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激荡,总有人能立于潮头。

500

(本文1666字,阅读约需5分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举世震惊,衰败的旧中国进入历史转折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引得无数仁人志士深思。

这其中就有一个名叫张謇的中年人,他在5次乡试之后终于以41岁“高龄”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

然而状元及第的张謇并未春风得意,随后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清廷的腐朽让他承受了巨大的人生痛苦。他逐渐意识到,仅凭落后的科举和封建官职无法真正拯救国家,必须通过近代实业和教育来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他开始重新思考振兴国家之道,实业救国的思路也愈发清晰。最终在1895年,张謇辞去官职,毅然投身实业。他回到家乡南通,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营纺织企业——大生纱厂,并将其发展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企业之一。

500

近代民营实业家张謇等人的“实业救国”虽然并不能真正救中国,但确确实实对发展社会生产力产生了积极作用。民营企业家在用自己的方式投身时代洪流,推动着社会进步。

他们始终都明白,中华民族这艘大船,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自己有自己的使命。

民营企业家的故事还在继续。

1978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圈。

那位老人在他年轻留学时,曾在他的笔记中写下了贯穿于他后半生的一句话:共产党领导下的私人企业和外国投资,能够推动经济比资本主义经济更快的发展。

这一次,老人仍然没有忘记他的初心。

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约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和古耕虞5位工商界的著名人士,共同讨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事后,这次座谈被称为“五老火锅宴”,这次座谈打开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禁区,由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500

一个月后,1979年春,荣毅仁旧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成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建议。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很快在6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与此同时荣毅仁当选董事长兼总经理。

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当时别说做事,谈到这些词人们都讳莫如深。

中信集团原董事长王军在《艰难的辉煌》代序言中写道:荣毅仁为中信选择的发展道路是公司化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当时的计划经济格格不入,创业的艰辛是今天难以想象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民族资本家荣毅仁通过中信这个窗口将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带回大众的视野。

此后,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的认识愈加科学,对其本身也愈发重视。

从刚开始的“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理论上的“毫不动摇”,在新时代更是强调“三个平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强调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重申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进一步坚定了民营企业转型发展的信心;

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2023年7月14日)强调:“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500

在结束不久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更是提出,要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就在9月6日9时,身披虹韵紫色的G9505次列车缓缓驶出杭州火车西站,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杭温高铁是我国第二条民资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也是全国首个国务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的“双示范”高铁项目。

500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设。

可以看出,中央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家也以自身的战略眼光以及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底气来回馈社会。

民营企业家与民营经济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从来不会缺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如今的我们又站在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口,这一次,民营企业家们依然会是那勇立潮头的时代弄潮儿。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