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库尔德斯坦见闻录(三)左转伊朗,右转伊拉克(2)

凡湖环湖

通过凡城考古博物馆,我们获知凡城附近最值得一去的古迹是位于凡湖阿赫塔玛岛(Aghtamar)上的亚美尼亚圣十字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Holy Cross)。当然,在博物馆的介绍里,同样绝口不提这座教堂与亚美尼亚的关系,只说是公元10世纪某个国王修建的;但那些装饰纹样,一看就是典型的亚美尼亚风格。

我们在凡城的计划是住两晚,为接下去前往伊朗做准备;同时还打算开车绕凡湖一圈,这座教堂自然成为了环湖行程中的主要看点。

话说在土耳其的最后这三天,天气一天比一天恶劣,大雨大雪几乎没有停过。哈卡里虽然下了一夜大雪,但地上的雪并未积起来,只是路面湿滑;凡城经过一夜大雪,第二天一早街上的积雪之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行车。警车将街道两头拦起,好让铲雪车在街道上作业。

500

▲凡城一夜大雪

500

▲继续挑战雪地开车

500

500

▲出城远观湖边的凡城,从前的老城就在山脚下的湖岸边

500

▲凡城郊外的新城区

这样的天气状况,我们有点犹豫是否要环湖,一来怕大雨大雪看不到什么风景,二来也怕路上有积雪不好走。但不管环不环湖,我们都肯定要去圣十字大教堂,所以可以先去教堂,再根据天气决定后面的行程。

圣十字大教堂位于阿赫塔玛岛上,需要坐船前往。游船码头位于凡湖南岸,距离凡城40多公里。我们早上等到铲雪铲完,出发后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照片,到码头时已经10点20。售票处明明写着8点半开门,码头上却连个鬼影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了船老大,船老大说要凑满15个人才开船,往返船票价格是155里拉,我们四个人620里拉;或者也可以2000里拉包一条船直接走。

于是我征求了一下大家意见——是要包船呢?还是等凑够人数呢?还是不去看了?林泉扭扭捏捏地说她都可以,老赵表示他也都可以。既然他们都这么说,于是我当机立断拍板2000里拉包条船,折合人民币400块——毕竟咱们是专程来这里的,以后会不会再来都不知道,总不能因为贵就不看了吧。当天天气并不怎么好,再加上适逢伊斯兰斋月,我估摸着像我们这样的游客应该不会很多……假如等在这里等凑够15个人,鬼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花点钱节省时间还是值得的。

后来林泉私下告诉我,她当时心想肯定是要上岛去看的嘛,包船那点钱算个啥啊!但考虑到老赵的“节省”,她没好意思表态,还好我“挺身而出”敲定了包船。老赵因为常年旅行,从来不会被那种“来都来了”的心态所绑架,他如果觉得没有性价比,哪怕已经到了景区门口都会不进去看……后来我们一起去伊拉克的景点时印证了这一点。

500

▲船码头写着8点半开门,到那儿却没人

500

▲找到船老大直接包了一条船

500

▲驶向阿赫塔玛岛

阿赫塔玛岛距离湖岸只有三公里左右,我要是带着无人机的话,肯定会直接从岸边飞个小飞机过去侦查。船开了二十来分钟抵达小岛的码头,上岛还得收12欧元的门票——除了东部那些热门景点之外,土耳其小众景点门票大部分是3欧或12欧这两档,12欧说明这里是小众里面的高档景点

与凡城的大雪形成鲜明对比,阿赫塔玛岛上几乎一点雪都没有。我们来的这个季节有点不巧,距离当地的春天刚好只差了大概一两周时间,岛上漫山遍野都是含苞待放的杏花,可能再过那么几天就会成为一片怒放的花海——圣十字大教堂的宣传照,大部分都是以花海为前景或背景拍摄的,这里一年中最美的就是春天。

我去过两次亚美尼亚,也算是看过大量的亚美尼亚教堂,所以我有资格说——圣十字大教堂果然在亚美尼亚教堂中独一无二,2000里拉的船费和12欧的门票,物有所值

这座教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外墙上的浮雕,从上至下有四条浮雕带,题材涵盖了动物、狩猎、斗兽、乡村生活、宗教、皇家等场景,而外立面上的主体浮雕大部分都是东正教壁画风格的圣经故事。这些制作于10世纪的浮雕,明显已经受到伊斯兰文明影响的风格,甚至还糅杂了一些更早期的波斯萨珊王朝的图像元素——作为不同文明的交界地区,各大帝国在此间的更替统治耐人寻味。教堂内部曾有绘满整个墙壁和穹顶的圣经题材宗教壁画,这些壁画如今大部分已经褪色、剥落,完好程度甚至还不如我在阿尼古城废弃教堂里的所见。(详见《高加索列国志(一)“隔壁老王”土耳其》)

