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内派系分化重组波谲云诡

  赖清德目前的处境有点内外交困的味道,除了是因为朝小野大的局势,赖政府的许多政令,尤其是攸关赖政府政绩的明年度总预算案在「立法院」被三度卡关之外,在民进党内也是诸事不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日前在官邸宴请民进党全体「立委」时,五十一名民进党「立委」中竟然有十二人未有出席,缺席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三,颇为罕见,「认真唔俾面」,而且缺席的「立委」各派系都有,包括「英系」的王世坚、吴沛忆、黄捷、杨曜,「正国会」的吴琪铭、刘建国、林岱桦,「涌言会」的王定宇,「新潮流系」的蔡其昌、邱志伟,甚至连赖清德的嫡系林俊宪、林宜瑾也缺席。

  因而可以说,在「二零二四」大选后,不少民进党人预估的,随着赖清德的胜选,民进党内各式人等都将会「西瓜偎大边」,「百鸟朝凤」那样聚拢于赖清德的身旁,并因此而发生「赖升英降」效应的趋势,并没有出现。

  遥想二零一六年的大选过程中,原本在半途才加入民进党、在党内并无任何班底,一向厌倦派系恶斗的蔡英文,竟然能够聚拢党内各派系,在党内几乎没有任何反对声音,因而民进党中央文宣幕僚还专门为此而出版《英派》一书,炫耀民进党内各派系都已经聚拢成为一个「英派」,蔡英文已经成为各派系的「共主」。而现在赖清德的境遇却是与之背道而驰,不但未能将党内各派系聚拢成为「赖派」,反而是各派系的对立纷争更为激烈,两者之间,确实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当然,民进党毕竟是一个派系林立的政党,所谓「英派」之说只是反映在党内各派系都叫因为服膺于蔡英文,而不等于是各派系已经消亡。正因为如此,蔡英文在其个人政治权势达到巅峰时,也在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派系。由陈明文主导的「台湾世代智库」和洪耀福、苏嘉全等人主导的「小英之友会」等「挺蔡」团体正式汇聚起来,转型为派系组织「英系」,并逐渐发展壮大。另外,本是「新潮流系」总召的郑文灿,还有本是属于其它派系的重要人物,如「正国会」的林智坚等,因为得到蔡英文的宠爱,虽然不是「英系」成员,但也被视为「泛英系」。

  不过,却也因此而种下了亲英人士人翻马仰的恶果。蔡英文在其执政后期,过于宠爱林智坚,先是配合其新竹县市合并的主张,后是坚持要征召其出选桃园市长,而抵挡不住「硕士论文抄袭」的袭击。在蔡英文卸任后,被蔡英文压住了七年的郑文灿受贿案终于爆发,蔡英文精心筹划的要与赖清德决一死战,以夺回主导权的计划破局。再加上「英系」的其它一些重要人物,如陈时中、陈建仁等,可能会被赖清德以「高端疫苗」等借口「追杀」,因而被外间视为「赖升英降」的开端。

  蔡英文可能也已感受到了威胁,因而在卸任后极为低调,不但没有干预政事,而且也远离民进党的党内争纷。但蔡英文本人低调是一回事,「英系」不甘寂寞又是另一回事。实际上,随着赖清德在党内外的权威受损,「英系」正在「静静地起革命」,大有要与「亲赖系」「较劲」的趋势。

  现在,「英系」虽然没有蔡英文亲自掌控及操作,但由高雄市长陈其迈、中常委「立委」王世坚及「英系」召集人、「立委」庄瑞雄组成的「新铁三角」,却是正在雄起。在「大阿哥」郑文灿遭难后,「二阿哥」陈其迈就成为蔡英文和「英系」与赖清德进行竞逐的主将。陈其迈吸取郑文灿的教训,尽量低调行事,避免成为「出头鸟」,但却在高雄市政治理上狠下工夫,争取政绩,积聚能量。即使是不能与赖清德正面争锋,也要成为可以与「正国会」林佳龙相抗衡的人。

  王世坚仗恃其平时的「扮小丑」作派,经常在民进党中常会「质询」党主席赖清德。但因其风格颇受年轻人喜爱,声量居高不下,因而赖清德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英系」可能会筹划推出王世坚参选台北市长。而庄瑞雄因为是「不分区立委」,因而负有参选县市长的重任,估计将会投入经营台东艰困选区。

  从种种迹象看,由于「英系」具有较大的实力,因而民进党内的「非赖系」,可能会向「英系」靠拢。这其中,既包括有「苏系」和「涌言会」中与赖清德「不对盘」者,也包括「正国会」中,不满其「龙头」林佳龙、林右昌向赖清德「输诚」者。

  实际上,本来「正国会」与「新潮流系」是当前民进党内最大的两个派系,但却是针锋相对。赖清德上台后,作为「正国会」会长的林佳龙,却不顾「派仇」向赖清德交出「投名状」,将要与赖清德嫡系子弟兵林俊宪争选台南市长的陈婷妃开除出会。这就导致「正国会」发生分裂。

  「正国会」内本来就分为两派,一派是亲近「正国会」创会者及精神领袖游锡堃,另一派送林佳龙的人马。陈亭妃、陈怡君、洪婉臻、何文海、李天生等人属于「亲游派」,不满林佳龙、林右昌的决策,因而在被林佳龙除名或自行离开「正国会」后,未能寻找新「靠山」,正在积极参加「英系」的活动。

  倘「英系」吸收这些「反林」亦即「反赖」的人物,其实力将进一步壮大,积聚更多的与赖清德抗衡的能量。不过,「英系」也并非「捡到篮里就是菜」,可能会审慎甄选,只会接收其中的「懂合作」及「守住政治人物格调」者。

  从目前情况看,「赖系」由于赖清德大权在握,因而仍然维持「向上提升」的位势,但「英系」并不因此而式微。正在走下坡路的,是背弃自己过去立场,选择与「派敌」赖清德合作的「正国会」。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