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农业转基因领域最新动向(24年8月)

汇总2024年7至8月期间,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研发和应用领域最新动向:

1)美农业部称阿根廷转基因耐旱小麦HB4可在美国境内安全种植

8月27日美国农业部宣布,根据对阿根廷Bioceres公司研发的转基因耐旱小麦HB4的审查,该品种不太可能增加作物病虫害,可在美国境内安全种植。这标志着转基因小麦在美的推广迈出重要一步。

耐干旱的转基因小麦对提高美国小麦产量具有积极意义,美国小麦协会指出,转基因耐旱小麦HB4要实现商业化,还需花费数年时间完成包括田间试验在内等多项流程。目前转基因耐旱小麦HB4已在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拉圭、尼日利亚、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南非获批用于食品和饲料,并在阿根廷和巴西获批用于商业化种植。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29_6461456.htm

.

2)中国科学家团队揭示脂肪酸代谢基因簇对水稻产量的调控机制

2024年8月6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海南大学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利用代谢和表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第3号染色体上鉴定了一个由6个基因组成的脂肪酸代谢基因簇(FGC3)的主效位点。FGC3由编码合成酶及转运蛋白的基因构成,同时控制合成及转运,进而调控角质单体羟单酰甘油含量和水稻产量。该研究系统揭示了FGC3的生化功能和其在调控脂质代谢、生殖发育及单株产量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鉴定出FGC3的调控因子,同时探究了FGC3自然变异、物种保守性及其演化的机理。这项研究对于深入解析植物初生代谢基因簇及其在参与植物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利用代谢工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手段进行作物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种质资源。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27_6461317.htm

.

3)新西兰拟修订基因技术监管法规和框架推动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2024年8月14日,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BIE)发布通知,拟修订基因技术监管法规和框架。此前,新西兰的基因技术产品遵守1996年颁布的《危险物质和新有机体法案》,由澳新食品标准局负责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本次修订旨在允许更广泛地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支持和推动基因技术在医疗保健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发展。

在监管法规方面,新西兰拟基于澳大利亚的基因技术法案,对基因编辑技术产品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监管,并制定相应的豁免清单。在监管框架方面,新西兰拟效仿澳大利亚,设立专门的基因技术监管机构,确保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MBIE将牵头立法制定工作,并与初级产业部、卫生部、环境部和保护部协同推进基因技术监管法规和框架的修订。新西兰预计在2024年年底前公布新的法案,并向公众征求意见。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22_6461120.htm

.

4)泰国农业部推动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主的新兴育种技术发展

2024年7月11日,泰国农业部发布《关于申请认证农用基因编辑技术生物体》公告,旨在推动新兴育种技术的发展。该公告指出:(1)对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生物体进行认证;(2)基因组编辑技术是指一种精准修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以获得所需特性的技术,如抵抗疾病、提高产量等;(3)不同生物体对应的主要认证部门:植物由农业部认证,水生动物由渔业部认证,陆生动物由畜牧部认证,微生物由农业部、渔业部和畜牧部认证。泰国农业部表示,目前该公告已生效,后续将发布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植物和水生动物的认证指南和条例。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19_6460887.htm

.

5)澳新食品标准局批准1项转基因玉米用于食品

2024年8月1日,澳新食品标准局批准转基因玉米MON94804用于食品。该转基因玉米由拜耳公司研发,具有矮秆的特性,此前已被加拿大批准用于食品、饲料和种植,被阿根廷批准用于食品和饲料。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16_6460821.htm

.

6)欧洲食品安全局发布2项转基因玉米和2种转基因菌株的评估结果

2024年8月1日、5日和7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了对转基因玉米MON95275、DP910521的食用、饲用、进口和加工申请的风险评估报告及转基因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产生的食品酶β-半乳糖苷酶、转基因酿酒酵母菌株产生的食品酶葡聚糖1,4-α-麦芽糖水解酶的安全性评估报告。

EFSA转基因生物专家组得出结论,2项转基因玉米不会引起食品/饲料安全和营养问题,在对人类和动物健康以及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方面,与其同类常规产品同等安全。转基因酿酒酵母菌株产生的食品酶葡聚糖1,4-α-麦芽糖水解酶,主要用于生产烘焙产品;转基因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产生的食品酶β-半乳糖苷酶,主要用于生产低乳糖乳制品和发酵乳制品。经评估,EFSA食品酶专家组认为,该食品酶在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安全问题。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15_6460751.htm

.

