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普世价值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机并存,为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中国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充满诸多不可预知的变数,亦伴随难以避免的震荡与旧秩序的破碎之声。美国为维护既得利益,以其所谓普世价值观及“民主”概念划阵线、拉盟友,对中国进行围堵.

 中国改革开放已近五十载,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在世界的话语权仍有待提升。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未得到广泛重视。美国一呼百应,总有一些国家甘愿充当马前卒。而中国,有时连太平洋岛国也敢对其说三道四乃至公然挑衅。

  为何如此?中国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却如暴发户般站在国际舞台中央,尚未构建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价值观体系。虽经济实力雄厚,却未能给人以可靠信心。以至于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美国机构一句话便可让全世界资本逃离,让人觉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尚不完善。

  遥想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日本更是派遣大量使团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大唐输出的是文化,重拾的是民族文化自信。

  精神可转化为物质。唯有旗帜能让战士在战场上奋勇向前、前赴后继;唯有灯塔能让海上水手看到希望与信心。旗帜的力量无穷无尽。只有高举大旗,方能一呼百应。

  中国要崛起,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价值观体系,首先要直面“民主”问题。民主本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也是中国人首次提出并写进联合国宪章的理念。民主既是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写进宪法的国体。但部分精英片面认为西方民主才是真正民主,将中国民主视为“非民主”,以至于谈及民主如临洪水猛兽,避之不及。

  实际上,中国的民主道路是历经五四运动及此后多次斗争总结而来。毛主席将民主的实质概括为“人民民主专政和民主集中制”,他甚至认为找到了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方法。集中并非独裁。如同运动需要阻力,没有阻力便没有运动;泛民主也行不通。偌大国家,若意见分歧,争而无果,又有何意义?

  正如领导所言,如今人民的权力需进一步落实。我们的政治制度仍有较大改革空间,诸多制度缺陷和反腐工作需要人民民主来推动。从汪洋在广东进行的民主改革试点可以看出,我们有能力将人民民主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人民民主政治绝非文化大革命。十八大前夕,瓮安事件、石首事件曾引起巨大波澜,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虽内部问题复杂,却未出现大的动荡,关键在于汪洋在广东推行网络问政,有效疏导了民意。

   中国要构建普世价值观体系,民主并非难题。完全可以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有组织、有效地构建中国特色价值观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有序推动政府治理要素的市场化改革。 

  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价值观体系呢?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适合全世界的价值观念:仁爱、公平、民主、共同富裕。

  草民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多,敬请见谅。

全部专栏