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朝鲜电影又哭又闹”

【本文来自《郭松民 | 老电影为什么会被青年认为更真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云天川
  • 700部电影,这可就戳穿了八部样板戏的鬼话喽

之前曾保留过《大毒草电影总目录500》,从建国始至1966年底,所拍摄的电影都是反动电影,是“毒草”,是禁止上映的。后来,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恢复上映了,但还有一些影片难见天日,比如《飞刀华》、《徐秋颖案件》等。即使改革开放后拍摄的影片也因各种原因停止上映了,比如《苦恋》,比如反映林立果试图刺杀毛主席的《瞬间》。八个样板戏放映期间,只有一两部电影可看,如教学片《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中朝关系恢复后,几部抗美援朝的电影恢复上映,有《打击侵略者》、《奇袭》、《英雄儿女》等。

不过,那时外国电影还是有的看。苏联电影只有《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是完全歌颂斯大林的电影。当时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雅的书《列宁回忆录》正好出版,其中描写列宁遇刺的场景与电影中的场景完全相反。列宁夫人在书中说:布哈林极力阻拦列宁去工厂演讲,认为局势不稳,去了会有危险,甚至阻拦汽车启动。而电影中的布哈林则是反动派的走狗,极力怂恿列宁去演讲好配合刺客刺杀列宁。当时看完书就再也不看电影了,因为那是骗人的东西。

其他外国电影都是来自友好国家: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

越南电影受法国新浪潮运动影响很大,有几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其中《前方在召唤》、《森林之火》给人印象深刻。罗马尼亚的电影受德国影响很大,写实的同时,注重背景的铺陈《多瑙河之波》、《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伊》和《达吉亚人》都是内容丰富的历史电影,而《神秘的黄玫瑰》系列则是典型的美国西部风格。

观众看的最多的外国电影分别来自阿尔巴尼亚和朝鲜,而且观众打趣地定义它们之间的差别,“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朝鲜电影又哭又闹”。其实,现在人们才知道为什么阿尔巴尼亚电影总是前后哪不挨哪,是审片时,对于会让中国观众不适的内容都删去了,比如接吻、拥抱等等,删的太多,情节都接不上了。

朝鲜电影还是很受观众喜爱的,主要是内容与中国贴近,同时又有所不同《看不见的战线》苏联电影的痕迹很浓,但故事演示很有特色。《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则与中国农村电影差不多。由金日成编剧的《卖花姑娘》是最受欢迎的电影,感动全中国的观众,观众看几遍哭几遍,好像不哭就做错了什么似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