7)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宣布1项基因编辑黑莓和2项基因编辑菥蓂符合豁免标准

2024年8月6日,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APHIS)公布了1项基因编辑黑莓和2项基因编辑菥蓂符合豁免标准。其中,基因编辑黑莓Rubus L.由美国Pairwise Plants Services,Inc.研发,具有无籽、茎刺发育减少、缩短生长周期以及耐抗生素的特性。2项基因编辑菥蓂Thlaspi arvense均由美国CoverCress公司开发,具有降低种子中的芥酸、纤维和硫代葡萄糖的特性,其中一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抑制种荚裂口处木质素和分离层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种子破碎。

APHIS在评估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后,认为这些基因编辑黑莓和菥蓂不含外源基因,和非管制的同类产品相比,不太可能造成更高的植物病虫害风险。因此,APHIS宣布这些基因编辑黑莓和菥蓂符合豁免标准,但仍受到环保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14_6460673.htm

.

8)中国科学家团队克隆了调控棉花果枝长度的重要株型调控基因GhSBI1并解析其影响节间伸长的分子机制

2024年7月26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一个表现为极端短果枝材料川农72318进行遗传分析,发现其短果枝性状由一个主效基因GhSBI1决定,其主要通过抑制节间木质部细胞伸长来抑制果节的伸长,通过基因编辑敲除该基因,则导致器官融合、株高变矮,育性降低等表型。进一步研究发现,GhSBI1可与赤霉素信号的关键抑制子(DELLA)蛋白GhGAI直接互作,来抑制赤霉素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如GA3OX1、GID1B等的表达,导致活性赤霉素含量降低和信号转导受阻,节间伸长受到抑制,外施赤霉素可部分恢复川农72318的果枝伸长。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12_6460620.htm

.

9)欧盟委员会授权两项以转基因菌株为原料的新型食品投放市场

2024年7月29日,欧盟委员会授权两项以转基因菌株为原料的新型食品投放市场。其中,源于转基因大肠杆菌菌株的新型食品2'-岩藻糖基乳糖由日本Kyowa Hakko Bio Co., Ltd公司研发,主要用于生产婴儿食品;源于转基因大肠杆菌菌株的新型食品乳-N-岩藻糖五糖I和2'-岩藻糖基乳糖混合物由丹麦Glycom A/S公司研发,主要用于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8/t20240807_6460383.htm

.

10)欧洲食品安全局发布1种转基因菌株产生的食品酶溶血磷脂酶的安全性评估

2024年7月22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1种转基因里氏木霉菌株产生的食品酶溶血磷脂酶的安全性评估报告。该食品酶主要用于谷物加工过程以生产葡萄糖浆和其他淀粉水解物。经评估,EFSA食品酶专家组认为,该食品酶在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安全问题。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31_6459978.htm

.

11)阿根廷批准2项转基因玉米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

2024年7月10日,阿根廷农牧渔业部发布2024年6月24日的转化体批准通知,批准转基因玉米DP-2Ø2216-6和DP-2Ø2216-6 × MON-ØØ6Ø3-6 × DAS-4Ø278-9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转基因玉米DP-2Ø2216-6含有源于绿色产色链霉菌的PAT基因,具有耐草铵膦的特性;转基因玉米DP-2Ø2216-6 × MON-ØØ6Ø3-6 × DAS-4Ø278-9,含有源于绿色产色链霉菌的PAT基因、土壤杆菌的EPSPS基因、革兰氏阴性杆菌的AAD-1基因,兼具耐草甘膦、草铵膦和2,4-D除草剂的特性。这两项转基因玉米均由美国科迪华公司研发,此前已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批准用于食品/食品原料,在美国批准用于食品和饲料,在日本批准用于食品、饲料和商业化种植。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18_6459279.htm

.

12)欧盟委员会批准3项转基因玉米用于食品与饲料

2024年7月4日,欧盟委员会批准转基因玉米MON810、DP23211和DP915635用于食品和饲料。其中,转基因玉米MON810由德国拜耳公司研发,含有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1Ab基因,具有抗鳞翅目昆虫的特性。转基因玉米DP23211由美国科迪华公司研发,含有源于绿针假单胞菌的IPD072Aa基因、绿色产色链霉菌的PAT基因和大肠杆菌的PMI基因,兼具抗鞘翅目昆虫和耐草铵膦的特性。转基因玉米DP915635由美国科迪华公司研发,含有源于绿色产色链霉菌的PAT基因、带状瓶尔小草的IPD079Ea基因和源于大肠杆菌的PMI基因,兼具抗玉米根虫和耐草铵膦的特性。

上述转基因玉米均通过了安全评估,授权有效期为10年,期间必须遵守欧盟严格的标识和追溯规则。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17_6459186.htm

.

