仅是内卷造成的,一部分是产业种类固化,一部分是中国商业普遍存在的按时交货、按时付款、按时发放工资、严格尊重遵守商业合同、在商业交往中保持基本的礼貌、信任和厚道……

这些都需要腾出时间、人力和资源对中国的制造业和内部营商环境进行循序渐进地改善,因此没必要累死累活地给欧美白皮赶订单(而且赶订单还会导致中国商品的盈利能力被极度压榨,加剧内卷)。

中国需要让欧美突然感受一下失去物美价廉的中国货的代价:没钱就用廉价印度次品。经济学里的“稀有品才会更值钱”,中国厂商需要知道这个概念的含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