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环太军演凸显美军“重返制海”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当代海军》

500

由美国主导、29国参与的2024年“环太平洋”(RIMPAC)多国海上联合演习6月27日起在夏威夷及周边地区举行,8月1日落幕。据悉,此次演习汇聚了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29个盟友或伙伴国家,规模之大、参与国家之多,堪称罕见。军演持续35天,从图上、电脑兵推,到实兵演习,操演夺岛、登陆、反登陆,共出动40艘水面舰艇、3艘潜艇、150多架飞机和2.5万名官兵。期间的重头戏之一就是7月18日击沉一艘排水量高达4万吨的“塔拉瓦岛”号两栖攻击舰,该舰也是近20年来美军击沉的最大吨位军舰。有分析认为,此次军演凸显了美国正在稳步推进从“由海向陆”到“重返制海”的海上战略转型。

大国竞争让美国“重返制海”

众所周知,冷战期间美国海军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与苏联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制海权。但是在苏联解体后,美国的海上霸权得到了空前巩固,以护持制海权为主要目标的美国海上力量一时无匹,转而在“由海向陆”战略指导下遂行濒海作战、支持向陆投送力量和对陆军事打击。“9·11”事件后,美国将反恐确立为国家安全战略重心,美军运用制海权在全球机动、频繁开展反恐行动,发动了多场地区战争。

不过随着反恐战争结束,美国重新聚焦大国军事挑战,尤其认定一些新兴大国正在形成拒止美军进入某些海域的“反介入与区域拒止”(A2/AD)能力,认为这将动摇美国海上主导地位的军事基础。

在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对新兴国家的制海权挑战及其地缘影响异常敏感,战略界在较短时间内便形成了巩固美国制海权的共识。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水面部队2016年1月发《重返制海》战略文件,明确“重返制海”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和保持在任何需要的时间和地点 自如使用海洋,以保卫国家、建立与维持全球安全、投送美国的力量并取得决定性胜利。文件还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指出了维持美国全球海上行动自由、阻止对手利用海洋损害美国及盟友利益的重要性,其中控制海洋是实现全域进入、威慑和力量投送以及其他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前提。这个旨在维持美国海上优势的“重返制海”战略构想,迅速成为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乃至联合力量的指导思想和海上战略转型的方向。此后,美国紧盯新兴国家的海上力量变化、评估其制海权威胁及地缘影响,不断在概念创新、能力建设和力量运用等方面进行动态调整,以落实“重返制海”海上战略。

在印太海上对手中,美国一方面对相关地区大国海上拒止能力的提升尤为焦虑,认为其反舰弹道导弹具有攻击距海岸1500公里航空母舰的能力,并承认地区大国在第一岛链内拥有基于可信拒止能力的海空主导权。而随着地区大国持续强化反介入作战环境建设,海上拒止范围不断向远海拓展,美国愈加感到自身印太海上优势因海上“行动自由”被侵蚀而动摇。

另一方面,美国更加担心地区大国发展与美国同等强大的进攻型海上力量直接与美国争夺印太乃至全球制海权。台湾问题是美国提出“反介入与区域拒止”概念的首要关切,但美国认为地区大国仅靠发展拒止能力并不足以维护在台海、南海和东海等区域的核心国家利益。早在21世纪初,美国战略界便臆测地区大国将以解决台湾问题为由头建设“马汉”式进攻型海军,以挑战美国在亚洲的海上优势。自2015年公开将地区大国视为最大海上竞争对手后,美国官方和战略界更认定持续进行军事现代化的地区大国最有能力和意图直接与美国争夺西太乃至全球制海权。

近年来,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文件在论述“重返制海”时,基本上都会渲染地区大国经济增长推动的海军现代化。例如美国国会服务局2018年8月发布的咨询报告中,就系统阐述了地区大国持续发展海军对美国海军能力的挑战,着重分析了地区大国航母和驱逐舰等制海力量发展的情况,并臆测“规模世界第一”的地区大国海军从“必要时军事处置台湾局势”寻求西太及更大范围地缘影响力的使命。

在技战术层级,美国军方和战略界也以护持制海权为主要目标进行作战概念创新。技术扩散和地理优势使得新兴国家海上拒止能力得到普遍增强,一些国家非对称制海能力迅速提升,成为美国“综合全域海军力量”慑止或击败对手挑战其印太制海权、进行地缘冒险必须面对的紧迫现实。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控制海洋方面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主要责任,通过内线与外线相结合的作战概念创新谋求海上竞争优势。

在对手海上能力占优的内线,海军和智库竞相提出“海上游击战”战术,如使用导弹快艇和水雷等近距离封锁对手的濒海地带、迫其屈服,海军陆战队则以 “内线部队”渗透性的前沿侦察、袭占海岸岛礁要地和海上机动作战等配合海军行动。而在美国海上能力占优的外线,海军则采用更丰富的战术克敌制胜,如远距离封锁对手的海上交通线、对敌发起“航母航程外”或陆基远程精确打击。对敌远程精确打击也是美国空军支持海上作战的主要方式。作为遏制对手海上能力的努力,印太司令部要求美军形成第一岛链精确打击网络与第二岛链导弹防御体系相结合的“前沿部署深度防御态势”。为了抵消对手的整体军事规模优势,美国军方还计划以大量先进、廉价的无人作战平台重建非对称军事优势。

