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看到这个,就不用和德国队友吵架了

作者 | 木马君

500

前阵子写文章跟大家聊过,因为小木马突然迷上了吉他,我们特地请了一位老师来教他。

学了几堂课后,木马爸爸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很不满意,他觉得这种从基础指法开始的学习方式,会杀死小木马的兴趣。

我们争论了半天,最终我决定,放手让木马爸爸去做,毕竟按照他的规划来,小木马似乎更加乐在其中。

文章发出后,很多瓜友加入了讨论:学习乐器,是循规蹈矩地“吃苦”更有效,还是追随内心的热爱,更能让孩子从中获益?

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标准答案。

巧的是,最近我正在看的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季,其中有一集刚好讲的是德国的儿童教育,且开篇正是从音乐学习来切入的。

看完这一集后,我觉得很有收获,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部片子。

500

纪录片一开始,导演周轶君带着我们,去柏林实地体验了一场音乐会。

与普通音乐会不同的是,它的听众是一群真·小宝宝,有的处于爬行阶段,大的宝宝也不过三四岁左右。

500

在台上演出的是专业的歌剧、演奏家,他们还会时不时走到观众席,和宝宝们互动。

500

这一圈看下来,让人不由好奇:宝宝们那么小,真的听得懂音乐吗?父母们带这么小的孩子前来,是打算让他们早早开始接受熏陶,以后好走音乐道路么?

答案是非也,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

就像一对带着小宝宝来听音乐会的姐妹说的:“没想过这些,如果孩子(未来)喜欢的话,也可以从事音乐专业。”

500

这样的宝宝音乐会在柏林十分普遍,票价十分亲民,比如这场只要2欧元,主打一个大众娱乐,完全没有门槛。

看来在德国,音乐并不是作为一项才艺,而是作为一种习惯,存在于日常生活里的。

那么,音乐培训的情况又如何呢?

答案是:除了专业学生,并没有普遍的考级制度,德国人让孩子学音乐,更多地是作为兴趣爱好。

500

为了了解普通德国孩子是如何学习声乐的,周轶君还拜访了一位钢琴培训老师,交谈间,这位华人老师一语道出中德学习音乐的差别:

德国人是用耳朵在学钢琴,亚洲人则是一直动手,很讲究指法。”

从小木马最开始的学习经历来说,似乎的确有一些道理。

500

现场还有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在学钢琴,当被问到每天练习多久时,小姑娘说:并不是每天都练,有时候十几分钟,有时候半小时这样。

嗯,看来也是主打一个随缘。

500

如果木马爸爸看了这段,一定会很得意,他教导小木马学吉他的方式,用的正是德国人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以兴趣为主,渗透于日常生活中,先让孩子从心底里熟悉并喜欢上音乐。

接下来如果孩子想继续,再从基础指法和乐理知识开始步步深入,这时因为有了热爱打底,反而容易坚持下去。

500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开始我有点讶异这样的学习方式,但又不得不承认,德国人在音乐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巴赫、贝多芬、舒曼、门德尔松。。。这些音乐家的名字到现在依然如雷贯耳,在当今古典音乐的舞台上,德国的交响乐团也仍然是神一样的存在。

500

在看这部纪录片时,还有一点让我有点惊讶,那就是德国政府对于孩子骑自行车的重视。

德国有16个州,每个州在教育政策方面都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全国的教育大纲有一个一致性的规定,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必须要完成4件事:

了解本城市的文化历史

了解本州的文化历史

进行性教育

必须学会骑自行车

这种学习,与我们小时候骑着大人的自行车,在泥土路上跌跌撞撞、自学成才不同;

和如今的孩子们在小区里,慢慢从儿童自行车学起的方式也不同,德国人在这方面,采用的方式非常德国——考证。

500

针对这个项目的培训设施非常齐全,不但教学自行车、头盔等装备一应俱全,还在操场上单独开辟了一个区域,有拐弯、上下坡等各种路况,路边有各种交通标志、红绿灯。

500

学习交通规则时,有专门的警察来负责讲解;实操上路时,会遇到开着四轮简易车的老师,一切看起来跟驾校差不多。

500

孩子们想要通过考试,需要在遇到相应交通标志、突发情况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一旦积累到8个错误点,就会被判为不合格,需要重修补考。

导演现场尝试了一把,结果很快就被叫停,因为她转弯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则给出手势,这就算是一个错误点了。

500

看来这个自行车考试还是挺难的,想要顺利通过,必须认真练习,熟记交通规则。

但我想,这对于德国孩子来说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德国父母们非常热衷于教孩子学骑自行车。

就连小木马也不例外,他才两岁左右的时候,木马爸爸就已经为他入手了平衡车和全套护具,过马路的时候,不厌其烦地讲解交通规则,全然没把身边的奶娃娃当成小孩。

500

当时我还有点不理解,对着这么小的孩子讲这些规则,他听得懂吗?

