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在的观众“吃点好的”吧

500

“为什么现在的国产影视剧出不了经典?”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国产影视剧片都是百看不厌的。其中,笑点和泪点都历久弥新,有的甚至让人久久怀念,时不时拿出来在短视频平台再叙重温,散发出经典影视作品无穷无尽的魅力。

如1986年杨洁执导的央视版《西游记》一经推出,收视率始终高居不下,许镜清创作的片头曲《云宫迅音》、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等,几乎成为西游记的标志性符号。从此以后,再也无人可以超越和替代。 

30多年过去,这仍然是一个奇迹。

类似的例子,还有《新白娘子传奇》《我爱我家》《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等,或许他们的剧照或片头曲一放,我们就能会心一笑,一股莫名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如果说千禧年以后,还依稀有《汉武大帝》《士兵突击》《大明王朝1566》《甄嬛传》《武林外传》《亮剑》《潜伏》等名字能让人耳熟能详,那么21世纪20年代以后,国产剧可谓产量直线上升,但高质量高口碑似乎正在走向稀缺。

500

除了《漫长的季节》《繁花》《狂飙》以外,其他的流量剧盛极一时,又很快被时代所抛弃。

我们不禁要问——

与过去相比,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反而出不了经典的影视作品?

01

开门见山,我们来聊聊国内的审查制度。

当前,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由2017年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2002年实施的《电影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三部主要法律法规构成。

作为上位法,《电影产业促进法》从2003年开始起草,到2017年施行,整整走过了14年的立法长跑。

500

 其中,围绕到底是分级制还是审查制,立法专家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至今也无法达成一致。

最终,立法从最初囊括整个行业的宽广视角,转向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单项角度,避开了“分级制”的讨论。

究其根源,审查制是由政府来主导的,分级制却是交由行业来牵头制定。对于政府而言,保护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不可退让,但对于行业而言,分级的影响重大,对于繁荣创作、扩大市场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的作用。

各方的利益和矛盾纠葛不断,博弈不下,只好先搁置一旁。

但搁置的时间越久,审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阴影就越沉重。审查的标准相对来说比较灵活,改而又改的现象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创作者在创作之处就开始“自我审查”“自我阉割”,提前降低修改的风险。

这对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挫伤无疑是巨大的。这种情况发展到21世纪10年代,甚至让很多创作者纷纷回避现实,转而扎堆历史题材,甚至架空历史,在虚构的世界观中肆意驰骋。

虚构固然自由,但倘若一代电影人不关注时代,创作记录时代深刻变革的作品,那这一代作品的生命力也断然不会长久。

这些年,我们整体的舆论氛围还是呼吁创作者关照现实,鼓励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但显而易见的是,曾经的桎梏和挫伤影响深远,很难迅速恢复。

更何况,房间里的大象一直存在。监管和雷区当然应该有,但当限制过多,创作无法伸展手脚真心实意地创作,经典作品自然胎死腹中。

当然,审查并非烂片的遮羞布。

近年来,太多通过审查的公映作品,同样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人所诟病。

我们的亚洲邻国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有着这个世界上几近变态的电影审查制度,电影工作者旦敢越雷池半步,不仅要面临被封杀的结果,还有可能失去生命。

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还是诞生了创作出《樱桃的滋味》《小鞋子》《一次别离》等优秀佳作,还是诞生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阿斯哈·法哈迪等享誉世界的电影人。

500

审查制度不应该被妖魔化,它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制度建设问题,说到底,还是创作者的心态出了问题。

02

曾几何时,国内影视剧片的创作以内容、创意至上,这样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推动创作者要抛开一切现实杂念,贴近历史,贴近生活,潜心创作。

这才有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神医喜来乐》《亮剑》等有历史原型人物,但又结合戏剧冲突规律、符合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品。 

