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施政的“改变”与“改革”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500

都知道资金、人和平台,但是在一个体制和地域下真的“有机”运行起来,才是一个命题。

500

上周,李家超发表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篇幅较长,既有推动这个城市面向国际的宏伟构想,也有对劏房设定8平方米的最低标准。

其中有不少新亮点,包括:打造香港成国际黄金交易市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设海运港口发展局推动高增值海运,设百亿基金推动创科产业等。

大家最期望“改革”,都想从中寻找各自想像的“改革”蓝图。

我仔细阅读了全文,的确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想法,但不少仍属于“改变”的措施。

无论如何,“变”总比不变要进步。

“改革”一词,对于内地人耳熟能详;对于凡事讲法的香港,的确需要仔细斟详。

日前,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对“变”的说法,有更具体的表述,即“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换言之,要改革,先厘清有哪些需要改,要精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评估,改革会带来哪些影响,以科学、稳步、有序地推进;要担当,面对当前存在的阻力,主动地推动社会踏上改革之路。

改革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香港面临经济转型,创科必定扮演着重要角色。

500

施政报告在创科方向着墨不少,已宣布以100亿元设立“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以公币引导市场资金投资指定策略新兴及未来产业。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长孙东指,相关政策属“重大思路变化”。

或许这也是政府决心“改革”的一个标志,目的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与政府一同投资“具战略意义的策略发展产业”,期望透过母基金未来5至10年内“汇聚过千亿元资金”,投入香港创科产业。

香港的几所大学在世界排名较前,科研力量雄厚,但长期搁置于金字塔中,未有释放这股科研能量转化为先进产业,面对香港未来5至10年的经济转型关键期,政府将“资金”用于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上,发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作用十分重要。

当然,政府反复强调,这只是一只母基金,创科过程不能单靠政府投入,未来会按不同产业板块设若干个子基金,并要吸引市场上的专业投资经纪人参与子基金运作,再透过他们运作及筹措资金,包括投资具体项目,将“杠杆效应”进一步放大。

设立“引导基金”,内地、新加坡、美国及瑞士等地已有先例。

据政府掌握,截至去年内地共有2086个政府引导基金,初期引导资金规模为12.19亿元人民币,政府乐观预计可“撬动”数十倍市场资金。

若这一案例在香港复制成功,将可为创科注入新动力。

搞创科,资金固然重要,但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500

施政报告称,要让顶尖人才来港,关键在香港要提供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

相关局长表示,政府正建立生命健康研发院,各校正准备计划书,其中重要指标为是否吸引到世界顶尖人才。

创科局亦将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建议设“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冀助大学在全球招收最好的人才。

这份决心,是令人鼓舞的。

资金、人才想通了,下一步就是创科平台。

特首李家超用了不少篇幅,就如何规划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深圳河两岸两个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提出不少落实措施。

按照港深两地政府的规划,未来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占地87.7公顷,分两期发展,将专注发展六大产业,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及机械人。

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与深圳必然有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两个园区内的公司及研究机构会构成何种约束及障碍,特区政府与内地正商讨创新边境管理方式。

据闻,或会采取“白名单制”,容许两个科技园区的特定工作人员经登记后,即可透过人面识别或电子卡等方式,自由进出两个科技园区。

除了人员流动,也将与内地加快采取措施拆墙松绑,促进物资、资金及信息过河流通。如何尽快可以起动,仍需要两地政府加把劲。

李家超和他的管治团队对振兴经济、推动创科、改善民生的决心及努力,尤其是今年施政报告提出在金融科技和航空枢纽展现的规划等,市民是肯定的。

在治理层面,政府又成立若干跨部门工作小组,虽有点架床叠屋的官僚做法,可能因为改革之路不易行,需要集中力量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效率如何?政府需要不断检讨。

不可否认,施政报告除了立志要加快香港以创科带动经济转型的决心,我们也看到政府着眼解决长期困扰市民的住房问题,兼顾了各方利益和需求,四平八稳。

下一步,需要的是政府精准布局,确保提出的措施可行、可见成效、可惠及市民福祉。

这才是从“改变”到“改革”,再由“改革”转化为社会进步的“改变”之目的。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