相传在还没有这座教堂的时候,阿赫塔玛岛曾是亚美尼亚国王的行宫所在,这里是一座宫殿庭院,而教堂自然也是后来国王赞助修建的。随着时间流转,宫殿被荒废遗弃,而教堂则发展成了一座避世的修道院,有许多修道士在此隐居。1915年亚美尼亚种族灭绝期间,岛上的修道士被屠杀殆尽,教堂遭到洗劫,这座岛被当作了军事训练场,教堂外墙上的精美浮雕成了现成的射击训练标靶,留下的弹孔清晰可见

500

▲凡城博物馆里的圣十字教堂模型

500

▲1881年的教堂修道院外观

500

▲网上的宣传照。如果我们再晚一两个星期,岛上应该就是这样的(图片来源:网络)

500

▲而我们这次上岛,杏花还没开,天气也不好

500

▲独特的浮雕带

500

500

▲浮雕整体上属于拜占庭风格

500

▲浮雕带上的动物非常别致

500

500

500

▲圣经故事中的歌利亚与大卫

500

▲圣经故事中的约拿与大鱼

500

▲教堂内部的小穹顶结构

500

▲教堂主座

500

500

▲圣经中耶稣使拉撒路复活的故事

500

500

▲被拆掉一半的小礼拜堂

1951年的时候,当地人为了抹去亚美尼亚人存在过的痕迹,开始着手拆除教堂。当时一名有良知的库尔德作家得知此事后,不忍坐视这件建筑艺术瑰宝消失,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叫停了拆除工作——现在你能在岛上见到被拆了一半的礼拜堂残垣,而从前那些修道士们居住的二层楼“宿舍”则只剩一些墙基

2005年的时候,土耳其政府为了洗白当年对亚美尼亚人的种族灭绝行为,着手对圣十字大教堂进行了修复。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宣称:你们看,土耳其政府主动出钱恢复亚美尼亚历史建筑,我们是致力于保护亚美尼亚文化的,当年的屠杀显然不是我们干的!

不过呢,土耳其政府对于修复这件事上懂了很多小心思——首先,他们把教堂的名字改成了土耳其语,弃用了原来的亚美尼亚名称;其次,他们将教堂重新开放为了一座世俗博物馆,而非宗教场所,以建筑结构脆弱为借口,不肯在教堂尖顶上放置十字架。

2010年亚美尼亚教会的神职人员,亲自给教堂装上了十字架,并且恢复了教堂的宗教功能,每年举行弥撒。这件事在土耳其社会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突厥民族主义者认为这是在搞事情吸引眼球,要给亚美尼亚人大屠杀翻案。

目前,生活在整个土耳其的亚美尼亚人大约只有7万左右,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少数群体。这些人的先祖当年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逃过了种族灭绝,他们往往已经在土耳其生活了许多个世纪,与土耳其有了根深蒂固的文化和经济联结,没有办法一走了之……但这些亚美尼亚人多多少少会在生活中受到某种形式的歧视和偏见,甚至连人身安全都会受到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威胁,亚美尼亚人聚集的场所往往都会设有严格的安检以防止袭击行为;另一方面,土耳其政府也从未放弃过从意识形态上控制他们,比方说只允许他们教授和学习土耳其语版本、经过审查的历史课本。

归根结底,宗教是万恶之源——这里所说的“宗教”可以指一切拥有宣传机构和暴力机器的意识形态组织——尤其是具有极强排他性、难以相互融合的一神教,他们对待异教徒的残酷无情,往往都有宗教律法支持其“正当性”,这实在是一件细思恐极之事。

作别圣十字大教堂,天气居然渐渐晴好起来,于是我们决定继续了原定的环湖计划。环游一圈亚美尼亚三大海中最大的湖,也算是对亚美尼亚人祖先的“龙兴之地”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在凡湖的其他地方,还有几座废弃已久、现状堪忧的亚美尼亚教堂,但由于时间不够,我们没有专程前往——最具代表性的圣十字大教堂,已经能够充分显示亚美尼亚文化当年的统治地位。

500

▲从岛上下来后守得云开

500

500

▲环湖路上也有检查站,不过数量比山里少很多。因为我们正在从边境往内陆开

500

▲途中遇到党派竞选活动,吃了个瓜

500

500

值得一提的是凡湖北岸有个叫做阿赫拉特(Ahlat)的小城镇,它的总人口现在只有2万多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的乌拉尔图时代,当地有不少古迹,还有一座自己的考古博物馆。据统计资料显示,19世纪末这座城镇有6609名亚美尼亚人,现在为0——这座城镇就跟凡城一样,在1915年大屠杀之后整个老城被摧毁废弃,在距离老城废墟两公里之外建立了现在的新城。阿赫拉特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世纪伊斯兰墓地,那些陵墓的设计和墓碑的装饰纹样,融合了突厥-波斯与亚美尼亚风格,混合文化的特色显著。

我们看到那片墓地的时候一开始不知道,远看立着一根根柱子还以为是个什么遗址(其实是高大的墓碑),跑到门口发现不用买门票还挺开心的,走进一看才觉得“晦气”——当然,“晦气”只是开玩笑,土耳其旅游期间参观墓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著名的棉花堡(Pamukkale)上头就是一片大墓地(Hierapolis)。在土耳其可以看到各种不同文化不同时期的古墓——罗马石棺、波斯崖墓、伊斯兰陵墓,是其东西南北文化交融的一大标志。

