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是继续当个国家,还是继续不把它当战略要点,我觉得:

一、从最近印度旅游博主看印度:

b站的“印度小美女游中国”,从老挝坐火车入境,经过了昆明的这位,看样子在印度的生活水平也一般,来中国前很明显也没做过攻略,对中国的旅游环境、社会环境都不了解,也大多看不懂,叠加印度卢比汇率的悬殊差距。我认为:她的旅行感受应该是“新奇、经济负担有困难的”。

b站的“Lado Chali London”是个开着陆地巡洋舰从尼泊尔入境,经过中国西部,估计从新疆出境去哈萨克斯坦,最后团队自驾到伦敦的这位。明显,他的经济条件要比上面这位小美女好,小美女的旅行方式几乎是中国穷困山区2010年前的旅行方式(背2个大包一前一后,没有四轮旅行箱,挺寒酸的),但Lado的装备明显好很多,所以看到他虽然也反应中国的物价贵,但总体还是认可“旅游就不要太在乎花钱”,也相对更能理解中国生活品质的意义。

就像我过去跟单位所说的“你不要指望我拿着民工的薪酬,给你办大公司CEO的事;不同的收入档次,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今天的印度人民过的的确很苦,但因为它的生活水平实在太差了,所以对贫苦的忍耐性的确非常出众。我不仅在b站看外国人游中国,我也在“海叔在路上”看博主说移民市场,透过移民市场看国外的底色。其中就会提到“加拿大泛滥的印度移民,拿着比中国润人更低的生活标准,干着更苦的活儿,并能一路坚持下来”,所以海叔奉劝想移民的中国人想清楚“出国能不能干过这批印度人”——透过这样的对比可见,印度很多人对人生的看法远远没到“追求生活品质”,而几乎在生死线上寻求“有前途地活着”或“先活下去再说,别的啥都不想”。中国润人至少是为了“作为人,要有生活品质地活下去”,但去移民的印度人愿意“作为生物,先扎下根、活下来,品质之类的都无所谓”。贫穷的印度人,即使来到中国,也不能体会中国生活的深意所在,只能体会到中国生活的皮毛。

虽然我会心生可怜,但我绝不会因此就去做“圣母”,不仅如此,我还会加倍提防印度的侵扰。印度贫民会因为自己活得苦,就会下意识认为“你们帮我是应该的”,“心理适应了乞讨,反而会因为讨不到而责怪路人不领情”——今天的印度政府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

二、新中国以来的政府,一直是个心地善良的政府,虽然它同样有“腹黑兔”,但总体上是心地善良的。在中国没分清敌我关系时,不轻易对潜在敌人下手;但一旦搞清楚谁搞恐怖袭击,那么下手和配套布局也会紧锣密鼓地跟上。所以我相信国家对印的策略不会像原先那么腼腆,这次让巴基斯坦来培训FC-31是很明确的声音;巴基斯坦有了FC-31,不仅仅可以防御印度的侵扰,而且可以去滋扰、调戏印度。

三、关于观棋有语聊到“战略重心”、“凯子”:

我们毕竟是印度人民普遍认为的“敌人”,所以他们肯定是拿我们当“凯子”的,且宰我不仅没商量,宰了还是印度的民族英雄,是可以在印度“光宗耀祖”的。所以当下,印度的确在努力讨技术、讨工业引进,但这绝不是对中国服软,而是认为“中国应该给我的,不给就是你中国人品差、是你卑鄙的明证;当然,给了也是你卑劣,是你想利用我”。总之,1962年之后,中国不论从道义上、形象上,是很难在印度获得正面形象的,大多数是记仇记几辈子。印度就算今天放软了身段,但看在恐怖袭击的面上,要我完全相信印度会改变?算了吧~,还是继续像现在这样保持紧张关系,我心里更踏实。

四、关于一派“息事宁人”,另一派“放弃印度”,而印度继续“挠”:

中印的力量博弈,不仅仅只有“息事宁人”、“放弃印度”,还包括:跟着中国向发达国家免签来中国观光的印度游客反向对印度政府会造成的影响。这批来中国留学、观光的印度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会向印度产生近似于VOA的效果。我甚至怀疑:在我们聊印度的时候,印度在华的留学生也会潜入观网这类媒体,看评论区对印度的观感。就像之前印度留学生在电视上与其他嘉宾对峙“你们凭什么看不起印度”,对于中国的外交、学者而言,肯定是“回避‘看不起’的言论”,但对于我们普通网民而言,“看不起”从1949年前一直沿袭至今,已经祖祖辈辈传了几代了。

国内学者的多元,也使得印度有更多能“穿透”我们现在舆论的机会。我们认为欧美有“圣母”会向人类传递某些火种,那么国内看好印度的学者也会变相向印度传递一些他们迫切需要的火种。比如:盾构机是怎么卖到印度的?中国人造钻石在印度,等产品外溢。如果确定要堵死印度,那么就要下手决绝,瞻前顾后永远是一大忌!

从向巴基斯坦提供FC-31来看,叠加巴基斯坦恐袭,趋势上,中国已经逐渐清晰化“敌我矛盾”。从印度能仰仗的远房亲戚而言,本来他能仰仗移民和外包英语系国家劳动,来释放国内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压力。但随着欧裔世界的整体下行,原来的寄生生态圈也濒临瓦解,这对印度几乎是灭顶之灾;中式文化圈大多是印度的前敌对国。印度敌对了穆斯林、敌对了巴基斯坦,但现在他们因为中式文化圈的上行,逐渐变成印度强大的对立面。印度能在过去左右逢源,不仅因为它是文明古国对他国的吸引力,也因为它足够弱,使当时的发达国家不需要提防它。

虽然某些三哥寄希望中国能攻打印度,进而成为英国第二,从而帮助印度解决国内矛盾,改造印度;但中国可不会做这种傻事。国内官员搞好国内是义务,叫他们去其它省发挥才能都推三阻四,更别说“改造印度”了。

当下,中国的国际格局有可能要实现“经互会 2.0”,整合前苏联、非洲、南美,搞更大的全球化,变相的统一大市场,培育外部消费市场来承接和整合中国的产能。在这盘棋中,有没有印度,无关紧要;大可以绕开印度,而无关印度是否主动邀请。印度沿袭的大英搅屎棍,不是中方没有预计的。2.0的经互会一定会改进货币计价的问题,创造金砖币也是有可能的;在这个格局中,即使印度也在金砖国家中,但印度并不是这个体系中劳动力最便宜的,反而是这个体系中对中国威胁较大和充满敌意的国家。

五、从人类文明千年的角度来看待印度

印度最终一定会逐渐洗脱对中国的敌意,但将印度拉出泥潭,未必是近代的中国,而有可能是中国在培育外部大市场后,等外部大市场也变成发达地区时,这些今天的非洲穷国,可能会念着印度洋朋友圈,以高拉低的方式来拯救印度。我认为未来几十年,印度不会那么快改变对中国的敌视态度,中国也不会那么容易相信印度的虚假迷惑。虽然我从“李梓硕在印度”了解了很多印度人民的苦,但我丝毫不会因此就同情印度,也丝毫不会因此就希望帮助印度——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