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与社会就业:社会的一个窘境

      养老保险和再就业问题,是两个“孪生兄弟”。也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的社会发展的系统性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之所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纠缠在一起,相互制约,就是因为设计的问题是多元化的:国民教育、人口出生率、经济发展的要素需求、以及国际环境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以及国民经济预算规模等等因素。所以解决问题靠“单挑”——只考虑一隅是不行的。

     从上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的“多生多育”经验,致使到了60年代初的人口剧烈增长。到了本世纪初,这一批人都到了退休年龄。这是第一个“退休井喷”现象。与此相关联的就是义务教育规模季度扩大,随之就是小学分成上午班和下午班,以满足需求。此后,靠“晚婚晚育”的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了人口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开始降低。

    到了改革开放的“摸着石头过河”以来的经济发展,对社会劳动力的需求的增加,推行了“二胎政策”。直到近来的“鼓励三胎”政策,也就在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出现了一个“历史较大波动的曲线”。由此,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演化也是波动发展的进程。

    人口出生率的变化不仅与上述因素有关,与收入与消费比差、社会保障能力不足,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和内在资源禀赋和内生动力有限等等因素有关。所以单纯的只搞“求其一”的决策模式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从宏观上将,从49年鼎革以来,中国的国家财政预算就应该有所考虑——基本国情决定了未来的社会保障要从早打算,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的社保基金单靠“下一代为上一代”筹钱是不可能循环延续下去的。只能临时缓解而已。因为那个年代的政策就是“低工资,多就业,生老病死有依靠”。那时,一个大学生毕业工作的工资也就是28——36元(有地区差),上下班需要一块手表,那也得至少攒钱2年之后才有可能,加上上下班的自行车,怎么说也是一个“5年计划”的打算。这一波人实际上到了退休也攒不下几千块钱。

      就业问题怎么说呢?就业与就业人口密切相关。“嘴多碗少”当然是个问题,但是用人单位招的是“能用的人”,而不是看你读了多少书。就实体经济而言,随着新技术和新要求的出现,企业用人的需求也在变化。问题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到底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他们能做什么?以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如果连最基本的设计能力和最简单的工艺流程都不懂的话,企业要你有何用(这是我退休前替单位找人最直接的体会——很难找到一个能用的毕业生)?高校的几次“扩招”的实质不过是增加招生人数,而实际的教学的物质资源没有与“扩招”相适应——尤其是实验和实习条件与扩招人数相适应。95年我带一批刚毕业的学生员工去上海实习期间,去了上海化工学院考察。发现实验室的“圆记记录仪”居然是50年代的电子管产品——而我国企业企业理早已经是广泛使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的第三代“圆图记录仪”了(其精度和数据分析存储功能远超过电子管的“圆图记录仪”),这样的老古董居然在高校“扛大梁”不可思议。即使是老古董设备,其数量也远远达不到每个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培训的要求,于是“熟读说明书”就成了授课的“基本要求”。由此,那些毕业设计的图纸中“漏标”的技术要求比比皆是。这算哪门子“毕业设计”?这样的“毕业设计”让我看了着实“不敢恭维”。

      所以,《郑永年: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败笔》算是一个忠告(https://user.guancha.cn/main/preview?id=1302916)。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