多方合力击沉大型舰艇

从此次环太军演中演练击沉“塔拉瓦岛”号两栖攻击舰的行为,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国正在有计划的增强与其他大国海军正面争夺制海权的能力。按照美军的设想,在未来的军事冲突中,地区大国装备的类似“塔拉瓦岛”号的两栖攻击舰将成为关键力量,而如何有效击沉这类战舰,对美国及其盟友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500

  而在击沉“塔拉瓦”号的过程中,尤其让美国媒体重点提到的是B-2轰炸机投放的“快速沉没”(Quicksink)弹药击中了目标。

“快速沉没”低成本反舰武器是美空军研究实验室负责的“联合能力技术演示验证”(JCTD)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快速开发并演示一种新型空基反舰能力。美军认为要击沉敌方的大型水面舰艇,重型鱼雷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理想情况下如果鱼雷在敌舰龙骨正下方引爆,其产生的冲击波足以使船体背部破裂并快速沉入海底。但重型鱼雷价格昂贵,并且主要被海军所掌握,为此美方建立了JCTD,以为美国空军提供一种低成本且更灵活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有可能被大多数空军战斗机采用,为作战指挥官和作战人员提供更多选择。

资料显示,“快速沉没”的核心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的重2000磅(约合900公斤)的GBU-31JDAM炸弹(不能自行推进)。在被从飞机上释放后,投弹飞机的速度及自身重力将使JDAM炸弹获得速度,而炸弹的尾翼将引导它飞向预定目标。这种海上型炸弹旨在既能打击海上的静止目标,也能打击移动的目标,并且会在敌舰附近的水面以下起爆,从而产生鱼雷一样的毁伤效果。美方称,GBU-31的GPS制导系统将是旧版GBU-24激光制导系统的一大进步,因为如果使用激光制导,飞行员将不得不在该区域徘徊并持续用激光照射目标,这可能会使飞行员面临更多被击落的风险。但如果使用GPS制导后,飞行员可以在发射后立即离开,而且GPS制导将能够在所有天气条件下工作。另外,美军相关人员还指出,“快速沉没”重新设计了炸弹头部的形状,意在防止炸弹在落到水面时,不会产生弹跳而偏离至某个错误的方向。

2021年8月26日,美国空军进行了第一次机载测试,作为“快速沉没”联合能力技术演示的一部分,由来自第85测试和评估中队的3架携带JDAM的F-15E战机提供支持,F-15E使用改进过的GBU-31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打击移动和静止的海上目标。2022年3月6日,美空军研究实验室发布了“快速沉没”项目能力的演示视频。视频中,1架F-35战斗机执行常规海上巡逻任务,一架P-8海上巡逻机发现并识别了一艘配备远程弹道导弹的货船,随即引导F-35前往目标区域。当F-35抵近目标区域并探测到威胁目标后,发射了一枚改进过的GBU-31,当弹药接近目标后,启动“全天候海上搜寻器”自主搜索,然后锁定目标,一旦锁定就会跟踪并计算敌舰的速度矢量,然后像鱼雷一样在水下爆炸击沉货船。

美方认为,“快速沉没”代表了空军击沉舰艇能力方面的重大进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现有JDAM改造为反舰武器,而且美军此类武器库存充足,因此在未来与其他大国的海上对抗中可能特别重要。而B-2轰炸机是美军最先进的隐形轰炸机,美国空军称其隐形特性“使它能够穿透防御严密的地区,获得在低空飞行的飞机上不可能看到的战场景象”。相关网站也宣称,一架B-2最多可携带16枚GBU-31炸弹,凸显了它在海上冲突中所具备的强大反舰火力。将B-2与相对便宜且明显有效的精确制导炸弹配合使用,可以使空军轰炸机具有潜射鱼雷相当的“反舰杀伤力”。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在新闻稿中表示:“这种能力是对以最低成本快速消除世界各地大片海域海上威胁的迫切需求的回应。”

500

另外,在推进“重返制海”战略的新形势下,美国竭力动员其印太盟友和伙伴对付共同的对手。目前,美国正推动联盟体系转型,从作为“力量倍增器”的域内外众多盟伴汲取资源,“逐国加强集体能力”,并强化盟伴间“直接支持威慑的互操作性”,而这一点在此次环太军演中也得到了体现。除了29国共同参演外,击沉“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的实弹演习更是由美国海空军与澳大利亚海军共同完成。据悉,期间美国海军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发射了一枚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LRASM);美国空军的B-2战略轰炸机则向“塔拉瓦”号投掷了一枚“快速沉没”弹药;澳大利亚海军发布的声明称,“悉尼”号驱逐舰发射的新型“海军打击导弹”给了“塔拉瓦”号致命的最后一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