如今看来,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当你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规则就会像喝水吃饭一样,习惯成自然。

500

如果说在《他乡的童年·德国篇》这集里,有什么是让人最惊讶的,那可能就是德国的性教育课了。毕竟这一分集的小标题就叫做「科学坦诚的儿童性教育课」。

正如上面所说到的,性教育是德国小学阶段必须完成的内容,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四五年级的孩子。

500

他们围坐在桌前,十分坦然地讨论男女人体、生殖系统的不同之处,以及自己的感受。

所有孩子发言时,都神态自然、语调轻松,与平时上课并没有什么不同。

正是这样开诚布公的态度,反而更容易获取到科学的性知识,让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

500

在这里,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什么样的想法都会被允许,我看了一下孩子们列出的疑问列表,有些问题还挺难回答的500

500

在性别意识方面,孩子们被允许保留自己的喜好,男孩不一定要喜欢车,也可以喜欢娃娃,女孩子不一定要喜欢裙子,也可以爱上更硬核的内容。

我很喜欢上这堂课的老师说的一段话: 我们这样说,是因为每个孩子都应该成为自己。

500

除了讲授理论外,性教育课程还包含体验环节,两个男孩子兴高采烈地在衣服里塞了个抱枕,然后开始体验孕妇的生活。

500

因为这个“包袱”的存在,他们下楼时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穿鞋时更是遇到了困难,没办法再身轻如燕,放飞自我。

我想,这样的体验对于他们一定是特别的记忆,以后在生活中再看到孕妈妈,或者更远的以后伴侣怀孕时,男孩子们会更加理解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500

除了学校的课程,还有专门免费为孩子们上性教育课的机构。当我们跟随镜头,看到桌上摆着的教具,我忍不住睁大了眼睛:这些教具的造型,也太直白了点儿吧。。。

500

但是除了逼真的教具,还有特别具有德国特色的课程内容——这里会教孩子们,安全套测量仪要怎么使用,怎样挑选适合自己尺寸的套套。

看完这一段内容,你可能会震惊于德式性教育的百无禁忌,尤其是这种把一切都纳入精准把控的认真和精密,大概也是德国人刻入骨髓的习惯之一。500

500

那么,从小就让孩子了解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导致什么不良后果?从数据来看,并没有这样的担忧,德国的早孕率在整个欧盟是最低的。

我还很喜欢他们在性教育课本第一课里的问答:

“爱是什么?”

“爱首先是责任。”

500

500

谈到德国,有一个话题总也绕不过去:普通德国人是怎么看待二战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他们如何讲述这段历史?

一位小学历史老师说出了答案:既然可以谈论性教育,那为什么不能讨论战争呢?

的确,在这两个相对禁忌的话题上,德国人的态度却是异常坦诚,不吝于把它们放在桌面上,开诚布公地谈论。

500

在上相关内容的课程时,老师提前准备了资料,下发给学生,作为这堂课的补充,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坐着地铁,穿越勃兰登堡门,去参观了犹太人受害纪念碑。

500

这里的解说耐人寻味,一个曾经由加害者掌权的城市,最终为受害者树立了纪念碑,并将它们安置在首都柏林最中心的位置上。

可以看出,德国教育有一种迥乎寻常的气质:不回避,不遮掩,犯了错,那就从错误中学习。

500

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还无法体会到这里的沉重,但对于他们来说,对于战争,他们有自己的看法。

参观期间,有个孩子和同伴发生了冲突,哭着来找老师,问清楚原委后,老师安慰了他。

在这样一个时刻,他突然有所感悟:战争就像两个人打架,但我不想要战争。

500

500

在另一个学校,低年级是混龄班,这里的老师每天带着助教上班,而他的助教有点特别,是两只大狗。

500

老师介绍,狗狗是这个班里的“情绪调节器”,可以安抚孩子们的情绪。

而且当班级很吵/气氛紧张时,狗狗会首先感应到,它会站起来不安地走动,这样就能提醒老师,及时调整气氛。

500

作为一个混龄班,这里的孩子从5岁到8岁都有,虽是同班,但孩子们的学习进度是不同的。

孩子们可以自主决定学习什么,比如想要学习一年级数学,相关的内容都被拆解成了阶梯式的教程,如果觉得自己学会了,可以参加测试,通过测试的孩子可以继续学习下一章。

500

在这里,导演周轶君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测试是开放的,那要怎么防止孩子们作弊呢?

老师的回答十分有趣,如果测试是为了相互比较,那么的确有可能出现抄袭,但如果测试的目的只是为了检测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孩子就没有必要去抄别人。

500

看到这里,我不由感叹,这样的学校大概是很多家长的理想,但这种模式其实也挺费老师的。

纪录片的片尾给到了一些额外的资料,其中有一项写着“当下,德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师资不足”,从这个小学的教育模式,大概可以感受一二。

500

纪录片还采访了一个中德跨文化家庭,和我们家有点像,太太是中国人,先生是德国人,他们有一个4岁的女儿。

四五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但这个家庭的氛围却意外地宁静,没有大呼小叫,没有训斥责备,一切都那么平和有序。

500

当谈到孩子的成长如果不符合父母期待怎么办时,这位妈妈给出了一个观点,做父母要首先做好调整,积累起应付未来一切变数的勇气。

这个自鸡式的回答,还是让人有点惊讶的。

500

事实上,纵观这一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德国人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态度,“培养TA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不是以上对下的命令,而更像是对伙伴一样,十分坦诚,自然。

这一点,我的感受很深刻。尤其看完《他乡的童年》新加坡那一集,深切感受到其中的“卷”后,再对比德国这一集,会感觉内心十分平静,放松。

在经历过亚洲教育后,就会更加理解德国教育背后的思虑和用心,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不止有一个模样,而原本笃定的答案,也可以有别的解法。

500

点击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