500

好剧本是生长在编剧最原始的创作冲动里的,那种冲动纯粹而无杂念,自然保留了最坚实的创作基底。

但从2011年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的开始,“粉丝电影”成为了国产剧片的热词,2013年的《小时代》系列更是顺水推舟,将粉丝电影推到极致。

500

那是一个热钱不断涌入的时代,大量电影被圈外资本不断制造出来,甚至《爸爸去哪儿》的综艺诞生过后,片方硬是制造出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这种将原本属于荧屏的内容,生搬硬套地移植到银幕上,使电影创作变了味。

以至于博纳影业的于冬总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我觉得《爸爸去哪儿》这部电影,姑且叫它“电影”吧,我不认为它是一个完整的电影制作。

“粉丝电影”不仅制作成本较低,还要迎合粉丝们的口味与需求,将偶像明星的优点无限放大,甚至专门为明星定制电影。

现如今,热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但“粉丝电影”的影响仍然存在,至今我们也可以在电影院或者网络端口看到,一些剧集或者电影为了某个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强行把他塞到主演序列中,随意修改原剧本的设定,最后明星本身的表演口碑崩坏,作品本身的表现力也大打折扣。

过度让演员扛票房,实际上暴露出创作者自身能力水平的有限和心态的浮躁。

此外,当下大多数国产剧片主要依靠已经在网文市场上久经考验的IP进行改编,极少进行原创创新,这一点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

寒冬之下,求稳的动机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为了效益,降低对原创的关注,只会让产出的内容更加僵化。

观众会问:我们已经看过的内容和人物,为什么还要再看一遍?观众也会问:为什么你会这样胡乱改动,甚至可以说是“魔改”?

最近乌尔善遭遇市场折戟的《异人之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500

高璇、任宝茹在接受《四味毒叔》专访时表示,这些年做原创很难,但他们还是在不断坚持,这才有了《不完美受害人》在今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的异彩大放。

03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年轻观众向来是影视市场的主流受众。新一批的年轻观众,是生长在千禧年后、伴随着互联网文化不断碰撞的一代人。

不同于八九十年代刚刚经历改革开放的观众,这一代新观众的视野更加宽广,从他们小时候起就能观看来自全球的影视内容和资讯,而且各种媒介的爆炸式发展,游戏、短视频、剧本杀等不断抢夺观众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当下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谁抢夺了观众的注意力,谁就占据了市场。

很显然,观众面临的诱惑太多了,只要影视作品本身的质量不扎实,不够有趣,稍不留神,他们就会被其他媒介分走注意力。

观众都不买账了,自然会影响到影视产业链的上游,创作者噤若寒蝉,如履薄冰。

500

此外,中国影视市场开始逐渐减少出现2017年以前那样低口碑高票房的局面了。如《分手大师》《京城81号》《富春山居图》《恶棍天使》等片,风评口碑近乎一边倒地差,票房却芝麻开花节节高,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类似的电影便在市场上一再复制。

形势危急,急到冯小刚大骂有些电影是“垃圾”,观众也是“垃圾”。 

500

观众痛批《异人之下》魔改、《逆行人生》消费底层群众、《野孩子》不够尖锐浅尝辄止、《出走的决心》搞性别对立等,尽管某些言论过于偏激和情绪化,但也显示出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

说到底,这批“吃过好的”的观众眼睛毒辣,对于影视作品非常挑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好糊弄了。

观众视野的提升,带动审美水平的提升,也侧面反映到票房上。好口碑不一定会有高票房,但差口碑一定不会有高票房了。

以往大行其道的注水剧、悬浮剧、雷人剧、五毛钱特效片等,在观众的拍手称快下,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痛吗?当然痛。影视剧再也不像以往那么好挣钱了,创作者的日子也没那么好过了。

但挤掉泡沫带来的痛,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路上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历史的运转周而复始,这就是我要说的——

为什么我们现在出不了经典的影视剧片?

因为经历过鼎盛时期,曲线进入谷底。但凡事必定触底反弹,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经典的作品或许正在酝酿。

也许,好事正在发生。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