13)印度科学家开发出植物基因编辑新工具

2024年6月28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印度国家水稻研究所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开发并优化了以耐辐射球菌TnpB蛋白为基础的超紧凑植物基因编辑工具,编辑效率高达33.58%。该研究首次利用TnpB进行植物基因编辑,证明了TnpB可以高效精确介导植物基因编辑。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15_6458989.htm

.

14)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宣布对7项基因编辑植物解除管制

2024年6月27日,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APHIS)宣布对2项基因编辑菥蓂、1项基因编辑水稻、3项基因编辑大豆和1项基因编辑豇豆解除管制。

其中,2项基因编辑菥蓂由美国CoverCress公司研发,具有降低种子中芥子油、纤维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特性。1项基因编辑水稻由美国Hjelle Advisors公司研发,具有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特性。1项基因编辑大豆由韩国Toolgen公司研发,具有增加种子中油酸含量、减少亚油酸含量的特性。另外2项基因编辑大豆由美国Inari公司研发,具有生育期缩短、种子变大且数量增多、增加根结瘤的特性。1项基因编辑豇豆由以色列Better Seeds公司研发,具有花期提前的特性。

APHIS通过风险评估认为,和非管制的同类产品相比,上述基因编辑植物均不太可能造成更高的植物病虫害风险。因此,APHIS对其解除管制,但仍受到环保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12_6458886.htm

.

15)瑞典科学家通过敲除Parakletos基因增强马铃薯对多种胁迫的抗性

2024年6月1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瑞典农业大学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马铃薯蛋白质组学,鉴定出Parakletos蛋白与感病性相关,将Parakletos基因敲除或沉默可以增强对马铃薯卵菌、真菌、细菌、盐分和干旱的抗性,而过表达则抗性降低。田间试验表明Parakletos的缺失增强了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从而提高产量。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10_6458705.htm

.

16)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公布第232次转基因安全性审查委员会审查结果

   2024年6月21日,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公布了第232次转基因安全性审查委员会审查结果。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数据,转基因安全性审查委员会认为转基因玉米DAS-01131-3(美国科迪华公司申请)不存在安全问题;转基因油菜NS-B50027-4(美国Nusid公司申请)不存在安全问题。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09_6458652.htm

.

17)菲律宾将1项基因编辑香蕉列为常规香蕉

2024年6月21日菲律宾农业部将1项基因编辑香蕉(TRB011002)列为常规香蕉。该基因编辑香蕉由英国热带生物科技公司研发,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修饰,使其具有抗褐变的特性。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05_6458423.htm

.

18)中外科学家合作解码全球百年种质多样性 助力小麦精准设计育种

2024年6月17日,《自然(Nature)》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英国二十世纪初收集的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全套小麦种质资源(827份小麦地方品种和220份全球现代小麦品种),开展了小麦群体全基因组变异图谱构建、大规模的表型鉴定、遗传作图群体构建,以及挖掘了控制137个性状背后的侯选基因、单倍型和相关变异等系列工作。该项工作追溯现代小麦品种中丢失了的遗传多样性宝库,量化并验证了当前小麦育种中未被利用的大量的优异变异,包括发现控制小麦高产且抗倒伏、氮高效利用、籽粒钙含量、抗稻瘟病和叶斑病等性状的数千个有利遗传变异位点,开发了一整套用于小麦科研的数据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码—发现—设计—实现”4D策略,为小麦全基因组设计育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工具,有助于实现精准育种。

这是国际“谷-豆”计划开展以来的重要成果,是全球小麦科学研究工作的一大里程碑。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02_6458149.htm

.

19)中国科学家克隆到调控油菜菌核病抗性的关键基因

2024年6月13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扬州大学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322份油菜材料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和克隆了1个抗菌核病关键基因BnaA07.MKK9。敲除该基因及其同源拷贝,油菜菌核病抗性减弱。该研究揭示BnaA07.MKK9基因调控油菜菌核病性的分子机制,为深入解析其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基因资源。

 https://www.moa.gov.cn/ztzl/zjyqwgz/ckzl/202407/t20240701_6458049.htm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