500

▲阿赫拉特墓园

500

▲这些高大的墓碑远看就像一片遗址

500

▲融合了亚美尼亚与伊斯兰风格的纹饰

500

▲阿赫拉特老城遗址,也跟凡城一样被废弃(图片来源:Wikimedia)

500

▲看着像个教堂,其实是比较豪华的陵墓,相当于咱们的宗祠(图片来源:网络)

环湖的过程中,我一直都留意着湖边有没有卖鱼的地方。我曾经在亚美尼亚的赛凡湖畔吃过一顿令我终生难忘的赛凡湖鲑鱼(详见《高加索列国志(二)“病毒斗士”亚美尼亚》),因而对凡湖的鱼抱有极高的期望——这种高原冷水湖出产的鱼,我就从没见过有不好吃的,肉质都鲜嫩无比。

念念不忘,未必有回响——卖鱼的地方虽然找到了,凡湖的鱼却跟我想象得有些不一样。凡湖是一座堰塞咸水湖,水系与外界互不相同,整个湖里只有一种鱼,学名叫做塔氏欧白鱼(Alburnus

tarichi),属于凡湖特有物种,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可是这种鱼最大问题在于长不大,一般最大的个体只有20公分。这种小鱼最适合就是油炸,但一来我们没有条件炸,二来油炸鲜鱼着实暴殄天物……于是我买了十几条回来做了一锅鱼汤。野生的高原冷水鱼品质绝对无可挑剔,一点儿鱼腥味都没有,获得了小伙伴们的一致好评;唯一的缺点是个头太小,没法儿大快朵颐,吃起来麻烦不过瘾。

500

▲凡湖特产的塔氏欧白鱼

500

▲用林泉带的冬阴功汤料包做了一锅鱼汤

写到这里,可以跟大家讲讲我们一路的饮食情况了。

我这人嘴巴不挑食,吃啥都行。但我非常需要膳食纤维来保证肠道通畅,假如让我顿顿吃中东这边饼子奶酪烤肉之类的东西,大概率会引起排泄不畅,菊花遭罪(参见《一场史诗级的菊花危机》)。我们在扎格罗斯山区冒着大风雪赶路那两天,由于路上没啥吃的,我吃了很多奶酪填肚子,结果引发了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便秘,简直痛不欲生。所以我每次到中东旅行,都会带一口电锅,路上可以煮粥、烧汤、炒菜——当你每天只有面包奶酪馕饼烤肉生黄瓜焦番茄可吃的情况下,就能体会到热粥配榨菜、番茄蛋汤、炒生菜可以带来多大的幸福感。可以说,做饭是我除了开车之外另一项重要旅行技能。

考虑到这次是斋月出行,可能会有吃不上饭的情况,我的行李里面有将近一半都是吃的东西——包括大量的汤料包、能量棒、酱油、花椒油、火锅底料……各种口味的蛋花汤料包是我长途旅行必备,这玩意儿不占地方,比方便面还方便,开水一冲就是一碗蛋花汤,虽然没啥营养,但在异国他乡能够提供强烈的情绪抚慰;如果在煮粥的时候放上一两包,那煮出来就是鲜美可口的菜粥。我出发前就想好,路上把这些吃的东西消耗掉,刚好能够腾出地方塞相机盒子(我原本是计划到巴格达买相机的)。林泉经过了我的提前预警,在他们夫妻俩的行李箱里,也塞了大量的食物。

没想到到了土耳其之后我们发现,这里不仅斋月期间许多餐厅正常营业,购买食材和调料也十分方便,到处都能找到连锁便利店,可以很容易买到油盐酱醋以及各种蔬菜水果肉奶制品,甚至还有中国进口的大米,能够熬出跟国内口感一模一样的粥;我为了节省空间没带锅盖,否则烧米饭也不在话下。

因此在土耳其期间,我们觉得之前似乎有点高估了斋月旅行的难度。我心想反正一路上都有补给,巴不得早点把带的东西吃完,可以减轻行李负担,每天都会烧点菜汤菜粥泡面啥的,保证物资的持续消耗。到了凡城,大家都受够了土耳其餐厅的烤饼烤肉,专门找了带厨房的公寓式酒店,狠狠地做了两天中餐,好好地慰藉了一番我们中国胃。

500

▲我出发前的行李,主要是吃的,在成都机场又买了一些。假如不是因为带这些吃的,我完全可以把出门一个月的行李控制在10公斤以内,平时出门就一个登机箱,很多东西可以路上买

500

▲汤料包做的蛋花汤

500

▲早饭搞碗热粥,别提有多惬意(图片来源:林泉)

500

▲菜粥和咸鸭蛋

500

▲凡城的一顿简单晚餐

我有预计到,后面要去的国家,在饮食方面会不如土耳其;但我没想到,接下去的行程里,烤饼烤肉居然也会成为一种奢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