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消费金融增资背后:暴力催收与高利贷争议何时休?

在消费金融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海尔消费金融”)近期完成了注册资本金的增资,从15亿元增至20.9亿元。然而,这一增资举措并未能完全掩盖其背后潜藏的风险与挑战。

500

近年来,海尔消费金融的业务规模虽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与此同时,其不良贷款余额也在持续增长,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呈现下滑趋势。这一系列数据无疑给海尔消费金融的风险抵御能力敲响了警钟。为了应对这一紧迫的资本补充压力,海尔消费金融不得不通过增资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来补充资本,以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

然而,增资只是治标之策,海尔消费金融在资产质量管理上仍面临较大压力。其拨备覆盖率持续下降,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显示出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不仅可能对其偿债能力造成一定影响,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在业务发展方面,虽然海尔消费金融的总资产规模和营收净利数据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相较于行业头部公司,其仍处于中部之列。在增量缩减、存量内卷的背景下,海尔消费金融要想从头部消金公司口中抢夺增长果实,就需要扩充注册资本以支持更大放款规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增资就能解决问题。如何在保证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提升资产质量,是海尔消费金融亟待解决的问题。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海尔消费金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海尔消费金融的累计投诉量高达11018起,其中绝大多数的投诉问题指向了暴力催收。

例:投诉编号为“17376315174(2024年10月01日)”的案件中,指认“海尔消金违规违法催收,在本人没失联的情况下联系紧急联系人”;投诉编号为“17376304039(2024年09月30日)”的案件中,指认“被平台催收人员暴力催收,恐吓,威胁本人还款”,投诉编号为“17376306990”(2024年09月30日)的案件中,指认“海尔够花暴力催收,恶意骚扰本人,对本人生活已造成极大影响。”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海尔消费金融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此外,海尔消费金融还曾深陷高利贷争议之中,虽然现今类似的高利率情况已经不存在,但附加的逾期罚息、违约金等其他费用仍然让部分消费者感到不满。

例如,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人民法院公布的案号为(2024)豫1003民初5566号的裁判文书显示,海尔消费金融与杨某锋签订《个人消费信贷借款协议》约定,被告向海尔消费金融借款8000元,借款期限为12个月,贷款年利率为36%。

再如,甘肃省环县人民法院披露的民事判决书显示,在海尔消费金融与被告人王某的纠纷中,海尔消费金融要求王某偿还借款本金16682.22元,借款利息、罚息、滞纳金按年利率24%计算直至借款清偿之日止(至2023年10月10日利息、罚息14999.29元,借款本息合计31681.51元),经法院审理,被告王某与海尔消费金融约定的借款利率为年利率30%。

面对这些问题,海尔消费金融需要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要加强风险管理,提升资产质量,确保业务稳健发展;另一方面,要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催收行为,避免暴力催收等不当行为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响应监管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合规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总之,海尔消费金融的增资举措虽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在风险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